让特色成为常态

发布日期 : 2015-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肥城市仪阳镇中心小学   纪成涛

 

关于“办学特色”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国家首次正式提出“特色办学”理念是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试行)》中:“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于是,也就呈现了从城市到乡村所有学校都有办学特色的“一校一品”的格局;于是,不少学校都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口号。我们必须要承认,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对于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教育质量的发展、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金茵小学等全国名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绝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乡村小学,存在着“为了特色而特色”的现状,特色项目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以致形成了“特色年年有,一年一特色”的现状。我曾多次跟随上级教研部门深入学校进行教学调研,也的确领略了不少学校的办学特色,可奇怪的是同一所学校今年去是这项特色项目,明年再去又变成了另一项目。我很好奇,询问学校的业务负责人,他解释说,那项特色已经没有什么创新了,已经过时了。我听后不禁愕然。更令人担忧的是,为了吸引调研者的眼球,这种“想新点子”的做法还不在少数。显然,这是学校管理者对“特色”一词的歪曲。在他们看来,特色就是创新做法,而且是一年一创新,最好是一个学期一个创新。

什么是特色?顾明远教授解释说:“所谓特色,顾名思义就是与众不同,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就是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思路,有独特的举措,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并形成传统。”我也曾撰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特色,把常规做规范就是特色,其中的核心思想与顾明远教授的解释大致相同: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呈现,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特色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逐渐提炼形成的学校的传统,特色必须是常态的,是立足于常规教学的。除此之外,特色必须是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服务的,特色只是途径,是手段,是策略,质量才是目的,缺少了质量的学校特色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质量的特色是纯粹的“面子工程”,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该有多么可怕?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大部分学校没有这种“面子工程”,只不过是将特色与常态人为地割裂开来了,这是不利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我们需要的是将特色变成常规、变成常态的工作。15年前,刚刚进入课改实验区的时候,我们学校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教材、无课程标准的局面,确立了“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实施思路,融合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建立问题资源库,构建了“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生本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一走就是十几年,从未间断。而现在,我们仍然致力于这项课程的深入探索。尽管是农村小学,但是因为我们的坚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了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在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将课程实施经验嫁接、移植到学校校本研究上,构建了“教学问题库机制”,独创性地提出了“问题驱动,研训一体”的草根式校本研修机制,也已经坚持了五年的时间。将教师的教学问题,学生的生活、学习问题当作研究的资源,让教师和学生时刻保持一种研究的状态,这就是我们的特色。

假设,我们的学校能够把现有的特色项目融入学校的常规,转变为教师的工作常态,譬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全员育人导师工作制、学科特色作业、测试审批制度等,假以时日,名校何愁?

 

(《山东教育》2015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