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教育的“围墙”

发布日期 : 2015-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韩庄小学   杨启锋

 

冥冥之中,总会想起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在《孟子·离娄   上》中那句至理名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独有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说过:“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可见,制度总是不断地整修着世间万物。纵览如今的教育形态,制度“号令天下谁敢不从”,教育无形之中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示范化发展的轮回。

标准、模式、经验、方法等被推上神坛,统统装进了实用主义的大筐之中,成为维护教育秩序的“稳定器”。毋庸置疑,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教育发展的“推土机”,它可以轻松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教育管理,什么七不能、八不要、九不准……事无巨细的规定无时无刻不映入我们的眼帘。学校管理者们总是希望通过缜密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师生的言行,为切实规避和矫正行为偏差,堆砌起一道道厚厚的制度“围墙”。

或许,以规范的名义实施制度管理的初衷是好的,只不过过多的约束与限制已经泛滥成灾,俨然把广大师生的言行放进了教育的方框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精雕细琢”的制度面前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一个个画地为牢,循规蹈矩。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教育模式如同工厂般,打造出一批又一批的教学名师、学习标兵,产出效率颇高。其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风格、理念不是我们的最终追求,因为教育的本义是激活和释放人的创造性,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物极必反是不二的哲学法则,过犹不及只会适得其反,束缚事物的张力。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人性的棱角似乎被“围墙”的枷锁磨得四平八稳,没有任何脾气。我们的“状元”年年辈出,而拔尖人才却是凤毛麟角。人失去了脾气也就远离了个性和特长。智慧尊重,需要放开,这让我想起英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赫兹里特的一句话:“规章与模范会毁灭天才与艺术。”

大道从简、返璞归真是教育的本色,而受制于数字和规则,教育总是在“虚胖”地行走,只能制造不能创造。教育是育人塑心的事业,既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扶起跌倒的身体,也需要一只无形的手来滋润人的心灵。没有镣铐的教育不仅让人的成长有型有样,更能让人有思想地远行,摒弃硬性的约束,换回的是柔性的呼唤。文化是制度的灵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是制度的最高境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不是让人按着标杆的模板去“修剪指甲”,而是疏而不堵,燃放出人性的温度,既管住了人的身,又能暖住他的心。

面对制度这个庞然大物,我们不能囫囵吞枣地吞咽下去,需要化成点点滴滴的文化因子来“细嚼慢咽”地品味并真正融进每个人的心室,让每个人都能“亲其师,信其道”。这就好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一样。细致有加的教育制度束缚的是人的自由个性和潜能创造,牵着人的鼻子走,进行的是一种机械化的耕作。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言行的偏差实际是思想意识背离了正确轨道,制度纠正的不是外在的行为,而是人的思想偏颇。

有人说:“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的确,把文化植入思想,让思想装满文化,文明规范的一举一动就会水到渠成。如此看来,将教育制度演变成一种文化来影响和疏导师生,才能穿越制度的壁垒和封锁,还给他们更多的发展自由与空间,释放出更多人性的“温度”,促使每个人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言行,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教育还是要多些宏观引导,少些微观限制为妙。

我们站在文化的视角去思考和设计制度,给它插上文化的翅膀,摒弃冰冷的枷锁,涂上人性的尊严,教育便会成为人的精神家园,教育自觉和自信就会轻松推倒制度的“围墙”。

 

(《山东教育》2015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