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优质课的误区

发布日期 : 2015-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临邑县德平镇郭湾学区小学   蔡祥明

 

所谓优质课,就是一节好课。一节好课是一种艺术,给人以启迪,给人以享受。教无定法,而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好课没有固定的标准,更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个人认为,只要是能有效、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课,都是一节好课。人人都想上好一堂优质课,这是每个人积极向上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健康的,是正能量所支配的。然而,有的老师却把优质课的评价标准搞得模棱两可,一塌糊涂,使很多想涉足优质课教师走入误区。笔者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和了解,浅谈一下我的两点看法。

一、评价优质课的天平倾向于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成了优质课的特殊通行证,没有它,评委老师甚至是一票否决。优质课上使用的课件也是逐步升级,从使用投影仪,到使用多媒体的PPT,再到FLASH,甚至有的把课件的级别高低作为评价一节优质课的标准,越俎代庖,着实与优质课的精神有点背道而驰了。PPTFLASH甚至成了优质课的代步车,没有了这些东西,似乎课都没法上了。

有了这些东西,如同有了阳光,整个世界霎时灿烂起来,老师开始大肆渲染,激情导入,奏响高雅的音乐,放映精彩的影视片段,课堂气氛变得离奇的浓厚。学生被律动的音乐、精彩的影视片段深深地吸引住了,甚至陶醉了,看傻了,整个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正当所有学生兴致正浓的时候,老师轻轻一点,下一个画面开始映入眼帘,所有学生不得不把注意力再转移。学生的思维完全按照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走,大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表面上一看,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实际上学生内心深处却静得如一潭死水。这样的课能说是优质课吗?

更有甚者,优质课使用的课件自己不会做,不惜花费重金请人做,或买课件,直接把别人事先设计好的东西为我所用、张冠李戴,合适吗?能驾驭课堂吗?这种拿来主义能达到教育目标吗?能实现教育的宗旨吗?难道上好一堂优质课非要走这独木桥吗?太狭隘了,还是本色一点好,失去了本色的东西往往是最土的东西,只能离学生越来越远。

二、剧本式的优质课需要经过无数次彩排

教师的每一堂课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是不需要彩排的。然而,有的老师却把优质课当成了一部电影,为了演好这个“影片”,为了上好一堂优质课,不惜花费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来设计策划。剧中的“演员”自己说了算,甚至无论到哪里讲课都带着自己的学生,哪怕千里迢迢。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精密的设计,反复的推敲,甚至一节课由谁回答问题,回答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回答,一个问题占用一节课几分钟,都在设计之中。一节课就像一个剧本,经过无数次的演练,反复的彩排,不计其数的回放,n次方的剪辑,最后合成。直到觉得是天衣无缝了,才可上台演出,丑媳妇才能见公婆,事倍功半。学生完全按照老师设计的路径走,老师怎么导,学生怎么演。这种剧本式的课堂教学,大大束缚了学生思维发挥,整节课看起来互动效果很好,如行云流水,扑朔迷离,环环相扣,而实际上只能说是表面的涟漪,触及不到学生思维深处的波澜,更激不起美丽的浪花,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整节课显得华而不实。这样的“优质课”能要吗?

纪伯伦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还是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本色一点,实质一点。需要我们去做、使用多媒体课件,我们就去制作、使用;如果不需要,不要牵强附会,画蛇添足。因为评价一节课是不是优质课,是不是好课,不是使用了多么完美、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不是看导演似的老师表演得多么精彩,而应该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何,知识是否接受,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思维是否获得发展,思想是否有了进步。

 

(《山东教育》2015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