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才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

发布日期 : 2014-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肥城师范附属小学   井绪军   李秀媛

 

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校长和教师在改革过程中主要是改革理念和政策的执行者,在教育改革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导致教育外部的改革很热闹,但教育内部过程变化不大。”

“只把教师当作教育的课题来对待,等着被改革”,既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也是很大的误区所在。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教师之于教育,好比大厦的砖木、基石,教师队伍的素质自然也就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这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因素与教育改革的成效密切相关。

即便是教学改革已经取得成功的杜郎口中学,当初也有很多教师并不持积极参与的态度——由于教师们在课堂上以讲为主已经成为习惯,即使明晓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仍然还会因为“惯性”而滔滔不绝地讲解。老师们的思想也是慢慢才通的,其间学校领导甚至采取了一定的强硬措施。针对教师一时无法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现状,校领导明确提出了“10+35”的课堂模式,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这一课堂模式的提出在全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教师们怀疑、不解;一些家长愤怒:“我们交了钱让孩子来上学,你们老师不教了,倒让孩子自己学?”许多教师对学校的新规定心存疑惑: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跟领导们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让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必须使参与者的思想发生真正的转变,因为,根深蒂固的成见是改革行进中最大的障碍。所以,如何使教师具有改革的意识和动机是推进教育发展的关键。

立足于当今教育教学的现状,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教师才是改革主体的思想,那种只是把广大教师简单地看作“改革的执行者”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这是因为,任何顶层设计的思想、理念、方针、政策,最终都要由教师这个基层群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来体现、实施。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体,教师的观念会最终决定着教育江河的流向。教师的主体意识、能动性——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应付,会直接影响改革的成效。

比如,同样是学习杜郎口的教学模式,主动参与者会在课堂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去积极思考教师的讲要发生哪些相应的变化,小组的合作学习该怎样进行才有效。否则,如果抱着“只要把桌子围起来、分开小组就是改革了,就是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简单想法,那就只是被动应付,停留在表面做文章了。

其次,让教师发现其在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才会产生变革的需要和动机。当初,校长崔其升天天拎着凳子挨个地进教室听课,与教师沟通思想,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上“演的是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俗话说,穷则思变,变则通。正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准了造成艰困局面的症结,才使杜郎口中学走上了为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而改革求变的道路。

当然,很多教师对当今的教育教学现状也很不满意,不仅学生学得累,负担重,教师教得也并不轻松。但愈是如此,教师反倒更放不开手脚,不敢图变。说到底,是不敢承担由此而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更加敬佩那些敢于尝试变革的教师,比如,蔡兴蓉。

被称之为“一代癫师”的蔡兴蓉,主动请缨,从当时人人羡慕的铁路系统回到校园教书,到最后的撤离学校,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他可以在教学楼前当着千余师生的面为学生放声大哭,可以面对刁钻的试题毅然撕掉试卷,可以在课堂放大片播名曲……他是湖北钟祥教育界的一位“另类”教师。他十多年来坚持不懈推行自己的教学方式,自称是用“指南针的意志和刚铺上路面的沥青的热情”坚持理想。因为被认为不合时宜,他教书二十多年没有当过一回先进,两度从任教学校“出走”。他认为“我们的教育太功利”。多年来,这位著名的“癫师”,坚持不懈反应试教育,轰轰烈烈,成为教育界风云人物,然而他推行的“实验”一再受挫——不是教学效果,而是为环境所不容。但是,无论经历过怎样的屈辱挫折,他都没有叹息过,没有后悔过。他现在虽然离开了学校,但并没有脱离教育,仍然怀有一颗教育心,只因为,他还是一个家教老师。

蔡兴蓉的故事给人一种壮士断腕般的悲壮感,其“痴”其“癫”令人唏嘘,也令人陡升赞叹、敬佩之情。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坚定一个信念——要有所担当、有所建树而非随波逐流。毕竟,“人不能光靠吃米而活着”。

再者,教育教学改革应与教师的个体实际相结合,而非一刀切。这样才会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使教师对自己既有否定也有肯定,从而自觉地扬长避短。否定一切、推倒重来的改革固然大刀阔斧、痛快淋漓,但也会让教师无所适从。

比如,有的教师擅长讲解,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讲的分量势必要减少,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把一些在学习上明显存在困难、“跟不上趟”的孩子组成一个小组,教师经常在这个小组驻足,着重做讲解指导,从而使自己的长处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像我所教的九班中,有一个学生由于先天的原因,学习品质明显不如别的孩子。分组时哪个小组也不愿意要他,怕他拖小组的后腿。于是,我就成了他的同桌,经常给他做细致的讲解,督促他学习。有的教师善于课堂调控,那么这种调控能力仍然可以很好地利用,比如小组内进度的干预、小组间问题的讨论等。

改革不是凭空而来、无中生有的,必须能够切切实实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引起教师的共鸣,才会使教师对这项改革心悦诚服地接纳。改革必须从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才能使教师在改革中“有所事事”,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地于变革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自我适时地做出调整。唯有如此,才会使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教育才会稳步前进。

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往往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行政命令过多地干预改革的进程。倘若以行政手段对教师做出命令,比如,在三个月之内要出成果,写出总结,召开报告会等等,这种“杀鸡取卵”式急功近利的做法,既违背教育教学改革的初衷,也违背改革的客观规律,改革也就成了应景式的活动。这种状况必须避免。

 

(《山东教育》2014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