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善”慢慢地化开……
发布日期 : 2013-12-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就这样,“善”慢慢地化开……
——感受青岛嘉峪关学校“善的教育”
本刊记者 陈为友 本刊通讯员 陈筱君 张 星
编者按
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核心价值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所有成员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是学校教育工作进行判断的价值标准,是一所学校教育哲学的根本,也是凝聚学校全体成员的根本。青岛嘉峪关学校把“善”作为学校的文化价值的取向,把“四个善待”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开展了各方面工作,引领和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善的教育”已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凝聚,它浸润于师生的生命过程中,让师生的生命成长渐染了善的底色。善,就这样慢慢地化开……
在青岛,在风景如画的“八大关”,在鲜花和绿树的掩映中,青岛嘉峪关学校静静地伫立了60年。
60年光阴,嘉峪关学校从一所海军子弟小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名校。“八五”以来,嘉峪关学校成功地进行了“传统道德启蒙教育”、“操行评语改革”、“活动教学实践研究”、“优质教师团队建设途径研究”和“爱与责任的践行研究”,取得骄人成就。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操行评语改革,在全国引起轰动,被誉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嘉峪关学校又创新性地实施了“善的教育”,从做人处事的基本规则入手,引导学生问善、寻善,进而爱善、行善,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行进在“善的教育”这条教育的创新之路上,嘉峪关人探索、研究、创新、收获,开辟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天地。本文撷取了学校行进中的几个片段,揭示嘉峪关学校“善的教育”的内涵,从中你可以感悟到嘉峪关学校的教育人是如何用独特而丰厚的教育情怀将凝聚的“善”字慢慢化开,变成珍贵的绵绵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灵。
一 校长这样解“善”
2013年8月,山东省暑期教师远程研修后,嘉峪关学校校园网上贴出了这样一则短文:
亲爱的同事们:
今天是暑期集中研修的最后一天,感谢同事们的自觉,感谢同事们的坚守,感谢同事们的付出,感谢同事们的相互支持,也感谢肩负区域指导的同事们,特别感谢组长们的担当与负责……这一切,犹如夏荷化作暑日清凉的智慧,在不同时间与空间次第绽放,成为嘉峪关特有的“枫”情,静默而艳丽。当然还有含苞未放的骨朵,相信在下一段旅程中,会浓艳绽放!
那么,修养生发,蓄精养锐也自然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希冀。
再次感谢同事们!敬礼!鞠躬!
这是嘉峪关学校校长徐学红写给老师们的。如果你不知道嘉峪关学校“善的教育”究竟是怎样一种教育,读了“善的教育”的倡导者徐学红校长的这段话,你也许会若有所思。
说起学校实施的“善的教育”,徐学红这样阐述:这首先是源自学校自身的使命。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承担着继承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因为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学校有义务有责任继承那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培育那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教育是以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社会活动,“善的教育”就是围绕“善”的价值取向,实施符合规律、以人为本的为人格健康发展奠基的教育。
“善的教育”实施之初,为了真正理解“善”的含义,徐学红亲自“下水”,一头扎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查《尔雅》《说文解字》,阅《论语》《孟子》,读《大学》《道德经》,浏览西方哲学,速览佛学教义,一个耳熟能详、整天挂在嘴边上的“善”字,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立体。
从2009年起,嘉峪关学校开始融入“善的教育”,沿着“问善—知善—寻善—行善”的路径,实施“居善地、怀善心、话善言、蓄善力、养善习、行善事”六横四纵工程。在“善的教育”序列化体系中,包括“新生入学培训→班级“品格细节”(四大主题、三十条细节)→主题活动锻造(两个十分钟、四个仪式、七个特色节日)→家校活动拓展(家长学校工程)→评选“三色枫叶、尚善少年”。“善的教育”研究共有课程建设、共同体建设、评价,设立三个一级子课题组,并分别依据具体内容再设立若干二级子课题组进行研究。“善的课程”建设研究,包括教学模式的研究、学科课程的统整研究、学校课程的开发研究、德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善的共同体”建设研究,包括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研究、教师“教师共同体”建设的研究,以及家校、校区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善的评价”体系研究,包括“教师共同体”发展的评价研究、“学习共同体”发展的评价研究。几年来,嘉峪关学校善的教育已经系列化、研究化、品牌化,内涵不断丰富完善。
“进行‘善的教育’还源自人的发展需要。‘善’是道德人格范畴,更是个体生命完善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徐学红这样说。直到今天,她和全校老师一直都记得这样一件事——
一位刚调入嘉峪关学校不到3年的老师,在学生期末复习的时候突然向学校提出辞职,要到美国去留学。
徐学红校长提出,请学校工会组织各级部老师撰写一份离别赠言。但随之出现的却是这样一些声音:“她去美国享福,需要我们祝愿吗?”“她在期末复习的关键时刻提出要走,值得我们祝愿吗?”“祝愿这样的人,其他老师会怎样想?”
徐学红有些惊讶。“善待他人,互助共赢”的学校价值观,大家都很清楚,却没有实现内化,没有得到真正认同。
随后的级部组长会上,徐学红说:“我们追求以人为本,那么就尊重她的选择吧。她的确给学校工作带来了被动,但她毕竟与我们相处过,为学生、为家长、为团队付出过,那么就祝福她吧。因为祝福他人就是祝福我们自己。”
这位老师临行的欢送会上,伴着深情的《夜曲》,每个级部推荐的一名教师,朗读本级部撰写的赠言:
“你曾在三尺讲台上播种希望,把快乐、善良带给学生。人生有许多精彩,相信无论在哪里,你都会继续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朋友是人海难觅的苦苦相守;朋友是永远珍贵的一生拥有;朋友是默默祈祷的无言祝福;朋友是不计得失的情同手足;朋友是困难中的相互扶持。昨天在记忆里这样清晰,今天你却要告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读一本关于很远很远的书。”
“好吧,那就把你珍藏起来,那就请你记住我们每个人最灿烂的笑脸,有时间常回来看看!”
内心最柔软的东西渐渐饱满,会场内愈来愈安静,诵读者哽咽了,不断有啜泣声传出,走的那位老师已经泪流满面。
第二天,办公室有了这样的声音:“太感人了,团队太温暖了。”“我想到了我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我想到了,我有一天也会被祝福。”
如果说引导老师们感受善是徐学红实施“善的教育”的基础,而作为校长,以深厚的教育情怀热爱孩子、理解孩子、欣赏孩子、懂得孩子,则是她带领她的团队实施“善的教育”的重要前提。
下面,是徐学红为学校学生美术作品展写的前言:
聆听孩子们独特的声音
来,快来聆听每个孩子独特的声音吧!
您听到了什么声音?在一幅幅散发着童趣的画中,在一件件散发着灵性的作品中。
蹲下来,潜心聆听。您会听到孩子们用不同的声音诠释着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理解;您会听到孩子们用不同的声音表达着他们的潜能,显现着他们的创造;您会听到孩子们用不同的声音诉说着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智慧;您会听到孩子们会用不同的声音告诉成年人“我是唯一”……
您真的听懂了吗?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因为他们有着无穷的潜能。
您真的听懂了吗?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因为唯一,他们让这个世界多元而精彩。
您真的听懂了吗?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用简单,用纯真表达着对生活的爱。
正是因为这一个个独特的声音,书写并丰富了美。在美中散步您真的应该聆听点什么。相信潜能、独特、创造、智慧、灵性、美妙等这样一些美好的词语,会情不自禁地流入您的心田!
谢谢,您能来聆听孩子们独特的声音!
这样的前言,能带给你什么感受?从中,你一定能感悟到徐学红独有的心怀,一种教育工作者特有的视野、情感、智慧和境界。你能说这不源自于“善”吗?你能说这和“善的教育”无关吗?
徐学红对“善”的理解是深刻而丰富的。几年来,她将自己对“善”的独到而深刻的解读,融入一言一行之中,融入教育管理之中,融入对教师的引导之中,融入对孩子的认识之中,带领全体师生在追求善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二 校园这样扬“善”
嘉峪关学校的校园,无声胜有声,“善的教育”的氛围在美丽中彰显。
“枫叶红了,我长大了”——在学校教学楼上,一行红色中英文大字镶嵌在火红的枫叶下面。
学校地处八大关风景区的嘉峪关路上,路两旁是遮天蔽日的枫树,美丽的枫叶便成了学校的标识。它不仅体现着学校的地域特点,而且象征着生命、成长、收获和美丽,也象征着教育的浪漫与诗意。
枫树,郁郁葱葱;枫叶,红红火火;校园,五彩斑斓。
枫叶是美的,学校精心营造出来的“善”境更是美的。教学楼的墙壁上,“居善地、怀善心、蓄善力、行善事、养善习”的提示语,在富有古典文化特色图案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分别以“善习、善为、善力、善言”为主题的楼层文化,辅之以学校和学生的照片,以及学生的漫画等绘画作品、毕业生的留言等,无一不在提示启发、引导教育学生养成好习惯。每个楼层都有“品格细节”的主题漫画,配以“善意对待每个人”、“人在窘境莫旁观”等提示语,告诉学生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教学楼一楼大厅的三面主题墙,格外引人注目。正面墙的主题是“日省吾身”,提示着每位教师和学生每日反思自己的言行、工作、学习。左侧主题是“书——垫起生命的高度”,一摞硕大的《诗经》、《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图书封面赫然挺立,震撼人心。右侧主题是“挑战生命的精彩”,五彩斑斓的立体方框摆满了学生的照片,每张笑脸都洋溢着校园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四楼的整个走廊墙面,成了一幅巨大的手绘壁画,有嘉峪关学校的教学楼,有枫叶丛中的学校历任领导、优秀教师、教师团队、退休老教师照片。穿越历史,感受当代,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更真切地在校园里找到了“善”。
校园的东面,有一个美丽的小花园。绿树掩映之中,有一条原木色的木制古诗长廊。走进长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话:
“慢慢走,让我们潜心欣赏长廊中的风景,唐诗宋词是一杯杯陈年佳酿;慢慢走,让我们穿越时空,与诗圣、诗仙相逢;慢慢走,在闲庭信步中,让我们得到文化的滋润和充盈。——我们因此也变得美丽。”
每一个走进长廊的人,看到这段话都会产生心灵的触动。教育的潜移默化、“善”的春风化雨,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0年9月新学期伊始,嘉峪关学校的孩子们走进校园,惊喜地发现学校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以枫叶为背景、以“善的教育”为主题,整个校容校貌凸显出学校的鲜明特色和人文关怀。
嘉峪关学校的教师办公室,在全区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隔断式的办公室自然有它的优势,但学校不同于企业,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2010年暑假,在办公环境改善工程中,学校决定重新装修办公室,将自我封闭、各自为政、色调压抑、空间狭小的隔断式办公室,改变为宽敞明亮、便于交流、回归自然、缓解压力、体现人文关怀的办公室,成为老师们在学校里的“家”。
徐学红校长把这种改变称之为“让工作与生活握手”。为了让教师在办公室里找到“家”的感觉,学校选择了所有家具中最具有保健效果、浅淡的原木色实木桌椅橱柜,将温馨自由、宁静质朴、自然舒缓的感觉带给了整日忙碌的老师们。
新的衣橱可以挂下冬天的大衣,新添的每人一个多层大书柜可以放置书本、作业,书柜上方的多盆小绿植增添了自然气息。办公桌两两相对方便教师交流。原有的穿衣镜、立式空调依然保留,地板、墙壁、窗框粉刷一新。
采访中,一位老师说,这里是我的另一个家,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再“打架”,它们微笑着握手言和了。
国旗下演讲,每周一个主题内容,每次从校园的一处景物讲起,比如上善若水楼、枫叶标志、石头书、石头地图、十块少年英雄故事石头,还有主题楼层的游学篇、善言篇、群星璀璨篇、童心雅趣篇和手绘墙、印迹、年轮等。在嘉峪关学校,校园就是一个巨大的善的教育的教育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 学生这样识“善”
“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这是奥勒利乌斯的话。而罗佐夫则深情地说道:“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怎样让学生认识善,感悟善?嘉峪关学校从“善的细节”抓起。他们把“善的信条”转化为规范,设立“善的细节”,即“学生细节30条”,包括“会问早上好”,“排队不加塞”,“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鼓掌持续30秒”等。看起来都是小事,但习惯都是在小事中养成的。
●识善镜头1:向孔子“问善”
2010年9月28日,嘉峪关学校1500多名师生欢聚青岛市人民会堂,举行隆重的大型文艺演出,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这次演出的主题是“走进善的桃花源”,所有的节目都指向“问善”。
演出开始前,台下学生流利背诵《三字经》和古诗词,朗朗童声使每位前来观看节目的家长欣喜欣慰。美轮美奂的彩灯映衬下,台上的“古代”学童齐诵《论语》,拉开了演出的帷幕。
第一章《善之人初》,以《弟子规》等节目的诵读表演,再现古人小时候的学习情景,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是亲情。
第二章《善之能蓄》,通过舞蹈《新旧三字经》等节目,告诉人们所有的大善都源自小善,始于小善的积蓄,而所有的小善都蕴藏于美好的细节之中。
第三章《善之尽美》,通过课本剧《海力布》《踏浪》和校园剧《爱的守护》,告诉学生“善”就是指那些值得人们不懈追求的吉祥、向上、美好的东西,引导人们理解善的本质。
在体味、传承圣人智慧和精神的盛会里,师生和观众一起走进善的桃花源,领略了人生的大仁,采撷了人生的大智。
●识“善”镜头2:全校同写善的故事
学校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和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共同撰写善的故事,学生和家长们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发掘善的美丽,写出了近千个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善的故事,很多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本人,也有同学、老师、爸爸、妈妈、儿子、女儿、朋友、邻居、路人、公交车司机等,一个个看似平凡但感动人心的小故事,折射出我国当代社会中的美德光彩。学生和家长撰写故事的过程,也成为一个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识善镜头3:同月生日一起过
在学生眼里,学校更像一个温暖温馨的家,因为自己的生日,将在学校这个集体中一起度过。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这个月生日的学生将欢聚一堂庆祝生日。在各班教室的墙上,同月生日的学生照片按月组合在一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笑脸。各班庆生的方式丰富多彩,有的在校园最美丽的景色下集体留影,有的共唱生日快乐歌,有的制作了集体影集,有的集体做游戏,有的展示特长,有的互送自己制作的贺卡,有的举办联欢……班级里彩球环绕,气氛热烈。
●识“善”镜头4:牵手开启“求知门”
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开学第一天都是一个人生的新起点。嘉峪关学校的迎新生仪式别开生面。
2010年9月1日早上,嘉峪关学校开学典礼暨“牵手开启求知门”新生欢迎仪式隆重举行。一扇火红的大门挡在一年级新同学的面前,新生敲门之后,里边问“谁在敲门”“为什么敲门”?
得到满意的回答后,“求知”大门徐徐打开,学校年纪最长的两位老教师,代表全校教师欢迎孩子们的到来。
孩子们和老师手牵手,走过红色的地毯,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高年级同学有节奏的掌声表达着对新同学的欢迎。
校领导带领孩子们观察求知门上的“苹果、青葱、芹菜、年糕”,把“平安、聪明、勤奋、步步高”的美好祝福送给所有的孩子们。
●识“善”镜头5:校园里的“耳朵”
耳朵是听觉器官。有正常的听,也有不好的“偷听”。嘉峪关学校的老师们却经常“偷听”。
这些“偷听”的耳朵无处不在,操场上、走廊里,楼道口、教室里,食堂里、厕所里,甚至还在校外的公交车上、上学路上。只要有嘉峪关学校学生的地方,可能就会有一些这样的“耳朵”。
这些耳朵“偷听”什么呢?童言!而且这还是学校的一个“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与心灵距离,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偷听’童言”活动,目的在于了解孩子们的苦恼、困惑、欣喜、心愿、愤怒等种种心情和原因,然后静心思考,分析产生这些因素的原因,查找教师、学校、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思索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对策。
【案例1】2011年4月某日。地点:走廊。听者:陈露老师。
场景:周五下午没有学生,心情甚是放松,似乎一周就盼着这个下午,因此饭后放慢了脚步,慢慢地踱步于两个中年级的学生身后,还没等超过她们,一番话飘进了耳朵:“整天让我们‘耐心点儿’,她(他)怎么没有耐心?”“就是,天天训咱!”……
听者反思:现在的孩子都有思想、会思考,纵然天下的老师都是为了学生好,但不一定孩子们就能体会到。我们自从当了老师,就对“辛苦”二字有了格外深的体会,就对“繁杂”二字有了更多的经历,就对“不易”二字有了太强的感受,这或许都是我们平日缺乏“耐心”的原因。我们辛苦处理繁杂公务、辛苦教书育人都是为了孩子,假如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我们的辛苦、能够体会到老师的不易,是不是就会更加懂事更加省心呢?这样想来,也许换一种积极的态度、换一种和蔼的语气,孩子们还真能体会到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还真能早日成熟长大呢!
【案例2】时间:2011年2月某日。地点:厕所。听者:魏映老师。
场景:六年级某班女生。女生甲:“你今天的这双鞋和裤子不配,你怎么穿这双鞋呀?”女生乙:“哦。”女生甲:“你明天上哪逛?”女生乙:“去麦凯乐吧,你呢?”女生甲:“你去麦凯乐我去佳世客吧,麦凯乐我刚逛的。”……
听者反思: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有了爱美之心,加上现在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说出这些话应该比较正常。其实在逛街的过程中,学生也算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够学会怎样与人沟通,了解当下比较前沿的一些信息。作为老师不必横加干涉,但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做出一些引导。比如除了逛街还可以去海边拍拍照,去书城看看书,去图书馆写作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识“善”镜头6:满场尽是“李小龙”
传统文化是“善”的源泉。课间操,《最炫民族风》的音乐响起,满操场的孩子们练起了潇洒帅气的搏击操。孩子们左勾拳、右摆拳、压腿、后腿前踢……迅速的动作和专注的神情,活脱一群“00后李小龙”。嘉峪关学校聘请专家与本校体育老师共同研发了这套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健身搏击操”,既有男生的刚健,又有女孩的柔韧,学生们练习这套操,不仅能提升自信,强健体魄,增强自护能力,而且对身体发育和肢体协调也有很大帮助。嘉峪关学校的课间操还有自创的“武术响扇操”“感恩手语操”,在做操的同时,孩子们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体会着“善”的含义。
●识善镜头7:月亮的味道
2010年中秋节过后的第一天,嘉峪关学校的孩子们看到了宣传橱窗和教学楼走廊上展示的中秋特色作业,主题是“月亮的味道”。
作业内容在一张白纸上,主题句下面画着一男一女两个望月的孩子,身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身边有云朵和树叶。需要做的作业:
一是用彩笔给作业纸上的主题句、人物、景物涂色或勾边,体现孩子们对中秋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是查查月饼按地区分、按馅分有哪些种类。后来学生们都分别查到了10余种,在查找过程中增加了月饼的知识和民俗。
三是填写古人咏月的诗句、查阅中秋的传说。
四是填空,请学生采访一个人物,问他中秋节最思念的人是谁、希望中秋如何度过、用什么方式对他人表达中秋节的祝福。
五是设计一款个性月饼,孩子们有的设计成“爱”字为中心的心型月饼,寓意“世界有爱才美好”;有的设计成两个弯月组合的月饼,注释是“弯弯的月亮象征甜美”;有的设计成“福”字为中心的彩色五角月饼,还有山水月饼、蛋糕月饼、彩色棒棒糖月饼、十二生肖月饼、卡通动物头像月饼等。有的一个月饼有4种口味,还有的连月饼的包装也考虑到了。
这个中秋作业,不仅将课内课外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更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认知,同时对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学会了如何表达中秋的祝福。
●识善镜头8:爱的账单
学校的宣传橱窗里曾经醒目地展示的几十张“爱的账单”给人带来感动和思索。
“爱的账单”上,心的图案围聚成两个栏目,一个是“妈妈给我的爱”,一个是“我给妈妈的爱”,两个栏目中分别又有“爱心记录”和“爱心值”两个板块,每个板块下面有近二十个格子,需要学生填写。学生通过填写“爱的记录”,认真梳理平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中感悟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母亲的爱。孩子们把表格都填得满满的,有的还在最下面的格子后面加了省略号,意味着饱含母爱的事情还有很多。平日里忽略的母爱,在填表的过程中被孩子们一一回忆起来,珍惜起来。让老师们欣慰的是,孩子们也懂得了回报母亲,在“我给妈妈的爱”栏目中,孩子们写下了“给妈妈捶背”,“给妈妈洗脚”,“不让妈妈生气”,“吃东西让妈妈吃最大的”等等孩子们能想到、能做到的爱母亲的事情。在两个栏目的“爱心值”的表格中,有的孩子画上了心的图案,有的认真地打上了分数,无论是“心”还是分数,都是孩子们认真思考的结果,孩子们通过填表开始懂得感悟爱的分量了。
“爱的账单”最后留给学生一个问题:“谁的爱最长、最多、最远?”每一个认真填写了帐单的孩子,都会做出认真的思考。
●识善镜头9:“超级变变变”
2013年,嘉峪关学校读书节的主题是:“超级变变变——让我们越变越聪明”。通过举办“超级变变变”活动,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读书,在创意、表演中体验读书的快乐,释放读书的力量。活动涉及全校每一个班级,每班师生和家长共同通过阅读、借鉴、构思、创作,创编一个短剧,在极短的时间里,用情节变化、服装变化、道具变化、角色变化、背景音乐变化等“变变变”的手段,或再现一个新闻事件,或讲述一个故事,或展示一个自然现象、一个生活场景,《保卫钓鱼岛》《神奇的奥运比赛》《我们要蓝天》《节约》《百度》《舌尖上的中国》《教学楼的镜子》《蚕姑娘》《宝宝理发》等等,共31个短剧,内容丰富多彩,严肃、幽默、轻松、天真诸多风格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嘉峪关学校学生通过读书产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识善镜头10:学生给市长的信
尊敬的李群(青岛市市委书记,编者注)伯伯:
您好。我是青岛嘉峪关学校六年级(5)班的学生刘青霄。给您写信主要想说说我看到的一些城市不文明的现象。
青岛是一座驰名中外的旅游城市。说起她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我接触到的所有人没有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的。能生活在青岛这样美丽的城市,我感到很骄傲、很自豪。然而,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也不难发现身边还有一些和城市风光、城市文明不太和谐的现象。虽然瑕不掩瑜,但是也有损青岛的形象。我想呼吁大家自觉地、积极地行动起来,克服这些不好的现象和问题,让我们的城市天空和大海更蓝,城市更加文明。
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看到一些车乱闯红灯、逆行、随意停车。一些小区的楼道里,满都是乱贴乱画的小广告、喷绘,就像是城市的“牛皮癣”。周末我到海边去玩,看到不少哥哥姐姐在沙滩上、草坪上支着架子烧烤,搞得乌烟瘴气,吃完了就扔下一大堆竹签子、饮料瓶、废纸,真是大煞风景。5月爸爸带我到中山公园赏樱花,看到好多人在摘花,扔的满地都是,一朵朵美丽的生命被摧残,还有爬到樱花树上拍照片的,稚嫩的小树哪堪重负?周末我去爬崂山,满山都是爬山的人丢弃的垃圾,白色、红色、黑色的塑料袋挂在树枝上。在栈桥、五四广场等景点,繁华商业区、居民小区的周围,还有好多摆摊的小商小贩,兜售一些低档次的纪念品、日用品,有的还是假冒伪劣的东西。
这些不文明的现象,体现出人们的自由散漫和不文明。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样做自由,但自由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只有不违反规则,我们才能自由地生活。
我去过上海、南京、杭州等一些城市,我觉得它们的许多方面都做得很好。上海是大城市,我觉得它们做的广告挺有文化品味的,一点也不乱。南京的湖南路商业街我去逛过,沿街的商家字号、招牌、广告整齐划一。杭州是“人间天堂”,西湖我去过两次,其中一次是环湖走了一圈,我发现那么大的一个西湖,沿着步行道,除了每隔一段距离建了售货亭、冷饮亭等必需的店铺和厕所等公共设施外,没有一个小商小贩,而且这些店铺掩映在绿树中,和周围的环境很协调。这些城市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爸爸回来说,青岛市现在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还在开展整治“视觉污染”活动,我觉得这都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旅游季节马上就要到了,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青岛旅游。我觉得每个青岛人都应该有城市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觉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人人都来争做文明市民,城市的文明素质就提高了。再就是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台多宣传宣传,公交车上的车载电视、小区里的传媒电视,也都可以进行一些文明用语、文明行为的宣传。我们作为小学生,也愿意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到海边捡垃圾,清理小广告,上山清理塑料袋,一起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此致,
敬礼!
青岛嘉峪关学校六年级(5)班学生 刘青霄
2011年5月22日
链接:青岛晚报2011年7月21日消息:收到珍贵回信 小姑娘兴奋不已
“没想到,李叔叔在工作那么忙的情况下,竟然给我回了信。李叔叔在信中肯定了我作为小学生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关注,鼓励大家一起动手,从小事做起,共创美好、文明的城市和幸福的生活。”提起那封珍贵的信,刘青霄格外激动。刘青霄回忆说,当天得知李叔叔回信了,她一回家就冲到桌子前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反复看着信中的每一个字。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她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原信和书记的回信更新到了博客上。连续两天,小姑娘都兴奋不已!
“李叔叔都给我回信了,我要做得更好。李叔叔说城市文明归根到底是人的文明。只要我们携手努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摒弃陋习,崇尚文明,我们的城市就会一天比一天美好,我们的生活就能一天比一天幸福。”
四 教学这样释“善”
在“善的教育”特色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候,嘉峪关学校决策者将目光聚焦到了学校课程上。他们深知,学校的特色要靠课程来支撑,学校的价值取向要靠课程来诠释,要靠课程去践行,“善的教育”需要优化多元的课程来支撑。
学校优化拓展了学科课程,对综合实践学科与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进行内容上的整合,形成了“模块集成”;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控,通过增删、前置后放、拓展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整册教材,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年级段培养目标,重新编排,使学习更有方向;以学科课程为基点进行拓展,语文学科开发了成语接龙、吟诵课程、格言等课程,数学学科开发了数学思维训练、数字的故事等课程,英语学科开发了英语小歌谣、英语课本剧等课程,音乐学科的“百首歌曲”,体育学科的“百个游戏”,科学学科的“百个实验”等也独具特色。多元的引领,让学生有了多面的发展。学校每班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师生共同开发了课间游戏课程、博客课程等。学校还形成了“选修课课程图谱”,开发了以“善的教育”为核心的“德能、健能、艺能、智能、觉能、职能、际能、劳能、财能、知能”“十能”课程,近三年,学校共开发了八十多门学生选修课程。多个舞台的搭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同时,校史学习和义工服务也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我们也是哲学家》是嘉峪关学校围绕着“善的教育”开发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唤起学生心中的哲学思考意识,逐渐形成全面而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将自己和世界联系起来,拥有独立探求真理的精神,走向“格物致知”的境界。
《我们也是哲学家》按照学生年龄特点,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规律,把话题按难易程度分为低中高三级。每册都有“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善待社会”四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下都有不同的话题。这些话题都源自学生的真实生活。诸如:“爸爸、妈妈的要求于老师不一致,我该怎么办?”“流浪猫该不该喂?”“我该不该争第一?”等等,这些话题都使学生们面临两难境地,从而引发学生们的思辨。“哲学其实就是爱智慧,《我们也是哲学家》就是这样一套播洒哲学种子,积蓄智慧的课程。祈想学生们通过课程的学习能亲近哲学,享受哲学,拥有像智慧化身猫头鹰那样的智慧的眼睛,收获智慧的人生。”徐学红这样说。
《身边的植被》是由嘉峪关学校科学组的老师集体协作自主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它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它诠释了学校的教育哲学,诠释了学校的文化,诠释了学校的教育思维,自然地也就打上了独特、个性的烙印,自然地也就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又一道风景。
嘉峪关学校的文化特色是“善的教育”。“善的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善待自己,绽放精彩;善待他人,互助共赢;善待自然,永续发展;善待社会,共建和谐”。如何让核心价值观落地?在学校干部教师看来,《身边的植被》就是一个重要的支点。“善待自然”不是一个口号,它是一个扎扎实实的行动。因而教师们引导学生从认识身边的植被开始。身边的植被主要指校园的、社区的植被。校园的植被有30余种,社区的植被主要指八大关地区的典型植被。在学习中,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模块,诸如“植物名片”、“找一找”、“写一写”、“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通过体验、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孩子们的认识,增强孩子们的能力,丰富孩子们的情感,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了“知之深则爱之切”的境地,让善待自然成为一种可能。老师们祈想孩子们在学习身边植被的过程中,把善待自然的种子植入心中,也希望那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永远葱茏着孩子们成长的旅程。
在嘉峪关人看来,“善的教育”应当是一种优质教育,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善的教育”的内涵之一,“善的教育”必须有高效课堂。
为了让课堂教学走向高效,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教学模式的研究,确立了“四段双检教学模式”,即“前检激学—定策学习—巩固练习—后检反馈”,规范课堂教学程序,注重教师驾驭课堂的技能培养,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教得针对性强,严谨有序,循序渐进;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通过建模、入模、固模、拓模、破模的探索之路,目前已经成功探索出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的实施策略。仅研究期内就出了在省、市级获大奖的优质课、公开课20余节。语文、数学、音乐等多名教师在全国教学比赛中夺冠。随着研究的深入,最终将在学校形成百花齐放、色彩缤纷、高效优质的个性化课堂。
为了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力,嘉峪关学校的聚焦点落到合作学习的研究上。通过培训、讨论等方式帮助教师澄清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指导老师们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让名师下水将小组组建、角色分工、任务布置、组织交流等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进行展示。打破常规,请老师们走进学生的合作小组,观察并记录每个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捕捉平日课堂中所忽视的现象,撰写合作白描,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校请来在全国合作学习领域中颇有建树的北京11中学于会祥校长、曹培英教授诊断课堂,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和培训。针对“如何让合作交流走向深入”开发了《合作学习指南》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还开展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随文练笔”和“随文仿写”两种类型研究与实施,形成了“一二三教学模式”,把课文当成学习言语表达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读说”或“读写”的迁移训练,挖掘和体现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有效完成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学校进行了辅学案的研究,以实验教师带动全体教师来感受、尝试、改进,推出不同课型的辅学案设计。学校开展了优质提问研究,组织教师通过阅读学习、交流培训、课例打磨、总结反思、听课检测等多元方式,掌握优质提问的策略。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撰写优质提问的案例故事,记录和反思研究历程,提高研究质量。几年来,教学研究日渐成为了嘉峪关学校通往“善的教育”的重要途径。
五 管理这样求“善”
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呈现什么样的管理态势。管理是需要清晰的价值引领的。制度管理是保底的,但是学校的工作总有制度达不到的地方,因而要想实施效能管理,必须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唤醒每个人的潜能,用制度做保障,但一定要超越制度的管理,实施价值引领。嘉峪关学校在善文化的浸润下,也就形成了这样一系列的价值信条。诸如:善就是要勇于担当,善就是要真诚祝福,善就是要怀仁慈之心,善就是用心服务等等。
嘉峪关学校的管理层在管理中求“善”。他们认为,管理其实就是服务,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他们采取了“走动式管理”方式,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各个办公室,深入到校园各个场所,通过与师生的“零距离”接触,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教师工作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问题,追求各项工作的零缺陷、零漏洞。作为管理人员,他们总能提前一步,下雨天提前到位打开走廊里的灯,下雪天提前到校铺上地毯,以防地滑,开学时,提前到校,为师生做好各种准备。教师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遇到困难,他们总能帮助教师克服与解决。
案例1:学校期末盘点
2010年末,嘉峪关学校全体干部教师汇聚阶梯教室,听校长徐学红关于本学期学校工作的盘点。盘点的主题是《回望 守望 瞭望 展望》。徐校长激情洋溢的盘点始终伴随着银屏上课件的播放。最先出现在教师们眼前的是学校“2010的浪漫”,两对新人喜结连理的大幅彩色照片让所有的人欣慰,四位新人中有三位是嘉峪关学校的教师,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找到了终身的幸福。人们不约而同地鼓掌为新人祝福。然后屏幕上出现的是“2010的虎仔”,7位新妈妈和她们刚出生的小小宝贝的合影,又激起了会场里热烈的掌声。新妈妈们都是嘉峪关学校的教师,她们在2010不仅收获了工作的成果,也获得了生活中最宝贵的人生礼物。屏幕上随后出现的是“2010的脚步”,全体教师看到了2010年学校获得的19项荣誉称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2010的变化”,让教师们重温了暑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日日夜夜,温馨美丽富有生命活力和善的力量的校园,让每一个人身临其中就感动和自信。“2010的成长”,展示了学校教师获得的各项荣誉称号。
回顾结束后,徐校长提出了引人深思的问题:今天我们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守望什么?徐校长从信仰和教育的本真入手,以追问和思考为线索,围绕课堂教学、结果与过程、学校变革等问题展开了论述,解答了教师们心中的许多疑问和困惑,引导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方法,思考自己的教育实践。在“瞭望”板块,徐校长围绕关注教育背景、关注21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关注同行在做什么,进一步展开了论述,把教师们带入了新的教育境界;而后,徐校长进行了新学期的展望:重建课堂模式,开发自己的课程,坚持德育为先,新学期的新目标清晰的树立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在对新春佳节美好的祝福中,徐校长结束了对2010的盘点,教师们带着笑容离开阶梯教室,每个人的心中回旋着的是2010收获的喜悦和2011新年的期待。
管理求“善”的另一个策略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实施自主管理。就是要通过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以进而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超越,推动团队的不断发展与前进。就如德鲁克所言“人人都是管理者”。唤醒每位教师的内在约束性,以提高责任感。由此,嘉峪关学校引导教师制订了自我发展规划,开展了自我的盘点与反思,让教师学会自我的剖析,自觉地内省,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我发展力。
案例2:教师“填空答卷”式盘点
期末,嘉峪关学校教师每人收到一张特殊的试卷,每位教师采用填空的方式答题,答完试卷之后,对自己一学期的工作也就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我总结,而学校则可以根据教师的答卷,了解每位教师本学期的工作情况。
这张特殊的试卷共有四大部分38道试题。第一部分为自我发展梳理,试题涉及读书学习、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学成果,考察了教师读书、参加培训、听课的情况和参加教研活动和教育科研活动的出勤、发言、论文、出课、收获、困惑等情况,以及教师发表论文、获奖、指导学生获奖等情况。
第二部分是自我工作考量,试题涉及办公室的勤杂工作、遵守学校制度、班主任工作、带领社团活动、专用教室使用、护导、与家长沟通、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等情况。
第三部分是自我工作反思,引导教师通过答题总结本学期自己素养提升、自己的优势、工作心态、处理问题的方法等,并以“颁奖”的形式请教师对自己和自己最敬佩的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
第四部分是新学期自我发展初步规划,试题涉及课程开发、读书、学习方式、课题研究等,并了解了教师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支持。
这种以填空答卷的方式引导教师进行学期工作盘点,近年来在嘉峪关学校每学期期末都组织进行,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写书面总结的方式更简洁、明确、实用,不但给教师减轻了期末的工作压力,而且使教师对自己一学期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总结和反思,使学校了解了每一位教师的主要工作情况,无论对于教师本人还是学校,都极有益处。嘉峪关学校对教师实施人文关怀,处处体现“善的教育”,这种期末填空答卷盘点工作的方式,是一个小小的佐证。
结 语
“善的教育”最终要走向哪里?徐学红的概括是:引领师生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善的修行中提升生命价值,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让学校变得有信仰有灵魂”。具体来说,就是以“善”为基点,丰富“善”的内涵,取其精华并赋予时代内涵,引导师生做一个怀善行走的中国人。
她说,我们的信条是:怀善行走,让健康、仁慈、责任、智慧和幸福永远伴随我们。
祝福“善的教育”。
祝福青岛嘉峪关学校全体师生。
【校长名片】
徐学红,女,中学高级教师,青岛市嘉峪关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首届“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基础教育先进个人,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优秀教育管理者。主持多项教育研究课题并获得全国、省、市成果奖。主编《善的教育》《我们也是哲学家》(丛书)等,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发表文章60余篇。
【学校名片】
青岛嘉峪关学校,始建于1953年,前身是海军子弟小学,现为六年制公立小学。现有39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教职工111人。
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绿色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发展学校、教育部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学校、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1751工程”培训学校、山东省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单位……
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十面红旗”学校、青岛市十佳优秀党组织、青岛市“书香校园”、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帆船特色学校……
(《山东教育》2013年11月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