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应”带来的启示

发布日期 : 2013-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小学   董彩君

 

闲暇时和一位朋友聊天,说到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她告诉我:她的外甥现在上中学,临近考试每天晚上作业多得出奇,三张数学卷子、两张语文卷子……孩子愤愤地说老师太可恶了,他恨不得老师都死光,自己也好解脱了,不用再受作业的束缚。听后觉得有些后怕,小小年纪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可怕的想法,可见他对老师有多“恨”。长此以往,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上面事例中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多学点,取得令家长满意的成绩,可是采用的方法却是不可取的,诸如此类现象在我们身边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下课铃声已经敲响,可老师为了能把自己的教学任务结束,为了给学生把试卷讲完,仍站在讲台上大讲特讲。可学生却一点也不买老师的账,有的心已飞走,有的小声嘀咕“下课了”。经常听到教师这样抱怨:好心当作驴肝肺了,多帮他们讲一道题,可学生却一点也不领情,反而对老师的做法产生厌恶感。这样“勤勉尽职”的教师为什么反而得不到学生的肯定和赞赏,原因是什么?

我们且看下面一个故事: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很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个故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度的,牧师的演讲即使再精彩,超过了人的限度,也会引起逆反心理,效果会适得其反。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很显然,上述勤勉的老师不懂得“超限效应”现象,开展工作时仅从自身出发,自认为是为学生好,而不管学生的想法如何,不注意方式方法,不注意“度”的把握,更没有进行换位思考,所以导致了和初衷背道而驰的结局。

想想自己以往也有很多违背、超出学生意愿的做法:为了准备班级比赛,“霸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为了不给班级扣分,经常命令学生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为了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经常布置一些重复性的作业,等等。“以学生为本”这句话我常挂嘴边,但付诸行动却太少,甚至不知不觉地在做一些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之事,很值得深思和反省。我们习惯于“削足适履”式的教育,即削学生主体地位的“足”,来适应教师教育教学方式之“履”,其结果是本末倒置,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手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做到因材施教。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客观规律,正视个体差异,不做“揠苗助长”的农夫,更不做“削足适履”的卖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真正理解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信任你、尊重你,进而变得懂事、听话。如果教师无视这一变化,不顾学生的心理特点,总是沉溺于“喋喋不休”和“不厌其烦”,形成“超限效应”,就会导致学生逆反情绪的滋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从而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学习效果更是可想而知,最终沦为时代的“落伍者”。

 

(《山东教育》2013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