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个性张扬与严格自律中成长

发布日期 : 2013-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近日读过一篇文章——《规则的美丽》,讲的是在一个傍晚,作者一行乘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赶往南端的菲律普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途中得知岛上正在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即将结束,届时将有成千上万辆汽车开往墨尔本方向。因为公路只有两车道,同行者都担心因遭遇交通拥堵而错过短短的半小时企鹅归巢的时间,那将会留下永久的遗憾。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作者一行一路畅通无阻。一路上,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作者目之所及的前方,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只有作者乘坐的那辆车从北往南开,一边是密密麻麻的汽车、摩托车,从南往北开。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包括那些特别爱炫耀自己车技的摩托车迷!要知道这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条白线,看起来毫无任何约束力的白线。夜幕降临了,所有的车都打开了车灯,看着对面一侧流动的灯光,作者感到一种震撼的感动,一种无言的美。“那是我平生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观之一。它留给我的印象,甚至要比后来我们看到的可爱的企鹅还要深刻。因为,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之河中看到了规则之美、制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作者感慨道。

我想,凡是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一定感慨颇多,有感动,有敬佩,有汗颜,有反思。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课堂上、教室内、生活中,甚至未来的人生之旅,如何既充分张扬个性,又能遵守规则,严格自律,惠泽他人?

回顾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十年,由于受新的教育理念的洗礼,很多课堂、教室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课堂、教室还固守传统中的一些弊端不放。如今,走进众多课堂、教室,不难发现有两种极端并存:

一种仍然是师道尊严,为师独尊。课堂上多的是“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和“驯养式”,多的是学生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探究。课堂上下,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学生被一系列条条框框约束得丝毫没有自我,却没有人去关注众多的“不准”中有多少是合理的,又有多少是不合理的,更没有想到需要学生来遵守的规则就应该让学生来参与讨论、制定。学生在学校内、教师视线内不敢做的,离开校门大多忘乎所以。

另一种却相反,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是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吗?于是,课堂上谁想发言谁就发言,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你一言我一语,哪怕只顾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没有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哪怕其中不乏趁机说闲话的,走神的,玩小动作的,当然也有想认真听而听不清的。

个性张扬不是不要秩序,不要尊重,不要倾听,不顾他人,我们所倡导的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松而不散活而有序的、用心相互倾听的、惠及每一个学生的“润泽”的课堂。

再看看课间十分钟,教室里、走廊上,你追我赶,热闹非凡,哪怕课桌被撞得七扭八歪,墙上的作品被搞得“随风飘舞”而不管不顾。上课铃响了好几秒了,仍然不舍正在进行的玩闹,终于在老师的督促下回到座位上,开始学习了,才发现上课用的学习用品还没有准备。这些情况不是偶尔而是经常,不是个别而是普遍。个性张扬不是不要规则,不要习惯,不要礼貌。规则与习惯也不应该只是放在嘴上,挂在墙上,而应化为自觉自律的行为,应该在一以贯之的生活的点滴之中。

反思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

第一,观念认识问题。这里有两种极端:一种是严加管控。一些教师死教书,教死书,因担心学生“违规”而限制学生自由活动,完全不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高压式教育”是不会达成“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的。况且,如果我们今天不在学校里放手,不让学生把一些问题表露在校园里的话,不过是让问题隐藏在学生身上罢了,一旦离开校门,就会把这些问题带给社会。另一种是放任自流。一些教师片面理解解放个性,对学生不管不问,不加任何约束。这也是十分有害的。追求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但应该建立在遵守并适应基本规则的基础之上。孩子的个性发展目标应该是正向的,是积极的,是美好的。追求个性不应该成为随心所欲,恣意妄为。最为关键的是,当我们放手让学生尽情张扬个性的时候,我们更要善于把握随处可见的教育机会,让教育在孩子的认知冲突矛盾中、抵制诱惑中显示力量。放手不等于放任、放纵。

第二,育人的方式问题。奖罚似乎是目前通用的基本方式。孩子表现好了家长奖励物质、金钱,教师奖励小红花、小红旗之类的;表现不好被家长训斥,教师扣分。家长、教师的这种方式只是顺应了人的道德发展经历的第一境界——自然功利境界,这种境界包括逃避惩罚和渴求奖励。而人的道德发展还应经历第二重境界——习俗规则境界,包括“我要做好人”和“我要捍卫规则”两个阶段(注意是“我要”,而不是“要我”),以及第三重境界——道德仁爱境界,包括将心比心与惠泽天下两个阶段,也是最高境界。显然,后两种大家做得还远远不够。要帮助一个孩子,改变或成就一个孩子,不能总停留在“奖罚”,也不能仅仅依靠“教”。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并且想方设法发现他们潜在的可能性,找到他们闪光的地方,循着他们的个性去放飞其理想,会让他们踏上一条成长的康庄大道。

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理念——“自律的孩子最优秀”。要让孩子在张扬个性、严格自律中茁壮成长。

 

(《山东教育》2013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