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北京胡同去

发布日期 : 2013-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烟台市牟平区实验小学   王  香

 

北京的一个旅游项目是逛胡同。坐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慢行慢品。胡同之多,需要专程;内容之丰,需要专门的导游。可是,那些历史中的风尘,记忆中的光影,岁月中的惆怅,泪水中的微笑,在轰隆隆的现代化进程中,且吟且唱且叹且慨,渐行渐远,只留下了背影……于是,丰厚的胡同文化,越发诱引得四方游客,纷纷前往。

一直无缘那些经典的胡同们。幸而嗅到了“京味儿”作家刘一达的《胡同味道》,于是跟他去逛北京胡同。这一逛,嗅出了北京人老槐树浓荫里的童年,嗅出了老墙皮缝隙间祖母的温暖,嗅出了天棚鱼缸石榴树上的皇气……置身在刘一达老师的“胡同”中,你会身临其境,仿佛那些京味儿不曾远去,时时等着你去造访。

北京胡同味儿,是博大精深的北京文化的土腥味儿,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在胡同里,放鸽子,遛鸟儿,抖空竹,放风筝……跟“三环以外的大社区,决然感觉不一样”。大清早喝豆汁儿,吃油条油饼,再听地道的北京问:“吃了吗,您?”仿若被老祖父牵着手逛街时和老邻居在闲话,彼时,厨房里那“跑油”的气味儿还未散尽,童年仿佛再次莅临人间。

听老人侃胡同名称:据地标叫大柳树胡同,据官衔叫武定侯胡同,据形状叫月牙胡同,据功能叫米市胡同,据道德规范叫弘善胡同……然后被尊贵地询问:“您府上是哪条胡同的?”于是理解了为什么“宁愿城里有张床,不愿郊区有间房”的北京人。高低不愿搬离这些有着祖父祖母手泽的四合院,因为还可以沿着北京味儿的胡同,去看白塔寺,齐白石故居,湖广会馆,天坛地坛……

胡同里有桥,达官贵人走过,老祖宗走过。人都走了,留下了带着故事的桥,你再来走过:高粱桥,银锭桥,李广桥,东不压桥,通天桥……都还美丽着习俗着:正月十五上元节,妇女“走桥”“摸钉”祛百病,还有含笑脉脉会旧人……

胡同里有花店,有鲜花店有绢花店,林林总总,一年四季花事不衰。鲜花尤以城南黄土岗的花为最,因为那里土质好,泉水多,历来是皇宫王府用花的专属地。当然,今天,更多的客户是我们平民百姓了,您也可以去享受一番御用花卉了。记住别忘了买枝慈禧喜欢的茉莉花……

胡同里有庙会,海了去了。想当年,这里寺庙繁盛时有840多座,庙会之盛也可想而知了。现在都演变成了集市了,保留了原来那些京剧、曲艺、杂耍,花鸟、鱼儿、古董、小吃……又增加了“冰雪庙会”、“古玩庙会”、“迎春庙会”……庙会里要的是热闹劲儿,民俗味儿,地道的北京味儿,这里都有呢,来了就不虚此行。

书里还有一些有范儿的“爷儿们”等你去拜访。在天子脚下皇城根下,耳濡目染着北京接地气的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等等,所以这里出真人,他们家学渊源,十八般武艺俱全。像收藏家马未都等。又像曾经生活在“城南”的著名作家林海音,为我们留下了她的故居,里面一应摆设,都是她《城南旧事》里描述的……

“胡同是北京人的根儿,四合院是北京城的魂儿。”赶紧,到《胡同味道》里嗅一嗅,刘一达老师在“静坐然后”、“守默然后”、“省事然后”、“闭户然后”,为我们留下的几百年上千年沉积的老北京味儿。

 

(《山东教育》2013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