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说话

发布日期 : 2013-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武城县实验小学   赵志东

 

最近听了一次教育专家的报告,讲的内容很精彩,比较符合当下教学的实际情况。然而,报告却让我感到一丝悲哀,因为我们很多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许多与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但是,我们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进一步系统化,进行深入的探索,终于还是被组织起来听专家的报告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表面上是因为教师的水平不够,但是我认为深层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发言权。

首先,教师对教学改革没有发言权。多年以来,教改一直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上层设计好了改革的路径,教师接受培训,跟着走就是了。为了加强对教师思想的控制,隔三差五的各种培训不断地给教师洗脑,统一思想,生怕教师们跟不上,忽视了教师自己的思想的生发。

其次,教师对具体教学工作没有发言权。表面上,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是说了算的。实际上,教师很多时候是在干一些无可奈何不干不行的事。因为不少工作学校已经给安排得满满当当,根本没有教师灵活发挥的余地。连续不断的检查评比考试,足以保证教师心无旁骛,专心按照领导的意思办,不少事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教师的可悲哀之处。事情办好了,成绩是领导的;事情办得不好,责任是自己的,因为你没有彻底贯彻领导的指示。教师的不少时间被浪费了,教师的思想呈现碎片化的倾向。

再次,教师自身没有发言的积极性。根据多年的经验,教师往往只是在自己的课堂上有发言权,可以滔滔不绝,可是在其他场合,在各种会议上,多数时候充当的是听众的角色。人家讲,教师听,教师即便有时说点什么,也是人微言轻,没有人注意。有些教师由于被忽视习惯了,失去了发言的积极性。当然,也有的教师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实在没什么好说的。正是因为这样,才更有必要让教师有发言的机会和平台,让不爱学习的老师爱学习,让有思想的教师有展现的机会。我们也很明白,现实中的不少领导对教师的发言权很警惕,把教师的发言看作是对自己的领导权威的挑战和威胁,这是不自信的表现。一个高明的领导者是能充分发挥下属能力的人,而不是处处设防的人。如今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那么,教师也应该是学校的主体,教师应当有更多的发言权。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里有句名言:人只是一支芦苇,自然中最脆弱的东西,但这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包含在思想中……因此我们得好好地思想:这即是道德的要义。也许,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不少人一心看着自己的钱袋,不再关心自己的思想,但是我还是希望,希望看到更多有思想的教师,听到他们更多精彩的发言!

 

(《山东教育》2013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