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学名师

发布日期 : 2013-0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滕州市大坞镇峄庄小学   安秀娥

 

“名”在“名师”这个词中是“出名的、众所周知的”意思。“名师”是指名望高的教师、师傅,目前大多指教育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

名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些放射精神光芒与人文力量的中外先哲,如孔子、苏格拉底、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这些人我们可以称之为思想家、教育家;第二种是在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执教过优质课、讲过学或某些教育机构包装出来的名师;第三种是教育主管部门从众多普通教师中遴选出来的比较有影响的优秀教师,这是最普通的“名师”。

我自己是经过政审、考核、课堂教学、答辩、考试等众多环节评出来的滕州市名师,说穿了只能算是个成绩相对较好、仍然需要努力学习与进步的教书匠。

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篇名为《谨防患上名师依赖症》的文章。文章讲到“名师依赖症”的种种症状:“如果要上公开课,你首先想到的不是独立解读文本,而是上网查找名师的教学设计;如果要写教学论文,你首先想到的不是树立自己的观点,而是去参考名师的言论、主张;如果参加教研活动,你不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而是动不动就拿名师说事儿;如果你一段时间不观摩名师的教学,就觉得心里发虚,不知道该怎么上课……那么,非常不幸,你已经患上了名师依赖症。”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名师我想应该是第二种名师。所幸的是绝大多数老师没有这种倾向。首先是因为大家一直彷徨,不知道向他们学习些啥。是学习他们高尚的思想境界,还是学习他们高超的教育艺术?是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还是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是学习某名师为上一节课跑遍全镇街的学校磨课五十多遍,还是学习某名师为吸引眼球而精心设计噱头?其次是当下许多教师相关学养严重不足,只凭已有的经验在固有认知结构的情况下“闭门反思”,是经验式思维。再次是因为绝大多数老师身兼数职,时间、活动范围有限,舍不得那一班学生,分身乏术,缺动力、无热情。

对我们这些教书的人来说,值得学习的“名师”实在太多了,值得学习的方面太多,多到让人力不从心。即使努力去学,也难免因为思想、观点存在差异,心头升起一团乱麻,乃至陷入“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境地。“就像闯入了上千间房子组成的迷宫一般,手里虽有一把钥匙,却不知道究竟应该打开哪一间房子,何况那把钥匙兴许还是假的呢,我因此坐立不安。”(《跟孔子学当老师》周勇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正所谓会学的学门道,不会学的学热闹。“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运,总要照样工作才会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我认为把“爱拼才会赢”改为“会拼才会赢”才合适。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从众多名师中挑一可称“精神导师”之人长期追随。

我的心得是,找准基点,平时多思考那么一点点,多做那么一点点,就离成功不远了。不能因为有名师就迷失了自我:怀疑自己,贬低自己,把自己挤到一个没有阳光的阴暗角落;不看看名师的教学,上课就觉得没底儿;评课写文章不引用名师名言,就觉得没分量。名师们强势的话语权,主宰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教学改革的导向。但是,名师的成长历程,我们了解过吗?名师的教学思想,具有普遍性吗?名师的教学设计,真的适合我们自己的学生吗?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名师不是救世主,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名师的风格是个人特质,如同基因一般,只属于个人,无法进行复制、粘贴;名师不代表真理,名师的一切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辨认与考证。名师与“我们这一群”教师的底蕴有差异,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差异,因此教育思想的传承、教案的立意、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的选用就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在教学形式上不断锤炼,因地制宜,因课而异,架起让学生感受独特体验的桥梁,而不要被所谓的文化、哲学等口号忽悠,更不必盲目标新立异,脱离应有的内涵。

当年,颜渊曾以“仰之弥高”来赞美自己的老师孔子。在我看来,颜渊所说的绝不是什么恭维之词,而是表达了一种真实的心声。在“仰之弥高”的情况下,我们学习名师还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在于虽然无法一下子达到他们的高度,却可以从中得到感动、鼓励与净化。就像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里说:“札记者(札记,即读书笔记),读书练识,以自进于道之所有事也。”先好好读书增进学养,再加以反思而有所创获,最后做学问明道理,这才是学习名师的意义,这才是练就名师的正途。生命的真谛不在于长度而在于高度,只有生命的高度才能成为岁月无法带走的永恒。说到这里,我觉得人格魅力、学识素养、教学经验是成就名师的真正根基。

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被称为名师呢?

首要的是看他们对教育价值追求的高度,对常规教学的组织管理追求的高度,对课堂教学追求的生命高度,对课堂教学追求的艺术高度;其次看他们的人格魅力、追求“人师”的高度。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没有人格魅力,我想他多好的精神都体现不出来。可能他的学识很渊博,教学经验也很丰富,但如果他不是对学生充满了爱心,我想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么这“名师”也就只能是一个幌子了。诚如现代大儒马一浮先生说的那样:“凡(教师)安立一种名言,必使本身所含摄之义理明白昭晰,使人能喻,谓之教体。必先喻诸己,而后能喻诸人。”流水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真正的名师总是将人格化成爱和美的甘露洒于孩子的心田,总是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在关注问候中,在游戏里,在学养生成中,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喜悦,实现自我超越。这是不教而教的人性光辉的礼花。

一如爱尔兰诗人叶芝所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愿我们将炼成名师的理想化作智慧的火种,去点亮所有学生的心灵,去点燃国家与千万个家庭的希望,去唤醒与放飞生命的本真,唤醒与放飞人性的真善美!

 

(《山东教育》201212月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