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那几年
发布日期 : 2012-12-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江苏省新沂市教育局 周奎英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我从师范学校毕业,来到一所偏远的小学当老师。
从此我就真正成为“大人”,承担起一名教师的应尽责任了,觉得世界倏地在自己眼前格外明亮起来。毕业之初,我就当了班主任。生命在我手中,几十个孩子的人格靠我来塑造,他们的命运无一例外地和我联系在了一起。师范学校里那种“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教育让我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带着青涩和懵懂,我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这是多么有利于成长的心态呀。我一边不断地向老教师学习,一边事无巨细,凡是学校要求做好的事情都想方设法做到尽善尽美。学校黑板报上公布的班务检查常规积分,只要有一周落后我都会心急如焚。作为一名血气方刚的年轻教师,我有的是精力,我可以多走一些“弯路”,但是绝不容许自己一直比别人落后。初出茅庐,如果心态上输了,工作上也就提不起精神了。现在,有时看到一些刚走上教师岗位不久就颇显得“看破红尘”的年轻教师,我就会想,亲爱的老师,你有没有好好地看过“红尘”?“红尘”之味你有没有咀嚼过?可不能忙着给自己找退路啊。
工作第三年我就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领奖状那会儿——不,包括平时在校会上被领导表扬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美。现在想起来,单纯的、纯净的心态的确是一名青年教师所必须拥有的。即使态度不能决定一切,但是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名年轻教师的作为。
那时,学校规模很小,20多位老师,400多名学生。校长和老师几乎都能叫得出全校学生的名字,芝麻粒儿大的事情有时就会成为全校的新闻。大家都很坦荡,相处十分融洽,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印象最深的是,有好多位老师都住在学校,有结了婚的,有未婚的,晚上大家在学校的小食堂吃过饭以后,不约而同地到办公室备课。明亮的白炽灯下,听不到大家随意的交谈,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和衣服摩挲桌面发出的声音。谁也不忍破坏那种祥和的宁静,有的老师需要向人家借一下文具或者讨教问题,那声音会小得像蚊子。我觉得,我们那时候晚办公的气氛比起现在的某些成人考试要严肃得多。现在,还能够找到那种带着一腔热情和敬畏之心的工作、学习情境吗?我多么怀念带着神圣感、崇高感的那段工作经历!
我和几位年龄差不多、毕业时间也前后差不多的年轻教师周末回家。我们骑着车子,边走边聊学校的事情,聊得最多的大多是某位老师上公开课的情况。公开课不是已经评过了吗?是的。不过,每一节课都有令人回味的地方。我们几个人津津有味地各自阐述自己觉得乏善可陈的地方,并且相互附和或者争论着。言语或者激烈,或者平和,但是都很诚恳。
在学校里,各种各样的能力都备受推崇。一位老师字写得漂亮,班级的黑板报让人流连不说,学校的各种场合都少不了他的墨宝。大家“羡鱼”的同时,也都在悄悄地自己“结网”。由于一个老师的带动,全校老师的写字热情都很高。后来,连来学校检查的教育局领导都夸奖我们学校的老师书写水平高。那时,不管什么一技之长在学校里都能派上用场,像电工技术、修理桌椅门窗的技术、种植养殖的技术……现在我们的年轻教师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学校的主人翁,这就得经常想想:我除了教书育人以外,还能为集体做什么?我愿意做吗?主人翁,不但是一种光荣,还是一种责任,一份能力,一颗乐于奉献的心。
我还误打误撞地实践过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解放学生(主观上并无这种意识)。记得毕业的第二年,我教六年级,升学考试的时候要考四门“副科”——俗称“小四门”。无非是考查学生记忆、背诵的功夫,我干脆把学生放到室外去,只给他们任务,而不去具体管理他们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各“背功”方面的“神通”。学校里有一片桃树林,学生大多隐身其中,或者依傍在桃树上,或者在桃树下席地而坐,读、背十分投入。有自读自背的,有互相提问着背诵的,形式五花八门,但就是没有一个学生嬉戏玩耍。当时,我就窃喜起来:只要我把好检查关,这次考试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果不其然,在后来的升学考试中,我们班的“小四门”成绩高居全乡18个学校、20多个班级中的第一名。我沉浸在“发明创造”的幸福里,觉得教学就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学生自由了,才可能有神奇的教学效果。
把点子想“歪”的时候当然也有。我就做过这样的傻事:教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初学写作文,因为是初学,内容窄而浅,所以考试的时候能考什么样的作文,是可以把握的。而我就耍起了自己的小聪明:刻写几张讲义,将几种类型的作文全部罗列出来,教给学生变通的方法,让他们在考试的时候“以不变应万变”。考试是考好了,学生却给背傻了,也扼杀了他们写作的兴趣。那些高度雷同的试卷出来以后,领导、同事也都善意地批评过我。教育生活时刻都是活生生的,没有失误也就没有成功可言——问题是,你如何对待自己的教育过失。
……
教育真有一种叫人长生不老的感觉。初为人师那段酸甜苦辣的经历,让我自知今天岁月的静好,并拥有一份温婉的从容,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
(《山东教育》2012年11月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