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唐僧学习

发布日期 : 2012-1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向唐僧学习

——给教师们的建议

德州市临邑县邢侗教办  刘志祯  许木义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有一个西天取经的团队,分别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需请教老师们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个团队中的五个形象一个个捉对厮打,哪一个本领最大?当然是孙悟空!三岁小孩都知道。排在第二的是猪八戒,第三是沙和尚,第四是白龙马。最没用的是唐僧。

第二个问题,这个团队谁是领导?唐僧。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那就是最没用的人去做什么?当领导!

第三个问题,没用的唐僧当了团队的领导,他带领这个团队去做什么?西天取经!到达目的地了吗?取得真经了吗?当然到了,当然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这就怪了,唐僧没本事却当了领导,管理着有能耐有本事的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四个家伙,都是犯过错误的,都是“劳改犯”。这么一帮家伙,唐僧是怎么把他们管住的呢?研究这个团队是教师们做好工作的必修之路。

唐僧有两个绝招,第一个是目标定位,第二个是管理艺术。

向西,向西,再向西!——这是他的目标定位。在这个团队西行14年的漫长过程中,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会儿上天入地,一会儿回花果山,一会儿跑到西天如来佛那里去。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也本领过硬,立场却不甚坚定。只有唐僧以一种无可动摇的信仰在确定着团队的前进方向:那就是向西,向西,再向西!只是一个向西,他们就成功了。而如果方向略一改变,立场稍不坚定,他们就不可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唐僧以一种执著的信仰,目标的专一,引导这个团队一路取得了成功,实现了愿望。

唐僧除了确立坚定的目标外,还有高超的管理艺术——无知,无能,无用,无欲。什么时候能做到这四个“无”,就是一个高水平的管理者了。

无知。唐僧带领着三个徒弟在漫漫西行途中,每遇到一条河、看到一座山、经过一座村庄,总是问徒弟三个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西行前唐僧做了10年的准备工作,他将整个西行途中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各地文化全部了然于胸。像昆仑山、天山,我们都知道,唐僧会不知道吗?他知道!他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倾听者,把徒儿们推上前台,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和本领。这就是他当领导的高超之处。

做老师的、做父母的也要把自己置于无知的境界,和孩子共同去探索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无知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难得糊涂。

无能。唐僧带着几个徒弟西行途中,到过很多村庄,村里的长老请他们吃饭时爱说:哎呀,唐长老,最近村里有妖精胡闹,搞得我们睡觉不宁,寝食难安,你一定要帮我们抓住妖精。唐僧总是说:施主请放心,我这三个徒弟,个个本领高强,他们一定会给你们抓住妖精的。唐僧这么一说,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马上就跳出来了:看我们的!

唐僧把自己置于无能者的地位,他以欣赏的目光看三个徒弟,这是一种管理艺术、一种境界。老师们不要当一个能者,要学会当一个无能者,设置一个平台,以生为主,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他们的智慧。

无用。孙悟空有金箍棒,猪八戒有九尺钉耙,沙和尚有降魔杖。唐僧没有武器,所以每次妖精来时,孙悟空都说:保护师父!

无用是指挥者的胸襟。做老师也要懂这个道理。很多老师做什么事情都要搞一个示范,这是愚蠢的做法。元旦联欢,带学生跳个舞、唱个歌,没有必要!那个舞台是学生的,你当一个旁观者就行了。对你来说需要的是无用。一个好的领导者是无用之人。

无欲。说唐僧没有欲望是假的,唐僧有欲望,有一个大欲望——去西天取回真经。因为他有了这个大的欲望,所以没有了小的欲望。作为教师,我们是有信仰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了中国未来的希望。这就是我们的大欲望,所以我们今天可能要压抑很多小欲望。

老师们,要记住学会在“无为中大成”。而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是“无为中大成”最为核心的东西。老师不要自己做的太多。没有前提是可以设计的,没有发展是可以替代的;前途是学生自己的前途,发展是学生自己的发展,我们不可替代。

那么,老师们干什么呢?我们看老子的话:“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损之又损”就是不断减少我们的职能,越来越少,最后大成。以无为带动有为,让学生把握自己的命运,成就自己的人生。学生有成就了,教师也就实现目标了。

 

(《山东教育》201210月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