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不要再“折腾”
发布日期 : 2012-07-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禹城市实验小学南区 高兴利
教研应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想必谁都懂的。在实际教研中,却往往搞走了样,成了一种形式,甚至说是一种“作秀”。
有的学校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存在次数过多、重复低效的现象。个别组织者打着“教学研究”的旗帜,动辄召集教师参与各种无休止的说课、听课、磨课、赛课等活动,使得任课教师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备课,没有时间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种无端地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随意占用别人宝贵时间和精力的无效教研活动,成了货真价实的“折腾”。“折腾”后的结果无非是成了一叠放在领导橱柜中,可以用于各种检查的文字材料而已,捎带着产生几个所谓“授课能手”之类的副产品。而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则无异于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掠夺,一种精神上的戕害。
说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折腾”,还在于它的无效性。以磨课为例。这种教研活动往往指定一人为授课教师,其他参与领导进行听课评课。授课教师每讲一遍,听课领导和评委就要“居高临下”地提一堆建议,找出很多毛病,往往使得授课教师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所谓的“磨课”,就是对一节课进行反复多次“打磨”,少则四五次,多则十次八次,真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劲头。通过一次次地听、评、议,授课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和教学思路一改再改。教案设计要写得很“细”,细到课堂的每个小细节的安排,细到教师该说什么话,什么时间说;细到教师何时要有个什么样的动作;细到在黑板的哪个位置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板书;细到学生在何时可能要问什么问题,教师该怎么回答,等等。这些细节大家都要事先想好,编成一定的程序输进授课教师的大脑,到时教师按程序讲就行了,简单方便得很。最后的教研活动“成果”,便是一节没了教学个性,被打磨得如碧玉无瑕般的课,成了一件供人观赏的“艺术品”。
笔者曾听过一位仁兄的语文公开课。他讲的是《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一堂几经打磨,共同精心雕琢的精品课。听完课,领导满意地点点头,连声说:“不错,不错,是一堂标准的公开课。”课后,我问一个女生这节课她学到了什么,她却说:“学到什么倒说不出来,只是感觉放的画面挺精彩的,很好玩。”也有个男生偷偷地告诉我,老师把这节课已经讲了好几遍,每讲完一句话,下一句是什么,他几乎都能说上来。我猛然觉得,我们教师在教孩子们作秀,甚至说是在为孩子们做说谎的榜样。我真的不敢想象,这样的教研活动有多大的价值在里面。
朱永新教授曾说:“评价一堂课,不是评价教师在课堂里面滔滔不绝,口吐莲花多么精彩,而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得到了什么,孩子们在课堂里是不是主动的快乐的。”也就是说,课堂是孩子的,孩子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点菜”,教师“下厨”。真正让学生满意,让学生有所收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因此,评课时,最好请一两位学生代表参与,听听学生的看法。这样,可以使评价更加合理、科学。毕竟教育教学的受体是学生,他们的感受可能更有意义。
可以肯定,当教学研究能实事求是、回归教育的本原,而不再是一种“折腾”的时候,它才能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推力。
(《山东教育》2012年6月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