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起点在学校
发布日期 : 2011-1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李成泉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议论上,我们应该拿出具体的行动。
行动必须有理性的思考才会避免盲目。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面临很多困难。在网上曾看过这么一段话:“人们总说顺藤摸瓜,但对于教育而言,我们似乎都能看到瓜在哪里,可顺着手中的藤,却找不到连着瓜的方向,甚至都找不到哪一条是连着瓜的藤。”教育中的问题涉及观念、价值、目标、体制、课程、经费、师资、管理、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具体到各个地方、各个学校又是千差万别,可见教育问题确实是盘根错节,相当复杂。
为破解困扰我国教育的一些难题,教育界的一些有志之士做了许多探索,有的从办学理念入手,有的从师资建设抓起,有的通过课程改革寻解……各种探索虽有些成效,但问题还是不少,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就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困扰教育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有些问题愈发严重。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破解教育困境的良方。教育的路在何方?
笔者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必须从整体入手实施综合性改革,改革的起点就在“学校”。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是教育的基本构成单位,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政策、课程方案等都需要学校去组织落实。每一个学校办好了,教育也就办好了,如同人体之细胞,各个细胞健康才能使人的身体健康。教育大方向定下来,抓工作就应该从基层抓起,如果不抓好落实这个环节,什么先进理念,什么核心课程,什么政策法规都白搭,一切都会虚化。这既是思路,也是方法。
二是学校是教育的一个综合体,包括理念、目标、思路、体制、管理、课程、教法、教材、师资、设备、环境等,几乎囊括教育的各个方面,细胞虽小也能透露基因密码。单方面的变革不会取得整体效应,某些方面取得的正能量很可能被其他方面的负能量消解,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实现学校发展的各种要素和谐统一才能取得实效。
三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巨大,各地学校间差异更是不同。即使同一地区的学校,也是一校一情。这个学校主要是管理方面薄弱,那个学校可能就是师资方面欠缺;这个学校处于夯实基础阶段,那个学校可能处于特色提升时期。国家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差异巨大的学校,不切实际,所以难见成效,无形之间产生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巨大浪费。
以“学校”为改革起点,怎么去落实?
首先,应该实施以县域为主体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因为我国基础教育投入和人事管理体制是以县域为主体,县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县级教育局)处于行政一线,对当地教育情况摸得清、看得准、吃得透,便于因地制宜实施有效改革。以“学校”为改革起点,到底教育行政部门该做些什么?教育行政管理重要的是转变职能。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学校的发展做工作,特别是县级教育局核心职能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转变职能应该从调整教育局管理科室入手,在行政职能运行中建立三大系统:一是教育政策决策系统,二是学校监管评估系统,三是学校发展服务咨询系统。如果按此系统操作,你就会发现,很多教育局做了很多“该干而没干,不该干而干”的工作,很多市县级教育局的很多科室都需要合并或者调整。
其次,要合理构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校应该全面实施整体综合改革,学校内部改革要找到一种既有哲学的高度又包含具体可操作性的综合解决方案。学校内部改革必须从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思路、育人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寻求突破和提升,最重要的是要合理构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理构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学校提高办学效益、提升办学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的立校之基、发展之本。学校管理如果不能上升到体制、机制运行层面,哪怕制度再多,管理再细,也不能持续地给力学校发展。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是构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当务之急。
第三,立足每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排解问题,破解难题。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一些专家,通过对所在地学校的测量、透视、诊断、追踪和对比,分析、研究、解决学校中目标、方向、体制、管理、课程、学生、制度、文化、教师和校长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发现学校深化发展的优势,构建理想学校的模型。山东省正在实施的“1751”工程,就是在全省17个地市,每个地市选取高中、初中、小学各一个学校,通过专家诊断、学校反思来确定学校发展规划,通过三年的实施,打造成当地示范学校,构建理想学校的模型,进而带动一些学校的发展。此举既紧迫,又关键,还具有前瞻性,笔者非常认同。
另外,要加强校长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我们经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校长的眼光、境界、思路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当前校长队伍素质堪忧,校长队伍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去办,教育家办学是促进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校长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校长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重要的是培养和培训工作;二是校长队伍管理,校长队伍管理重要的是考评和选用工作。很多地方对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甚至还是空白。
中国教育确实积弊太深,所做的一些改革也是讲的人多,干的人少;局部改革多,整体改革少;浅层改革多、深层改革少。朱永新建议,有必要尽快在全社会发起一场“教育原点”的大讨论,以确保教育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以学校的改革为起点来推进教育的整体变革,便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
(《山东教育》2011年10月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