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话听课
发布日期 : 2011-10-05点击次数 : 来源 : 王成义 薛玉欣
一
“听课”一词不知出自何处,始于何时?我猜,可能是远古时代人们坐于下席聆听先生传道授业解惑之意。时至今日,“听课”多指学校内观摩他人课堂教学。随着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培养目标及受众对象的迥异,“听课”已非唯是耳朵之劳,而是眼耳鼻口心等各个感觉器官的“集结号”,宛若中医诊治时的望闻问切。
望,听课首先得看。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适宜,教学规律把握是否准确,教材挖掘是否透彻,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教育机制是否灵活,肢体语言是否自然,教学思路是否清晰,课堂点拨是否到位,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师生活动是否融洽;看学生学习兴趣是否盎然,参与程度是否深入,参与方式是否自主,知识掌握是否牢固,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闻,听课其次才是听。听教师的语言是否简洁,语气是否自然,讲解是否清晰,授课是否具有激情,评价是否准确具体,师生对话是否平等有效;听学生发言是否自信,讨论交流是否碰撞融合,发表见解是否独特创新,质疑问题是否具有价值……
问,听课也须打破砂锅。课后,要追问授课教师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角色定位是否准确,教学设计是否适宜,课堂驾驭是否自如,课后反思是否全面,努力方向是否明晰;要追问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愉悦,知识能力积累是否扎实,课前质疑是否豁然,问题解决是否能举一反三……
切,听课最终是分析总结。听课目的有二:一是观摩学习,二是监控督查。不论目的为何,课后均要认真梳理、分析和总结。需要说明的是,既要观其“术”,更要念其“道”;既要梳理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更要分析教师为什么这么教、学生为什么这样学。摩其“术”,只会东施效颦;谋其“道”,方能有所获。
二
时下,“推门听课”一词甚火,已成为学校督查教学、校本研修、促师成长的重要举措。我认为此法值得商榷。教学是师生双边知识建构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和师生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换言之,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交互活动,师生完全可以“我的课堂我做主”,其他外来人的无端参与——哪怕是旁观,也定会造成干扰和分散。
因此,我认为听课首先要征得被听师生的一致同意,令其有充足的思想和行为准备,以期将干扰程度降到最低。其次,听课前要备听,即做好积极准备:一是了解授课内容,且须设计大致教学思路,以便有的放矢对照去听,方能取其长、避其短、有所获;二是了解授课教师,知其所长,方能有侧重关注;三是了解学生整体情况,以关注教师如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其“道”也就了然于心。
三
听课者,多端坐于教室后方,直面授课教师。目的是为时刻关注授课教师的言行变化,翔实记录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这是源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目中无人,将“学堂”变成了“讲堂”,牢牢守住课前预设,紧紧牵住学生的鼻子。教师围着教案转,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学生成了“托儿”。
教学设计,应源自学生的基点。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实际设计并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同一篇教案,在A班执教效果好,在B班效果就不一定强。究其原因,学生之差异。因此,听课的最佳位置是前排一侧——既使自己抽身课堂之外,又能将师生的表现尽收眼底。听课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遇到问题时的满脸迷茫,深入思考时的眉头紧蹙,豁然开朗时的兴奋愉悦,讨论交流时的面红耳赤……有了学生的反馈,再反观教师的教学,方知哪是无用之功,哪是久旱甘霖,哪是峰回路转,哪是神来之笔。
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讲课有个口头语——“我说得明白吗”,而非“你听明白了吗”;特级教师于永正板书时,总是屈膝半蹲将手臂高高举过头顶,只为让学生看清笔顺笔画间架结构……他们眼中都有学生,心中都有学生……
屁股决定脑袋,视角决定方法。听课的位置,也能折射你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山东教育》2011年9月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