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来书往

发布日期 : 2011-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雨 兰

单位的工作本来就忙,最近一段时间更是忙上加忙。

因为出了一本新书。

邮局是要隔三差五地就跑一趟,要寄书给各地的朋友。在新书的扉页上,自然要签上一个个朋友那亲切熟悉的名字,装进信封,然后仔细地封上口。当然,本来还可以讲点情调的,比如,签名用毛笔,小羊毫或者小狼毫,蘸着我平时喜欢用的淡淡清香的一得阁墨汁;比如,在自己的签名边,要钤上名章或者闲章,家里的章子有不少呢,闲章上的词儿句句可爱,我喜欢的女篆刻家、作家雅子为我刻的名章与闲章,就很有意味呢。但,因为实在忙乱,这些情调居然忘了讲。

这些年来,因为爱买书、读书、写作,认识了不少同此雅好的朋友。人生里因缘际会,也许因为一本薄薄的书,一段美好的友情就此展开。这些关于书的记忆镌刻在生命里,美好而清明,日久而弥深。也是因为爱买书、读书、写作,在单位里,我的邮件总是最多的。每每看到混杂在单位订阅的报纸里大大小小的牛皮纸信封,就感到特别亲切。我知道,那薄薄厚厚的牛皮纸信封里装着的不是编辑部的朋友寄来的样刊样报,就是外地的朋友们寄赠的新出的大著。平时,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或者一次文朋诗友的聚会,往往是提着一袋沉甸甸的书去,又提着一袋沉甸甸的书回来。

记得有一位作家曾说,读一位作家的小说,就好像坐在她的客厅里谈天,读一位作家的散文犹如是在她的卧室里亲切谈心(大意)。那么,让我说,我觉得朋友送你一本他的小说,就是邀请你在客厅里品茗谈天;送你一本他的散文随笔集,就有一种在卧室里促膝谈心的亲密与美好;如果朋友是一位诗人呢,他送你一本诗集,那你就有了在他的心空里与他的心相拥而舞的美好,就能感受到灵魂的轻轻战栗。那些远方的朋友们,虽然多年来从未谋面,可是因书识人,从他们美好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性格与性情,感知他们的爱好与兴趣,还能了解到他们爱读些什么书……如此神交已久,感觉心灵的距离也愈来愈近,情谊日渐笃厚,虽未曾见面,却已是老友般亲切。这样的师长、老友像张庆和、何蔚、王稼句、郁葱、曲近、雅子、秋临、海烟、鸿升……名单还可以开得长长的,长到海角、天涯,呵呵。

一本书也是一种美丽的承载。对于爱读书的人,他书橱里的哪一本书没有一段难忘的记忆?童年的泪痕与少年的幻想,遇到一本书的惊喜与自得,欣悦与自足……这些美好的情怀,书知道。知道当代作家赵德发的大名是很久了,读过不少他的小说,喜欢他作品的那种厚重与大气,深邃与精到。2007年秋天我去日照出差,有幸与德发老师以及夏立君、南方等诸君喝酒聊天,品茗畅谈。后来,我和德发老师做关于长篇小说《双手合十》的对话时,看他好脾气,趁机向他索书,于是,我的书橱里陆续摆进了他的农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青烟或白雾》《天理暨人欲》,长篇小说《震惊》,散文随笔集《阴阳交割之下》《中国当代作家精选集·赵德发卷》……呵呵,算得上他的作品专架了。德发老师谦逊质朴,宽厚大气,沉静亲和,我读他的作品越多,和他交往时间越久,越能感受到他文字的魅力、思想的魅力、人格的魅力。

不少爱书人都有一种毛边书情结,陶醉于那种手拿纸刀边裁边看的从容与喜悦。据说,鲁迅先生也是铁杆的毛边党呢。我所拥有的第一本毛边书,还是伍立杨兄寄赠的大著《墨汁写因缘》。与立杨兄相识,缘于他的书。还是在多年前,书店里闲逛,看到他的书——《梦痕烟雨》,翻开来,读了几页,喜欢他文字的美好,他貌似安闲的文字后的思想的深邃与目光的独到,欣欣然买回去。也巧,一位文友热心,也喜欢他的文字,并告知他的地址,后来,我便写信索要签名本,他也热心并诚恳,自此开始了书来书往。

古人有知人论书之说。汉扬雄《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正所谓书法者,是人的内在生命的投影和真实显现,是书法家的人格、气质、心境、学识、素养等内在的精神意味。书法如此,文章也如此。难怪有作家说,散文是一个作家的身份证,文笔是一个作家的指纹。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然后在一本书里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这种“再认识”也颇美好,富有意趣。像作家、诗人陈忠兄、林云兄、金一兄、荣哲兄、文峰兄、张成兄、福成弟等等,是相识多年的朋友,而且因为在同一个城市里的便利,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或外地文友来济时不时有小聚的机会,对人的了解倒是多于对作品的了解,脾气、性情、为人等都比较熟悉,阅读他们的书,品赏他们精心写下的文字,心情也多有不同,总感觉他们的音容笑貌在一行行的文字里飘着荡着,浮着沉着,隐着现着,会心而适意,亲切而又略带一点点的陌生。

想起曾子说过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无论是因书识人,抑或是因人识书,都是美好的。书来书往中,陌生变熟悉,新朋成故交。友情,也因此散发着缕缕书香;记忆,也因此浸润着书卷气息,温暖而温馨。

 

(《山东教育》2011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