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笑脸”沦为 分数与物的博弈
发布日期 : 2011-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荣成市实验小学 乔廷强
偶然一个机会,看到某班“成长快乐”评价表中,茜得到12个“笑脸”——全班数量最多,便将她叫到身边,让她说说第一个笑脸的来历。不曾想她摇摇头,接下来又问了几个甚至是时间最近的一个,她仍然只是摇头。也许在同学们心目中或是老师和家长眼里,她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女孩,但是,自己却不清楚这些“笑脸”是如何得到的。如此一来,这些“笑脸”对她来说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当你跨入一所学校,踏进一个班级,不管是打开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还是驻足在各种各样的学生评价栏前,你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点——对学生的评价过分注重于量的积累,表现为仅仅关注分数(学生个人或小组平日德、智、体等方面综合评价后结果的呈现方式)的高低与代币物(小五星、小红花、小红旗或者是奖状、奖章之类的奖励物品)的多少。
这又让我想起这样一件事:在科学课堂上,当我对学生搜集来的岩石标本表示出由衷的赞赏时,激动之余,便让各小组长在评价表中为那些积极参与标本采集活动的同学加上1分(在此之前,我对同学们的出色表现仅限于口头表扬)。哪知此举却招来许多同学的不满:分数太少,换成别的老师要加上20至30分。
实际上,1分也好,20分或者30分也罢,只要学生乐于接受,只要能够对他们起到真正又持久的激励作用,作为老师,我大可不必过于吝啬。但是,在我看来,我的表扬绝不是能够简单地用分数就可以衡量的。我对同学们这种不畏困难、勇于实践的行为的肯定,以及我在表扬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追求——希望运用加分这一对多数同学来说比较热衷的表扬方式,能够让他们获得某些启发——不仅使采集标本的同学心里感到愉悦,更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种秉持,进而对其他同学来说,也能够在行为上形成一种有效引领,让越来越多的同学投身到科学实践的行列中去。
然而,同学们的表现清晰地告诉我,我的表扬早已失去了意义,即使我为他们加上100分。显然,我们对学生的表扬与奖励已陷入到难以自拔的泥淖之中。
亲爱的老师,当你还在为学生热衷于分数或者是代币物的追求而沾沾自喜时,是否考虑到这种评价方式已经偏离了它所应有的反馈、激励与改进功效?与传统的语言评价相比,分数与代币物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是缺乏言语评价所蕴涵的情意因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言语评价的同时,大多都伴随有极为丰富的情意因素,其前提则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关注,对学生个性的准确把握,还要充分考虑到评价结果对包括被评价者在内的全体同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等。应该说,言语评价活动是师生之间心灵对话的过程。但是,采用分数或代币物来予以评价,将会逐渐淡化言语表扬中所蕴涵的情意因素,而这也将成为分数与代币物评价的最大弊端。
二是评价难以操作。与言语评价相比,分数与代币物评价受到具体操作方面的局限,比如分数的填写或是代币物的发放等,一般难以做到马上实施。也就是说,对于学生行为与思想上的积极因素不能马上予以有效强化,这将错失教育的大好时机。再则是操作的随意性,分数的多与少、代币物的发放时机等总会因教师的心情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差异,这势必影响到评价所应有的激励功能的发挥。
三是评价的模糊性。在客观上,尽管学生的评价结果存在着分数的高低与代币物的多少,但仅凭这一差异,无论是家长、同学、老师还是被评价者本人,都难以清楚其优点及尚需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即使是对某一具体项目的评价,比如在学习上虽然有较细的学科分类,甚至各学科再进一步细分为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方面,我们仍难以清楚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出色表现与优秀品质究竟是什么,不足之处又在哪里。
四是淡化了学生的缺点与错误。一般情况下,分数与代币物的发放都是根据学生的优秀表现来进行的,对于学生身上的缺点与错误的处理大多情况下是采用减少分数或者是以代币物抵消的方式,即学生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减去相应的分数或者是收回代币物。这种处理方式,表面看来似乎对学生的奖励与惩罚都标识得一清二楚,但是,结果往往是淡化了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说开来,就是以减少分数与收回代币物来替代应该实施的教育。
归根结底,分数与代币物评价是一种典型的只问结果而不求过程的评价方式,最终导致的不良后果便是将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变得过于简单化。长此以往,也就不可避免地让学生在头脑里滋生出功利思想,至于出现不择手段地获取分数与代币物的情形,就更是不足为奇了。
“大道甚夷。”教师在表扬学生时恰当地运用语言,伴以真挚诚恳的情感,往往能较好地克服上述弊端。而且,教师对于学生思想与行为中的积极因素能够做到及时捕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予以评价表扬,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往往最能体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可以为整个课堂带来无尽的生机。另一方面,教师在运用分数与代币物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意发挥其应有的情意因素,注重评价给学生所带来情感体验,以切实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功能。
(《山东教育》2011年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