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的情感效应

发布日期 : 2011-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济南市历下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 莉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积极的情感又称为增力的情感,在工作中可以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激发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情感又称为减力的情感,在工作中不仅会降低人们的活动能力,而且会降低工作效率。教育实践表明,积极的情感是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探索教育规律的强大动力,也是教师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增强育人素质的巨大推动力。

校长管理学校的方式,是导致教师产生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的诱因。从管理心理学来看,校长的权力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赋予的,这种权力对教职工带有强迫性,使校长与教职工双方有疏远与离心倾向。因此,在学校管理中片面强调校长的权力,教职工就会感到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进而产生消极的情感,表现为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热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改进学校管理的水平,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应把外在的权力与自身的品德、才能、知识、感情等结合起来,形成校长的权威,使教职工心悦诚服,自觉自愿地服从学校的领导和安排。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情感的因素。很多名校长取得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很重视发挥情感的效应。他们与教师同甘共苦,关心教师疾苦,体贴、爱护、帮助教师,急教师之所需,想教师之所想,同教师建立起亲切、深厚、真挚的感情,使教师产生积极的增力的情感,乐于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校长与教师之间关系和谐,也会使校长对教师的影响力更强大、更持久。事实上,只有当老师心情愉快,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时,他的脸上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并自然而然地照亮学生的心房;只有当老师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时,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不断走向卓越。

有人认为,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已经不再需要“以情动人”,而只需制定一套合理、高效而艺术的制度并坚定不移地执行好,或只需“以钱动人”就可以了。当然,科学而有效的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必不可缺少的,但绝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唯一。另外,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教书育人工作还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有人自然就会有感情的因素在起作用。为什么有的学校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靠不断改进管理而一步步迈进一流名校,有的则日渐势微,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校长能不能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如果校长是“以权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管理中忽视教师的情感需求,就不会最大限度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学校自然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走向衰退就不可避免。

人心齐,泰山移。向管理要效益,使教师从目标实施过程中的“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就要求校长不仅要关注制度管理,更要关注情感效应,关注教师的心内体验和幸福指数。

 

(《山东教育》2011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