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将优质课变为展示课

发布日期 : 2011-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昌邑市教研室 逄是涛

笔者近期连续参加了省市县各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面对当今语文“优质课”问题,心中总有股“莫名”的冲动,不吐不快。

所谓优质课,是提供给评委评审和听者鉴赏的课,它融讲者的新理念与综合素质于一体。因此,那些有灵性、气质佳、素质高的“优选”者受到青睐。

笔者认为,优质课,让“优选”的教师上,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回归现实,就笔者所在县区而言,百余处学校中每年每校分配的年轻教师不足一人。有的学校连续几年没有增添新生力量。更令人揪心的是,一处有12位教师的乡镇学区小学,年龄过50岁的竟有9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哪有那些具有艺术细胞、言语魅力、幽默谈吐的高水平教师呢?即使有,也是寥若晨星。况且,那些近乎完美和纯熟的优质课,只能让那些年过半百的听者饱饱眼福,望洋兴叹罢了。

实际上,优质课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根据优劣评出等级,二是推动教学研究。笔者认为,目的之二毋庸置疑,问题就出在评选等级上。优质课因分等次,变成了竞赛课,因竞赛排名导致了功利性,最后变成我为功利而讲课。

因为具有功利心,优质课评选中便发生了下面的一幕:为得到学生百分之百的课堂满意度,课后有的讲课者在众目睽睽下,极尽谄媚地向学生讨要,令人汗颜。更有甚者,为取得课堂上所谓的“精彩亮点”,课前课中极尽向学生抛出美丽虚假的承诺。当课后谎言无法兑现时,学生心灵深处那挥之不去的阴影如何弥补?

因为具有功利心,执教者奔着一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课成名天下知”的心态去准备。因此便具有了虚假性。课是上给评委听的,为赢得评委的高分;课是演给听课老师看的,为博得听者的掌声,造假已成为优质课的“潜规则”。记得有一位老师参加优质课评选与所借班级学生见面,问学生如果问题回答不上来怎么办时,学生竟脱口而出:会的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一语惊天,令我们惊诧不已,脸红不已。

功利心让课堂易生审美疲劳。课堂上,缺少的是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简单的问题问过来问过去,嚼过来嚼过去,孩子们在课堂上产生了审美疲劳,听者也产生了审美疲劳。没新意、没难度、没挑战、没刺激,总是拿着旧船票,登上那艘涛声依旧的“破船”。

功利心让老师变得强势过度。课堂上,看到的是教师那早已设计好的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流程,听到的是教师那不知酝酿多少遍的富有哲理的优美语言,课堂成了执教老师展示自我的情感舞台。有的老师讲到悲情处,声泪俱下,极度的渲染,刻意的煽情,让学生激动不已,甚至泣不成声。是文本感动了学生吗?不!是老师在催情。这有悖于语文教学的本质。

这样的选优课,易逼生一种怪味豆现象:评优质课时就选那些课堂上能出彩的“高水平”教师。高质量却依赖于那些敬业的“大众化”教师,造成了课堂竞赛与教学实际的背道而驰。为了暂时的名利,却伤了绝大多数基层教师的心。朴实、扎实、真实的教学,难道有错?

笔者认为:优质课有其弊,也有其利。在高度重视、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思想指引下,长时间的研课磨课,对执教者来讲的确是一种历练与成长。那种对教育规律、教育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高度浓缩和完美体现,对听者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引领。因此,讳疾忌医,或矫枉过正,将优质课等“一棒子打死”的做法亦不可取。

在此,笔者呼吁:不妨将优质课变为展示课!

展示课,就是让教师将自己独特鲜活个性的教学艺术展示给听者。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样的一节课,是苏教版三年级的《槐乡五月》。老师怎么教的呢?第一遍把课文反复读熟;第二遍背诵你认为文章中写的精彩的句子;第三遍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槐乡五月》美在哪里?15分钟课文教完了,剩下来的时间让听课的老师,每位在黑板上写下一句名言警句,接着让学生读背这些名言警句,然后由背的这些名言警句联想到平时学过哪些名言警句。一堂课是怎么安排的呢?15分钟一篇文章,剩下的时间背了28句名言警句。如果评委不知她就是鼎鼎大名的韩兴娥,这样的课能获奖吗?

因此,展示课,更能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李镇西老师在谈到教学方法的不拘一格时举过这样的例子:同样教一篇课文,钱梦龙老师可能是以“三主”为特色的导读,魏书生老师可能是以“六步法”引导学生自学,于漪老师可能是以“点、线、面、体”的立体化教学……无独有偶,在笔者所在地实施的“主题教学”中,如同教一个单元,毕迎春老师会用“单元整体推进法”,赵红老师会用“自主过关法”,而韩兴娥老师会用“海量阅读法”组织教学,她们的教学风格迥异,却都能快乐高效。

展示课,更能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参评单位不再刻意选秀,让处于各个层面的“个性化”教师都有一个展示自己教学才华的机遇和平台。因为是基于“一般条件”下教师的“常态”课堂教学,自然最容易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才更有示范性,更有说服力,更有利于大面积快速推广。何乐而不为呢?

展示课,让课堂回归真实。真实平凡的课堂,并不是堂堂激情四射,魅力无穷,更多的是实实在在。就像茉莉茶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品起来却幽香缕缕,回味起来更是清香袅袅。这样的课才最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才是我们小语人的永恒追求。

 

(《山东教育》2011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