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中的四面镜子
发布日期 : 2011-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邹城市郭里镇中心小学 肖克文
教育管理中的四面镜子
——蔡元培、梅贻琦、陶行知、小林宗作的教育境界
谈到管理者的人文精神魅力,人们自然想到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陶行知之于晓庄,小林宗作之于巴学园。他们凭借其独有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办学思想铸就了学校的成功,成为一个时期学校的精神风貌,影响了众多师生的人生追求,哺育了一代代的师生,像四面镜子,映照出管理者的文化特质和教育的大境界。
蔡元培:映照出“革故鼎新”的“勇”
对于中国人而言,北京大学已是中国精神的象征。北大的命运连接着中国的命运,北大的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它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民主的旗帜。说起北大的崛起,必须要谈到一个人——“北大之父”蔡元培。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做了来北大之后的第一次演讲,他说:“我发现一所好的大学,都有她自己独特的校风和精神传统。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北大的校风和精神呢?我以为第一流的大学,不仅仅是肩负着阐发新学,昌明旧术之责任。也就是说,不能仅仅满足于为社会提供有知识技术的专门人才,还应该是整个国家最高尚、最纯洁的学术圣地,是培养具有人类优秀品质和完美个性的‘思想库’和‘实验室’。这些天我常在问自己,你心目中的新北大究竟该是什么模样呢?我以为首先应该有学术至上,思想自由的学术气度。我们的北大,应该把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自由意识的批判者作为奋斗目标。我历来主张教育要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要保持独立的资格,丝毫不受各派政党或教会的影响。看来在中国,一所新型大学的诞生,还要有一种敢于和封建体制和黑暗势力相抗争的精神和勇气呵!”演讲过后,是片刻的沉默,紧接着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钱理群曾说,中国知识分子从庙堂走向民间,从官场走向象牙塔、十字街头,正是从蔡元培踏进北大这一天开始的,是从蔡元培重新给大学下一个定义那天开始的(《中外书摘》)。对北大,蔡元培在办学思想上提出了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既聘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来校任教,也延请了持复辟政见的辜鸿铭等旧派人物执教。一时间,北京大学人才荟萃,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成为一片“精神的圣地”。
潮流更迭,新的理念层出不穷。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有敢为人先的勇气,以强力推行教育改革大手笔,办有特色、有示范的教育,开发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作为管理者,不能只是站在自家学校去看教育,而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反思和评判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用世界的眼光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教育,搞清楚世界的教育已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中国的教育发展到了什么水平,自己学校的教育又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既要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要研究教育政策,更要研究学生,据此制订科学的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师生生命质量;既要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完成国家赋予校长的神圣教育使命,又要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在你的学校获得最大的发展,为培养不拘一格的人才打好基础,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作为管理者,还要有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形形色色。面对当前教育中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困难和难题,特别是农村教育面临的矛盾与挑战,管理者要深刻思考:现实的教育究竟能否适应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呢?时刻保持挑战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与压力的勇气,不为世俗所动。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必须拿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气,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胸襟、大气、才智,革故鼎新,开创新局。
陶行知:映照出“天下为公”的“仁”
陶行知作为一个伟大的中国教育家,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天下”的心愿,呕心沥血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矢志不渝地坚持生活教育的理念。他主张“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响亮地提出了“到民间去”“到乡下去”的口号。1926年1月,他发起了“师范教育下乡运动”,并撰文为乡村教育确定了基本任务:“乡村师范学校负有训练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使命。”他指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农民,我们要向农民‘烧心香’。”他所绘制的蓝图是:“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带头脱下西装革履,穿起布衣草鞋,住在牛棚柴房。经过一年的奔波筹备,1927年3月15日,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成立。
而今作为管理者的“仁”,是一种“爱民”“爱人”的思想。要具备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为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谋幸福的博爱精神。确定“助残扶弱、平民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孩子都有获得教育和幸福的权利,人人享受学校的优质资源,真正做到天下为公、人人权益均等,不搞“校中校”“重点班”。常怀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不懈地去奋斗,通过对人的培养从而实现为社会现实与长远利益服务,不能一味追求眼前效果,急功近利,而忽视未来效果。
要始终坚守社会核心价值,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明确在社会移风易俗以及推动社会教育、文明化等方面的责任,关心身边的环境,充分发挥教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向导、人类良知的灯塔。
梅贻琦:映照出“无为而治”的“智”
梅贻琦最闻名于今日之大众的,莫过于他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这样的理念,让他以超人的眼光和热诚延揽大批学术精英。华罗庚就是一例:华当时只有初中学历,做店员,梅破格将其招到清华,送至英国学习,又破格聘为教授。为了实现学校的“人和”,在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往往采取“吾从众”的方法。有人曾评价梅贻琦校长的风格是“无为而治”,其实,无为而治也好,“吾从众”也好,都反映出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治校办学过程中相信师生,相信大多数人。朱自清先生曾评价梅贻琦治理的清华:“同仁都能安心工作。他使同仁觉着学校是我们大家的,谁都有一份儿。”清华大学不少老教授在回忆梅贻琦校长对教师的爱护时常常老泪纵横,他们说:“‘梅师’爱教授已到了‘爱师如命’的地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管理者的心目中,教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是决定教育成效的关键。作为管理者要增强服务意识,注重人文关怀,做到“以人为本、无为而治”。一切工作从教师成长出发,充分依靠教师、尊重教师、赏识教师,不断建立和完善“引进人、用好人、服务人、成就人”的管理机制。经常深入教师教学与生活中,走到教师群体中间,了解教师情况,真诚倾听教师呼声,着力解决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学校的重大决策,要通过教代会、短信、论坛、网络、座谈、调查等形式,认真倾听每一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整合力量,明晰目标,共同前进,让教师有主人翁的归属感。更要坚持反思:工作中我们为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做了多少服务性的工作?我们在对教师的管理中缺失了什么?我们在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又拿出多少精力和经费用于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心理健康与生活中的诸多困难?
小林校长:映照出“以生为本”的“道”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所写的一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小林校长创办的巴学园是开放、自由、没有束缚的,就像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世界一样。在巴学园里,小林宗作自始至终都没有为教育问题流露出一丝一毫困难的感觉。他让孩子们晚上到学校来看电车是如何开进校园的;他让孩子们到自然中去,把散步当成了孩子们的课程,请“旱田”老师来上农业课;经常性的郊游、野炊,午后的散步,别具一格的运动会……学生的座位可每天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选择、调换。违背孩子意愿的事,小林校长是不会做的。孩子们不喜欢校歌,小林校长就彻底放弃。他只是在用自己简单而淳朴的方式自由地教育着那些孩子们,轻松而自然。面对这群“特殊”的学生:被正规学校勒令退学的小豆豆,永远也长不大的高桥君,身有残疾的泰明……小林校长能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能在运动会上用心良苦地针对高桥设计了很多有趣的项目,使他拿了很多冠军;他让孩子们不穿泳衣一起游泳玩耍,使身体有缺陷的泰明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羞耻的念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要求每天午餐都必须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小林校长真正读懂了教育学、心理学,他深切地知道孩子,知道学生内心真正需要什么,盼望什么!小林先生用自己的办学行为实践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之“道”。
作为管理者,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成才观、学生观。把时间、健康、权利还给学生,实施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策略;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新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努力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新型学校管理。
要常修研究学生之功,坚持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研究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关注特殊学生思想、学习、身体等状况,倾听学生的呼声,思索学生的发展到底需要我们做什么,如何安排课程,如何开展活动,如何使学生的天赋、个性、体格和进取精神得到最大的彰显。要把满足学生的当前需要与一生幸福结合起来,将全面发展和张扬个性结合起来,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将兴趣爱好与创新精神结合起来。逐步把学校办成人才成长的摇篮。努力构筑起充满人文光辉和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积极把校园营造成学生灵魂的栖息地和精神的家园。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管理者,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失误。因此,我们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每天照照这四面镜子:回顾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行为和方法,反思自己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颇,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寻求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之道。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山东教育》2011年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