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自己:你为学校做了什么
发布日期 : 2011-01-06点击次数 : 来源 : 黄明
前些日子去台湾,走访了五所学校,给大家印象最深的竟是学校的“志工妈妈”——类似于大陆的“义工”或“志愿者”——当然也不乏“志工爸爸”。她们当中有的刚刚做志工,有的已经在一所学校义务服务十几年了,当年在这里上小学的孩子,如今早已考入大学,但妈妈还在这里做志工。问及为什么?答曰:没什么,只是愿意。
“志工妈妈”属于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她们在学校有办公室,有完善的组织,全面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此外还有监督、协调的职责。在校图书馆,我们看到只有一名正式的学校管理员,其余在那里忙忙碌碌办理借书、还书、整理图书的全是志工妈妈;还有,带领班里孩子早读的是志工妈妈,自习课上做辅导的是志工妈妈,上学、放学时在校门口维持秩序的是志工妈妈,连学校的保洁员都是她们出钱请来的。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参与,那就是参与评价教师、教学,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参与学校管理,包括参与校长遴选。还有,由于她们的存在,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学生的沟通、协调变得方便、有序而有效。“志工妈妈”在校内一律套粉红色马甲,既是标识,也是权利。
家长对学校的态度大约有三种:
1.推诿型。我把孩子送到你这里,你就要替我管好。出了问题责任当然在你,轻则唠叨指责,重则打上门来。学校无奈,只好消极应对,举凡有危险(包括潜在危险)的活动不搞,有风险的事情不做,学生稍有问题即请家长,你不愿负责任,我也不愿担责任,到头来受损失的还是孩子。这次在台湾,遇到好几批毕业游学的孩子。这类活动全由学校组织,一般是三四天时间,游览著名的景点,花费约4000新台币。问及带队教师,担不担心安全?答曰:当然。但学生要求,家长同意,学校就要组织,年年如此。反观我们的学校,孩子有多少年没有集体出行了?
2.“沟通”型。这类家长十分在意孩子在学校的环境,往往不惜气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他们的着力点并不在学校,而是在于与自己孩子有关的那些人,诸如班主任、任课教师,如果搭得上的话,当然少不了校领导。这样的做法看似奏效,但充其量也只能改善局部的小环境,于大环境无所补益。家长须知,小环境是受大环境制约的,如果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学方式、活动组织、校园风气等不尽如人意,即使个别领导、老师对你的孩子再有特殊照顾,恐怕也好不到哪去。再者,这样的“沟通”一旦蔓延,会极大地败坏风气,损害教育,戕害学生。所以,家长还是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眼界放宽一点,组织起来,有序参与学校事务。这样的好,才是你好我好全都好。
3.奉献型。我们高兴地看到,现在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家长以服务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上来。比如,在山东师大附小,家长们走进课堂,为孩子开办交通安全、节能环保、理财讲座,以自己的专长为学校、为孩子服务。还有济南舜耕小学,家长们自发成立了“舜友会”,为学校义务执勤,组织孩子外出活动,协调家校关系,化解家校矛盾……学校也为他们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提供了诸多的参与渠道,家长、学校融融洽洽,和乐共进。这便是大关怀,大沟通,大建设。我们的孩子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才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上三种态度,高下利弊已不待言。问题只是:我们能做到最好吗?而对于学校而言,你又为家长的参与与奉献创设了多少条件?
(《山东教育》2010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