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如茶沁余香

发布日期 : 2010-12-06点击次数 : 来源 : 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安城中心校 梁昌盛

刚接新班不久,一个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叫小航,一个外表斯文、眉目清秀的男孩。之所以注意他,是因为他和同龄孩子比有些“另类”:读书,认不准字;写字,写不成个;课堂上,一副心不在焉的眼神,流露出对知识的迷茫与困惑。

课下听别的学生讲,一年级时他就这样,既听不懂,也学不会,两科成绩加起来不超过两位数。而老师对他也没有学习上的要求,只希望他上课能安安静静的就行了……

你一句,他一句,学生的话犹如袭来的阵阵冷风,把我的心吹落到了冰点。对小航这样一个学生,我该怎样对待他呢?是不管不问,让他像山间的青草一样自枯自荣?还是俯下身来,用抚爱敲醒他沉睡的心灵?我陷入深深的困扰中……

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日,偶读了一篇《师道如茶》的文章,我如品香茗,似乎从困扰中找到了答案。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

作者周末和朋友去茶社,看茶师表演茶艺。只见茶师先倒了小半杯水,把茶叶轻轻放进茶杯里,用纤纤玉手轻轻摇动,一缕淡淡的香味幽幽飘来。然后,茶师把一小壶温开的水贴着杯边缓缓注入茶杯中,动作细腻、轻盈而温柔。

作者不解。茶师意味深长地解释:“茶也是有灵性的,我们要用它喜欢的方式对待它。如果直接把热水浇在茶叶上面,茶叶的经脉烫坏了就不能伸展,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特殊的香味就不肯出来,最后就只剩下苦味了!”

听了茶师如佛家禅语般的话,作者的心弦为之一振,原来茶也是有生命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清香。善待茶的灵性,就能充分展现茶的一切潜能。

……

读罢此文,我思忖良久:推物及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是要展示其生命芳华的。可是,我们给他们平等的展现机会了吗?没有。不起眼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平庸、有缺点甚至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我们给予他们的关注似乎更少。他们的生命还没能散发出浓郁芳香,便遭受一次次风雨侵蚀与打击。如果我们能耐心、再耐心一点,用悉心的关爱去照料他们,他们一定能舞出生命的精彩。

现在,对小航,我已成竹在胸。

课文朗读,我把班级分成男生、女生两组进行PK赛。“老师,小航不会读怎么办?”有学生问。“那好办,让小航给我们当评委,好不好?”“好!”全班掌声雷动。在如水般轻缓流淌的音乐中,学生们面带微笑深情诵读,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化作一幅幅灵动的画卷,化为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化为对小航的理解、尊重和绵绵的爱。这时的小航,支起耳朵,也听得格外认真……

小航也有闪光点——喜欢玩滑板。于是,我决定举行一场“练自信,秀风采”班级滑板赛。那天,天格外的蓝,灿烂的阳光吻热了脚下的土地。我、小航和其他学生来到篮球场。只见小航娴熟地踏上滑板,双腿有规律地抖动,体态轻盈,像只快乐的小鸟在自由地翱翔,那优雅的姿势令人羡慕不已。我站在场边看着他,突然想到:“放下学习,他不也一样可爱吗?”找机会,我一定要告诉他:你真的很“精彩”!用玩滑板的心情去做事,你一定能取得成功。

现在,小航变了,变得开朗活泼,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虽然他的回答可能离题万里、不着边际,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他已经从课堂参与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学习的新基点。

小航的个例告诉我:要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像茶叶一样,在温热的水中尽情地绽放自己。师道如茶,沁透余香,只有善待每个孩子,才能让生命之花盛开得更加绚丽、更加芬芳。

 

(《山东教育》2010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