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动”和“静”

发布日期 : 2010-11-06点击次数 : 来源 : 曹爱云 由洪晓

应该说,校长担负的任务重,工作较忙,每天“动”多“静”少,想静心思考和研究点教育教学问题,确实不易。校长因为“忙”而很少有时间坐办公室,这原本无可非议,只要忙得实在,忙得有价值。诚如李希贵校长所说,办公室是自己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才呆的地方,如果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解决,呆在办公室不是最好的选择。并提醒,你接到的电话,常对你没有多少意义,甚至有时无端添了许多麻烦,真正对你有意义的,倒是你拨出的电话。同样,如果琢磨一下,其实你呆在办公室听到的那些敲门声,远没有你去敲别人的门更有价值。因为,你在办公室等来的敲门声,常常是催促你去帮助敲门的人去处理事情;只有你去敲别人的门了,才有可能把别人手上的资源为你所用。又如蔡林森校长,整天忙着听课、评课,忙着研究课堂教学,心无旁骛,这种忙,虽然自己累一点,却于学校有利、于学生有益、于教师有功,值得称赞和提倡。

毋庸讳言,有些校长的“忙”,却让人不敢恭维。比如,有些校长经常“忙”得不亦乐乎,累得头昏脑胀,其实无非是投身于“文山会海”中,赶赴一拨一拨的交际应酬,参加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学习考察,光临热闹非凡的酒店、娱乐场所。这种“忙”,虚多实少,浪费时间和精力,久而久之,容易使人陷于事务,沉溺享乐,思想懒惰,不愿思考。

诸葛亮有句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位先贤特别强调“静”对于提高修养的重要性,这是值得深思的。毫无疑问,校长应心系学校,勤奋工作,创造出一流的教学成绩,以无愧于家长、社会的信任和重托。但对校长来说,如何在校长的位子上,抓住教育教学的关键忙出成效来,是大有讲究的。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直接检查和指导教学;经常深入到教研组,接近教师,吸纳师智,听取师意,以集思广益,是必要的。除此之外,还要讲究“坐”功,即要安下身,静下心,善于运筹帷幄、深思细酌,善于审时度势、确定思路,善于把握机遇、谋划发展,对于关系教育教学的重大改革,关系教学质量提高的好经验、好做法,要认真研究、理性思考。因为,对于校长而言,身先士卒不可少,但把握大局、思考问题、确定正确的教学思路更重要。唯有深思熟虑,三思而行,才能提高校长的能力和水平。

不可否认,一些校长“静”不下来,也有许多客观因素,“忙”有时也是身不由己。但从主观上看,能否从“百忙”中解脱出来,还取决于自己。只有不忘重任在肩,不忘追求,不断前进,才能做到闹中取静,要知道,“往上攀爬的人往往比较安静,不太引人注意”;只有学会弹钢琴,区分轻重缓急,摒弃琐碎小事,才能做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只有锤炼自己淡泊的心态,内心安静,宠辱不惊,才能远离喧嚣,坚守自己内心的追求。

辩证地看,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静”功,并不是一味地排斥“动”功,有意义的“动”,应当多“动”,以为学校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强调“静”功,也并非提倡那种坐而不动、坐而论道的“闲坐”“懒坐”“空坐”,安于得过且过,碌碌无为。在世事纷扰、浮躁盛行的大环境下,校长乐于守静、善于守静,静心研究教育教学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潜心研究教育规律,对于提高校长办学能力和自身修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山东教育》2010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