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情怀 师者本色

发布日期 : 2014-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吴润梓 王成义

仁者情怀   师者本色 

——记东营市晨阳学校校长宋方报


他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他从教25年,先后担任过市教研室教研员、学校教务主任、业务副校长、校长等职务。无论一面国旗迎风招展,一端锈迹斑斑的半截铁轨和一把生了锈的斧头敲出了清脆的“铃声”,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来。工作岗位怎样变化,他始终立足于教书育人、管理助人的第一线,上下求索,潜心实践,以其仁者情怀、师者本色,感染和带动着所在学校师生的成长和发展。他就是东营市晨阳学校校长——宋方报。

 

仁者情怀:目中有人,心怀大爱

这些年我办学有一点成绩,与其说靠的是能力,不如说是与师生一起营造的理解、尊重、包容、促进的良好氛围成就了我的学校和师生。

——宋方报

理念中透出责任和仁爱

学生走进学校是来做什么的?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究竟怎样培养?摆在学校面前的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又困难重重。宋方报在其教育生涯中共经历了四所学校,其中在三所学校担任副校长、校长,留下了他对教育的深度思考:

东营市海河小学倡导的学校精神:胸宽如海,竞进似河。

东营市春晖小学的办学理念:沐浴春晖,享受教育。

东营市晨阳学校的育人理念:晨风朝阳,温润童心。

在宋方报看来,无论时事如何变迁,教育都应该是春风化雨,是心与心的交融,是理解、尊重、包容、促进。“胸宽如海”是引导师生胸中有祖国,有他人,富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人合作;“竞进似河”是引导师生各施所长,比学赶超,千帆竞进,百折不回,敢为人之未为。“沐浴春晖   享受教育”,希望师生能在阳光遍洒的美丽校园里,尽情享受幸福的教育。“欲得人之爱,必先爱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宋方报坚信只有以仁爱之心对待身边人与事,才会使一个团队凝心聚力得发展。在不断的管理磨合与校园文化的熏染中,他在晨阳学校提出了更为爱意尽展的育人理念——“晨风朝阳   温润童心”。晨风朝阳,是一种育人氛围,是晨阳学校致力营造的温和、清爽、富有生机、充满希望的校园“空气”,它既是外在的环境,又是师生的内在追求,每一个晨阳人都是“晨风”之一分子、“朝阳”之一元素;童心,既是儿童之心、学生之心,也是晨阳学校努力倡导的教师之心、家长之心。宋方报和他的同事们努力打造学校的“温润”文化品牌,努力推动教师做经历丰富却永葆童心的人,引导学生保持童真,享受童趣,追求向上,固本向善,放飞梦想,追寻梦想。

宽严相济凝聚学校正能量

宋方报所经历的学校几乎全是新建学校,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年轻教师比重过大。倡导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校风气,大力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一直是他从事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他的做法是宽严相济:严,严以律己,注重示范引领,“甩开膀子”做出样子、干出成效,做好“车头”;宽,宽以待人,依靠教师办学,尊重教师的工作,用心关爱教师的生活和学习,善于挖掘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努力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让教师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正能量靠什么来聚集?宋方报提出:修师德,培养教师爱教爱生的高尚情感;练师能,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成长。建队伍,实现以德育德;拓阵地,丰富德育内容。

他们以“学习者、实干者、思想者、助人者、写作者”为总目标,确立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观,注重用先进思想和榜样力量感召教师,注重尊重、信任和依靠教师,引导教师以德治教、依法施教。同时,定期聘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

坚持“请进来教、送出去学”两条腿走路的培训思路,实行新老教师结对、师带徒等制度,定期组织课堂教学展评和师徒同上一节课等活动,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同时,坚持每周半日校本研训制度,及时学习交流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并积极开展行为研究。学校还适时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和基本功培训,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牢牢树立“晨风朝阳,温润童心”的育人理念,成立了以学校管理人员和班主任为主的管理育人队伍,以教研组和各学科教师为主的教书育人队伍,以学校后勤、综治人员为主的服务育人队伍,构建起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体系。

学校通过班主任培训、间周例会和开展评优树先等活动,加强对班级德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把品生和品社课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队会、设立学生督查岗、举办“知荣辱、辨美丑,做文明少年”征文等活动,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系卡、快乐家访等方式,密切了家校联系。学校还多次聘请《知心姐姐》杂志社和中央教科所专家到校举办“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子方法”等专家报告会,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创设了良好环境和氛围。

实践中培育孩子们的自信心

宋方报认为,要想做好教育,就要以仁爱之心关注每一名孩子,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师要俯下身子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学校的关爱,要激发、培植孩子们的自信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堂堂正正做人。

一、放手让学生尝试,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建立自信

宋方报的教育观点是,不论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活动,都要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他的信条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在学科教学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在尝试中往往能解决一些新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会逐步建立起来。在课外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实践、发现,学生在收获的欣喜中巩固初步建立起的自信心。这种先让学生动脑动手,然后教师引领、指导解决问题的做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了学生好奇、好试的心理倾向,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成功的机会和成功愉悦的心理体验,促进了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激励、期待中快乐成长

在教育实践中,宋方报积极引导全校教师更新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和发展的潜力,鼓励教师瞪大眼睛去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追求。这样学生就会在积极的、跃跃欲试的心态中,去攻克摆在他们面前的难关,随着难关的攻克,幸福与快乐会充满孩子的心灵。对待一些主观性的作业,如作文等,教师更要用欣赏的态度去鼓励学生,学生在教师的眼神中找到了成功的感觉,会唤起他作文的兴趣和信心,乐于习作。随着习作机会的增多,得到的肯定增多,其作文能力就会逐渐提高。教师对学生生活、学习上的点滴进步,都投以赞许和期待的目光,送去春风细雨般的评语,就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兴奋的波澜,奠定爱学、乐学的根基。

三、给学生提供助人、贡献的机会,使之收获受重视的心理感受

有些学习或行为上的困难生,常常处在别人的帮助中,对自己的认识定位在“弱者”或“差者”上,逐渐感觉缺少重视。针对这种情况,宋方报积极动员学校团委、少先队与农村学校开展了手拉手帮扶活动。这使一些长期处于别人帮助之下的“困难生”,有了帮助别人的体验,认识到自我能力的价值体现,得到受别人重视的心理感受。在学习过程中,鼓励教师按照学生异质分组,让学生在组与组的竞赛中,按照个人“进步幅度”给小组赋分的办法,使得“学困生”对小组的贡献“重”起来,贡献潜力大起来,使之品尝到为集体争光的自豪感,产生“我是最重要的”心理满足感。

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优势换位”中突显个性

千人千手艺,万人万特长。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班集体中,不同的学生必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适时组织多种文体、学科及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让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都有展示的机会,使在学习上处于劣势的同学在别的方面显示优势,使在文艺方面处于劣势的同学在体育方面显示优势,使在考分处于劣势的同学在创造力方面显示优势等,活动越是丰富多彩,“优势换位”就越频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产生“我也行”的自信心,从而在自己潜质突出的方面做出更好的成绩。基于此种考虑,晨阳学校开设了五十余门校本课程,每年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为学生兴趣发展提供了充足保障,让学生“优势展示”中,充分激发和发展了潜能,为美好未来蓄积能量。

五、进行评价改革,使学生在“素质报告单”上找到自信

1.试行学型制评价,使学生感到“咱们都行”

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往往决定于周围的人,特别是老师同学的评价,一个经常得到老师表扬、肯定的学生会信心十足,一个常常受到老师批评、否定的学生,会慢慢产生放弃自我的心理,从而对学习活动丧失兴趣。而以前的“百分制”评价方法一清二楚地给学生的学习赋值,后来演用的“等级制”把孩子分成了“优、良、及格、不及格”,虽说淡化了分数,但实际上还是一种把孩子分为四等的结论式评价,较长时间处于后两等的孩子依然难以抬起头来。这两种评价方式对发展中的孩子来说都有失公平,负面刺激大,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没有成功感,不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本着重在激励的原则,宋方报提出创设把学生分类型评价的办法,即把每一个学生按照综合表现及学科学习情况划型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性评价。从学生自身方面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发展;从横向上看,划分学型无优劣之分,同学之间对比时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从学生的发展看,重在评价孩子目前状况的同时,描绘出孩子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便于教师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

评价分为综合评价和学科评价。

综合评价由班主任牵头完成。内容分为思想道德素质(A)、科学文化素养(B)、身体素质(C)、审美素质(D)、劳动素质(E)、心理素质(F)六项指标。具体方法可通过平时观察、知识考查、操作实践、学生座谈、问卷、听取任课教师意见,公正合理地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如果某一名同学六项都达到要求则为“ABCDEF”型,若六项中哪一项是该生的强项,就在那一项上面加一小皇冠标志;若哪一项目前状况不是很理想,但稍加努力就能达到要求,可在此项上加一启明星标志;若哪一项目前状况离要求有一定距离,却有潜力,可在此项上加一小弹簧标志,表示该项有弹性,该生有能力提高。

学科评价由任课教师完成,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学科特点,把知识能力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口试、笔试、讨论、操作等形式进行考查,分类型评价。

如数学学科可依据课程标准把考查内容分为基础知识(A)、计算(B)、操作(C)、应用(D)、创新(E)、兴趣(F)、方法(G)、习惯(H)八项指标对学生进行考查,若各项指标都达到要求,则他的学型为“ABCDEFGH”型,若有强、弱项,可加同样意义的各种符号。语文学科可按基础知识(A)、听(B)、说(C)、读(D)、写(E)、创新(F)、兴趣(G)、方法(H)、习惯(I)九项指标进行评价。划分类型方法同上。

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各个发展层面上的孩子建立自信心,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2.用多项奖代替综合奖,让学生感到“你行我也行”

小学生都喜欢表现,希望得到奖励。而以往的三好学生评选只是表彰了为数很少的学生,达不到真正激励促进的教育目的。为此,我们用多项奖代替综合奖,学期始终全程有奖,项项有奖,期末评选时,除三好学生外,还增设了优秀班级奖、学习标兵奖、纪律标兵奖、特长生奖、腾飞奖、十佳少年、文明之星等。即便平时,也根据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设立了广播操比赛、书画比赛、小巧手制作、小发明、生活常识能手(穿衣、洗衣、叠被子)、百科知识竞赛、电脑之星、航模之星等奖项。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和受表彰的机会,特别是原来与奖励无缘的后进生,激发了进取之心。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渠道有多条,宋方报和他的同事们探索的这些办法为所在学校学生提供了别样的发展平台,成效显著。

写字育人,努力彰显办学特色

宋方报所经历的学校,“写字育人”无不都成为其办学特色。究其原因,与他始终坚持“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育人思路息息相关。

学校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各年级全部开设专门写字教育课。每天下午预备前15分钟固定为全校师生同练字时间,努力营造汉字规范书写氛围,培养汉字书写兴趣,保证写字训练时间,渗透汉字文化教育;重视师生汉字书写基本功训练,定期举行评比交流活动,使之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还聘请东营市书法家刘宝麟老师为全体教师进行规范汉字书写的专题培训讲座,并实行家长客座教师制度,鼓励有书写一技之长的家长到校执教展示,切实提高了教师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和水平。为强化师生认识,学校将写字纳入学校教学质量测查科目,单设科目评定等级,从而形成了人人重视学生书写、人人指导学生书写的良好格局。多年坚持下来,全校师生的艺术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校园文化特色逐渐凸显,硬笔书法教育成为学校的窗口,初步形成了“学校硬笔书法教育有特色,教师硬笔书法教学有特点,学生硬笔书法学习有特长”的办学特色。许多学校慕名前来学习写字育人的经验。

以爱施教,营造温馨育人环境

宋方报认为,“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也是一个校长应秉持的办学理念。学校要在“以爱施教”的理念指导下,努力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同学爱的温暖,在爱的激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宋方报仁爱之心的体现。为了切实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他和他的同事们,对后进生、学困生,尤其是身体有疾病或者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献出了更多的爱。

有一个感人的事例至今还被广泛传颂着。宋校长和他的同事们曾经成功地转化了一个多所学校都拒绝收下的男孩———一个被医生诊断为不可治愈、且病情会愈演愈烈的自闭症儿童。在别人看来医学都已无能为力的病人,是无法重获新“生”的,等待他的只有“被遗忘”。出于对一个家庭的同情,对一个孩子的怜爱、对一个生命教育权利的尊重,宋方报做出了收下他的决定,并用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感召了所有教他的老师和同班的学生及家长。这个孩子平时不会与人交往,在课堂上经常会突然大喊一声或用手猛拍桌面并忽然站起来跑离座位,让身边的同学受到惊吓。他入学一周后,部分同班学生的家长就有意见了,要求学校劝退这个孩子。为此,学校专门为这个孩子组织召开了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参加的座谈会。会上,男孩家长谈出了养儿的辛酸与不舍,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被老师同学所接纳,多么希望他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快快乐乐地长大;老师谈出了这个孩子的可爱之处和需要帮助的现实情况,谈出了班内同学对他的包容和帮助,谈出了老师们将心比心,对这个孩子的呵护和不放弃;家长代表谈出了对这个家庭和孩子的同情、关心、包容和手挽手、向前走的信心和决心……此情此景,老师、家长、学生的同情、怜爱之心被激发出来。看到这些,宋方报湿润的双眼闪出欣慰的光芒,这不就是“爱”嘛,他相信爱心的力量,有了“爱”也就有了一切。六年里,学校和老师、同学、家长们给予了这个孩子充分的尊重、包容、期待、帮助和促进。到毕业时,这个孩子成为一个有礼貌、愿意与人交流的孩子,英语、数学成绩也能达到合格以上,钢琴弹得也很好。他已经顺利地进入初中学习。这个班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也陪着这个孩子进行着“爱心长跑”,成为懂得爱、付出爱的人。宋方报庆幸自己的“大爱”之路走对了,他也坚信自己的大爱思想会影响更多的人去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

依靠教师,诚心助力教师发展

作为校长,宋方报一直坚守依靠教师、民主公开的管理理念。在晨阳学校,重要的事情往往是民主先行,校长的管理多是基于对教师意见的尊重。在学校,没有哪一个机会、荣誉是校长独自拍板给予某个教师的,在宋方报的心目中,宁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也要相信群众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可能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片段,而群众的评断才是较为全面的、真实的。这样,每一位教师只要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赢得成长的机会。例如,2012年晨阳学校的职称评定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先由工作小组根据教代会通过的标准和参评教师提报的材料,核定出分数,再由参评教师本人核对签字;然后全体教师现场投票,选出由3名管理人员、2名校内专家、4名骨干教师组成的评委会;评委会组成后立即投入工作,审核材料,投票选出推荐人选。在这样公平公正的管理环境下,工作变得单纯了、有劲头了,每一位老师都在用心干、创新干,学校形成了风清气正、心平气顺的良好氛围。2013年教师节前夕,东营市政协主席吕雪萍到晨阳学校慰问教师、指导工作,评价这所学校是一所规范的学校、创新的学校、和谐的学校。

宋方报是校长,但他给自己的定位更多的不是管理者,而是助人者。他始终怀揣一颗助人之心,在工作中为他人铺就走向成功的云梯,在生活中,帮助有困难的老师走出困境。在大家的眼中,他是老师们的知心朋友,没有高高在上的威严,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有的是满腔的热血和助人的诚心。哪一位老师或其家人生病了,宋方报和班子成员会第一时间去看望慰问;哪一位老师工作中遇到困难,思想上背上包袱,宋方报会主动与他倾心长谈;哪一位老师有了成长的机遇、发展的机会,学校会全力助推。“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成人之美,助人成功”宋方报时时处处践行着他的座右铭。

作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2006年,在东营市教科院和师训办的指导下,宋方报建立起了个人名师工作室。校内的、校外的、同学科的、不同学科的,先后二十多名年轻教师申请加入其中。宋方报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体会,从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课程标准的解读、教育专著的分享,到教材学情的分析、课堂教学的设计,宋方报与年轻教师充分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一起探索、交流和分享,有效缩短了年轻教师入职适应期,全面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宋方报还设立了教学咨询室,每周抽出半天时间“坐诊”,解答教师的疑惑困难,为年轻教师教育教学把脉开方。

作为校长,宋方报积极整合各种优质资源,积极为年轻教师的成长发展创造机会,搭建高层次平台。一是聘请退休的陈晓梅等全国及省市知名专家名师为学校教学顾问,每周定时邀请他们到校听评课,与教师座谈、交流,手把手帮扶年轻教师专业发展。二是每年定期举办“名师春晖行”等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先后邀请于永正等多名名师到校执教公开课,并作学术报告,为教师专业发展开启“另一扇窗”。

二十几年来,宋方报所帮带的语文教师中10人被评为省、市级教学能手、特级教师,二十余人次获得省、市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师者本色:扎根课堂,用心耕耘

走进课堂,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我会体验到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使得课堂对我有一种磁石般的吸引力。

 ——宋方报

宋方报从教25年,期间担任副校长、校长18年,不论岗位怎样变化,他都扎根课堂,一直任教语文课或传统文化课。多年来,宋方报潜心研究语文教学,探索实践的“趣、活、窍、勤”教学经验,在东营市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200812月,他作为山东省小语会推出的小学语文学科的第六位名师,在山东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第八次年会上出示示范课、作教学经验介绍、举办教学特色论坛,引起积极反响。

“趣”——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根据教材内容,调动情感体验。其次,设计趣味练习,激发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经常设计一些趣味性、知识性、智能性相统一的练习活动,如:(1)查字、词典找伙伴游戏。(2)语病诊治、预报发布会。(3)隔句连段练习。(4)开展朗读、说话录音竞赛。(5)每人写一句话,交叉组合,进行语感训练。趣味练习的设计,使语文学习变枯燥为有趣,为学生深入学好语文奠定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活”——灵活处理教材,巧妙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灵活处理教材,增强教学效果。采取变序、质疑、存疑、续写、诗配画等方式灵活处理教材。这样的处理,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评价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第二,巧妙突破教学难点,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首先,依据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内容,把握学生知识、能力基础的前提下,选准需要突破的难点;其次,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找准难点难在哪里,也就是查出病根;第三步,根据难点“个性”,学生的接受心理,可利用的教学条件等,采取“对症下药”的教学方方突破难点。他经常采用的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有:形象感知、适当点拨,消融难点;层层剥析,肢解难点;整体把握,化解难点;咬文嚼句,啃掉难点;深入开掘,挖出难点;“围魏救赵”,转移难点等。

第三,拓展视听范围,激发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热爱,在艺术享受中提高语文素养。学习语文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特别是视听感官,因为很多语言艺术形式是声音的艺术或舞台、声音综合的艺术。用视听的形式学语文,可以实现时间的优化利用,比方说休息时可以听相声、快板、戏曲、评书,娱乐时可以看话剧、小品、电视散文等等,对以上语言艺术接触多了,就会被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吸引,越听(看)越爱听(看),越听(看)越会听(看),达到积累语言、怡养身心、陶冶情操的和谐统一。

“窍”——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揣摩学法,掌握规律

一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使学生享受体验探究的乐趣。注意从三个方面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自读质疑,教师归纳筛选;自读自悟自得,教师点拨;强化课堂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通过积极思维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调动情感体验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一篇文章,还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恰当巧妙所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热爱之情,并以此为动力逐渐培养其爱读书、善思考、用心体验的良好习惯。

二是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习开窍。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三种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词素理解法,近义反义辨析法,语言环境推敲发;教会学生抓住文中的概括句,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探寻文章题目和内容的关系……

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描写事物,如观察风,就得借助于炊烟、树木的动态,写日出,就要联系天色,云朵的变化和观察者的感受;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体验,指导教会学生把瞬间发生的事情分解描述,做到具体、细致,指导学生把应略写的内容一笔带过……从而使学生不再把作文视为畏途。

三是读文言,说、写白话。古诗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宝贵资源,古诗文大多言简意丰,读、背起来朗朗上口,利于小学生发展想像、积累语言,便于小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揣摩文章的写法。选择适合小学生读、背的古诗文让学生利用记忆力好的宝贵时期,适量背诵、揣摩,对于激发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语言能力的提高大有助益。

“勤”——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强化实践与应用

语文是工具学科,学是为了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只靠教师讲实现不了,更重要的是靠练——动脑思考,动口说,动手写。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勤学多练,藉此形成各项能力。

1.勤查字、词典。在预习、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新词,就去“问”字、词典,以消除对老师、家长的依赖心理,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2.勤看课外书,勤摘记。文学名著、连环画、各种儿童刊物,能看则看,该记就记,以此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3.勤提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因为这是深入思考学习的第一步。

4.勤朗读。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的好手段,要求学生多读,并在课堂上提供朗读时间,适时组织朗读比赛予以促进。

5.勤练笔。引导学生根据平时所见所闻所感,随时记写,教师及时予以评析反馈。

学生的“勤”须以教师的勤为前提。宋方报坚持做到勤引导、勤检测、勤肯定、勤评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勤学习惯。

 

东风吹得花万树,偕来桃李共芳菲。二十多年来,宋方报潜心研究,勤奋耕耘,以其仁者情怀、师者本色泽被学生,惠及同道,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立人、求索、致远”的东营教育精神,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践中一路前行。

 

(《山东教育》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