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教师专业成长的五大依赖症

发布日期 : 2010-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邹城市郭里镇中心小学 肖克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育振兴的重要性。丰盛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成长的“超市”,提供了营养丰富的“佳肴”,充分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了教师校本研修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然而教师个体教育意识的失落,对自我教育生涯的整体性反思的缺失,对教育资源的依赖症日渐凸显出来。它不仅降低了教师的独立性、创造性,稀释了教育的生机和动力,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越发稀薄,工具性、功利性日益膨胀,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品位。

依赖手机,家访渐行渐远

手机让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沟通,对它的依赖却让人们不知不觉地处于焦虑和紧张之中。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学生作业没做完、不尊重老师、打架、缺课……在学校的一切问题,班主任都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如果哪一天上课没带手机,恰巧遇到班里一位学生无故旷课,就会感到茫然失措,幸好能借用同事的电话,了解到事情的因由,否则将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学生不舒服,让其回家治疗,老师要求学生到家后给教师打个平安电话,如果手机超过半小时不响,一定会不时掏出来查看,怕没听到铃声遗漏了来电或短信;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幻听”,总觉得自己的手机在响,担心会是学生家长。于是面对面的沟通没有了,心与心的碰撞消失了,在此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家访已渐行渐远。

如此依赖手机,很难想象教育的成效。如果没了手机,班主任、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教师的工作不知道将会变成什么样。学生校内在学习、行为、心理等出现问题,不是班主任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班主任腾出时间深入到学生家中,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内心感情等等,进而找到打开学生的心门的“钥匙”,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依赖网络,教师成为奴隶

互联网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可以让我们快捷地了解外界信息,获得方方面面的知识。然而,电脑的普及以及校园网的创建使许多教师患上了网络依赖症,写论文、总结、计划、反思、案例分析等都要依赖电脑,如果那一天停电,或者网络出了故障,真不知道该如何做,于是一些老师成了网络忠实的奴隶。

网络资源只能作为教育教学资源使用,他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教师可以学习和借鉴,但不能万事依赖网络。否则,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懒惰,使自己的才智越来越浅薄,使自己的工作停滞在浅表层状态。所以,我们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每次上网前应先问一问自己:我是为了应付某项任务而图省事,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些工作要试着自己完成,再借鉴网上资源,琢磨一下他人想法和做法的合理性,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然后理智地分析取舍。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不能在任务来临之际,而应重视平时的留心,积极主动地进行网上资源的查阅、收集、归类、整理,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用网络资源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依赖教参,课堂失去灵魂

多年来,我们一些老师上课、设计教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从教材分析处理,教学程序的设计,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无不照搬教参现成的东西。一旦离了这根拐棍,几乎寸步难行。有的教师教了数十年的学,竟发出自己越来越不会教课的感慨。一项调查显示:如果离开了教参,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有95%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给学生上课。曾问过好多老师,怎样备课、上课,老师首先想到的是看看教学参考书。如果自己上了一堂课,却没有看过教参,心中就没有底,怕自己讲错,怕自己抓不住重点与难点;假如有一天,教参“失踪”了,我们好像一下子没了定盘星,没了依靠。勉强上了一堂课,心里没有谱:我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难点、重点的把握,教学内容设计等等是否和教参上一致?如果某个知识点没有按照教参的讲解,一定会找时间给学生予以纠正,这对教师来说,是很尴尬的事情。平时偶然对某个问题有争论,最后取得胜负决定权的一定是教参。老师们的口头禅就是:参考书上就这么说的。在学校参考书就是教师的“圣经”。

于是,教学参考书成了教师钻研教材思想和行动的指南针。教师备课前不是先自己潜心研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应该怎么教,而是急匆匆翻阅参考书,顺着教参思路设计教案,按照教参上课,教师对教材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没有在教学中反映出来,结果造就“千人一面”的课堂教学。在不经意间给教育教学套上一副沉重的枷锁,致使教师失去自我,教学缺乏应有的个性、特色和风采。教师依赖教参,思维棱角被磨平磨光,习惯于依赖,懒于思考,疏于研究,只能是走老路,唱老调,教参怎样讲就跟着怎样说,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也就阻碍了教师独立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缺少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使我们的课堂失去了灵魂。为什么有人指责中国没有教育家?中国教师缺乏灵性?我们的课堂为什么让学生黯然神伤?这与教师的教参依赖症有一定因缘吧。教师要获得专业成长,必须拥有研究精神,加强教学的全程研究,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真实“自我”的形象,而不是只做一个旁观者,照着专家、名师的样子东施效颦。

依赖教辅,教学成为俘虏

在过去没有或缺乏教辅资料的年代,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单元目标,教材的知识、能力体系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反复琢磨的基础上,精心研究设计一些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教辅资料浩如烟海,教师的手中一般都会有若干种教辅资料,什么同步练习、单元自测、一课一练等应有尽有,教师无论给学生布置课上、课外作业还是单元检测,都可以信手拈来,采取拿来主义。目前有些教师长期依赖于各种教辅书,有的甚至到了离开这些东西就无法给学生布置作业,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的程度。

设计作业本来是做老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学有效反馈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为后期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可遗憾的是教辅的兴盛,使这项工作完全被“教辅”替代,导致一些教师教学和研究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于是,不再钻研教材,不再研究学生,也不思考教法,这样下去又怎么能够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持续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呢?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各式各样的,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学习基础、个性特征等基本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分层次,不顾差异,不管难易,所有的学生都统一做教辅书上的习题,教师是省事了、轻松了,但学生是否都能得到各自所需要的东西呢?这显然不符合教学的基本原则,更不是我们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教师完全依赖教辅,不会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不会出别出心裁的试题,教学成了俘虏。内容重复,形式呆板,没有学生选择的自由作业,无疑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呼吁,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抛弃教辅,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业的意义和作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善于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寻找、创设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重新设计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作业评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进而融入社会。

依赖培训,折断飞翔的翅膀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讲实效的时代,速成心理和“快餐”文化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也影响着教育事业和渴望专业成长的一线教师。当你询问一些教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的时候,一般都会很自信地说:当然想成为一位名师!但是更多的无奈、无助、无望的阴霾却笼罩在教师的脸上。目前,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盼培训、等培训、靠培训的依赖心理。依赖上级教研部门开设“培训班”,依赖“专家讲座”,依赖外出观摩名师的课堂。每位教师都盼望自己快速成长为素质教育的排头兵或领头雁。但是人们似乎忘了教育应有的规律,忘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那些依赖外力的思想、抱怨环境的论调、立竿见影的速成心理等,其实样样都是教师成长的绊脚石。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身的精气神,靠教师的职业信仰,靠科学的人生规划、持久的学习思考以及几十年如一日自觉实践的过程。

纵观所有名师的成长经历,无一不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无论他们身处偏远的农村还是繁华的都市,都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其成长的历程是惊人的相似:痴情教育,酷爱读书,勤于实践,善于研究,及时反思,并能随时随地记下那些闪动着灵性的教学故事。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如果缺失了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仅仅依靠外推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职业倦怠随之潜滋暗长。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从培养读书习惯开始,通过广泛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走进身边教师的课堂开始,通过其他教师身上的“教学问题”来反省观照自己;从观察解剖自己的课堂开始,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检查教育教学的偏差,不断探索内在的规律。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学习、思考、研究、成长也不可能依赖于几个短期的培训,而应该作为教师生命的一种内在需求,作为一种终身习惯,融入教师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不要再抱怨,不要再等待,不要再依赖,不要被依赖的习性折断你飞翔的翅膀。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导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呼唤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倡导自主成长型教师,这就需要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尽快唤醒自我意识和成长意愿,克服等待和依赖的惰性,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科学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远程培训、校本研修等活动,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研修,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这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永恒主题。

 

(《山东教育》2010年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