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的随想

发布日期 : 2010-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高密市教育局 杨宗荣

靠学研富脑修身

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长期耳濡目染,身体力行,接受文化的浸润熏陶,精神追求、内心感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其他群体要强烈得多。而加强读书学习和研究反思,应当是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群体形象的有效途径。

读书,是实现富脑修身的最主要和最简捷的形式。“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是源自“读书破万卷”的勤奋。“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由于长时间浸润在诗书的窖藏里而被其同化所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则从反面提醒我们要形成和保持读书的习惯。

在教育家中,恐怕没有谁比苏霍姆林斯基更重视读书,并且时有精论的了。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可以发现他关于读书的论述俯拾皆是:“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对于书要有深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读书应当成为最重要的兴趣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有35位教师,平均每位教师拥有1400册书,他和妻子共拥有1.95万多册藏书。每个教师都订有几种杂志(其中包括一两种文艺杂志)和几份报纸。为了推动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发展,教师每月向同事们作学术问题讲演大约两次。苏霍姆林斯基能成为具有国际声望的教育大师,其教育思想和实践至今还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与他终身在师生中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并且率先垂范是分不开的。

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老师们工作很忙,在社会生活中担当多种角色,也定然会有烦心忧心的事情发生。但忙中可以偷闲,每天可以拿出一定时间,哪怕四五分钟读书,提升、扩展、充实自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坚持下来,就是一笔巨大而又宝贵的财富。唯其如此,也才能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示范和引领。

读书,应该积极创设一种浓厚的环境氛围。学校领导要带头读书、反思、写作,努力做读书工程的“领头雁”。很多学校致力加强书香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这些举措都会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发挥重要作用。

读书,应该与研究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们在积极读书的同时,应该学会认真思考,及时记录点滴感悟,便于日后总结、整理、交流、推介。老师们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应该注意从实际出发,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善于发现和把握工作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不搞大、空、难,力避科研与教学两张皮、为研究而研究的现象。

在做研究上,苏霍姆林斯基同样是我们的榜样。他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科研不是上面下达的任务,而是教育实践本身提出的课题。他常年坚持写教育日记,做教育观察,用心思考教育问题,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为他后来整理、提炼、挖掘教育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曾试办6岁儿童的预备班,接着又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在10年内跟踪观察和研究了解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各种表现。他曾先后为3700多名学生做了观察记录。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形式不是那种艰涩干巴、正襟危坐、令人望而生畏的纯教育理论著作,而一般是教育手记、教育随笔、教育答问,娓娓道来,平易近人,富有相当的文学感染力。

 

让赞赏成为一种文化

到北京十一学校参观考察,看到学校显要位置张贴着学校月度人物宣传海报,上面有月度人物的一张大照片、人物解读和人物点评。对评选月度人物,参观者一致认为很有创意,有利于发掘教师的闪光点,培植学校健康向上的文化。

按照什么标准评选学校月度人物?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这样说:“月度人物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模范,也不必是人人敬仰的英雄,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存有争议。但在这一个月里,他在某一方面或某些领域,做出了值得学习、借鉴或令人感动、敬佩的事情,而这些方面,恰恰能够引领学校主流文化,代表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只要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他就完全可以被评定为月度人物。”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愿意被批评和训斥,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喜欢受到别人的表扬和赞美,是人的天性。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在赞赏声中走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戴尔·卡耐基是20世纪美国的成功学大师,他开创的“人际关系训练班”遍布世界各地。9岁的时候,继母进了家门。父亲向她介绍,卡耐基是一个大家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但继母却面带微笑,托起他的头,看了看,说:“卡耐基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的、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卡耐基被继母说得心里热乎乎的。就是这一句话,激励卡耐基奋勇向前,创立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

在管理过程中,积极使用赞赏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曾提到过他取得成功的秘诀:“来自上司的批评,最容易扼杀一个人的志气。我从来不批评、打击他人,我相信鼓励、赞扬是使人更好工作的原动力。”管理心理学认为,表扬、肯定是一种“正强化”,批评、指责则为“负强化”。作为管理者,及时赞赏下属,会让下属的精神得到激发,使之保持昂扬向上的心理状态,“正强化”的结果,将使属下始终体验着工作的愉悦感和职业的归属感、自豪感、幸福感。

学会赞赏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有着积极的意义。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告诉我们,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即导致员工不满的因素;激励因素,即让员工满意的因素。他说,保健因素是一些与人们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工资、津贴和休假。激励因素包括对工作的认可、成就感、责任感等一些内化的因素。美国教育专家托德·威特克尔等人认为,赫兹伯格的理论很有启发价值,因为保健因素更多地受员工的工作性质、资历等决定,而激励因素,如奖励、自由空间和对工作的认可,都是教育领导者能够掌控的;教育领导者的一个关键职能是,让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感觉不一般,每天有意识地这样做,将能有效地提高员工士气。正如爱是可以传递的一样,尊重、欣赏、喜悦也是可以传递的。普鲁克的研究表明,当老师感觉被理解、接受和喜爱时,他们就更有可能理解、接受和喜爱他们的学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那些经常鼓励教师的校长,能积极建立员工的自尊,同时可以提高学校整体环境的影响力。

我们要让赞赏教师成为习惯,使之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作为教育管理者,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尊重和弘扬教师人性优点,及时赞赏教师,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和措施,形成和谐的管理文化。这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应当成为教育管理者追求的境界。

 

幸福快乐地工作

曾陆续参加一些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在为老师们事迹感动的同时,也不免引起些沉重的思考。一位长期在偏远学校任教的女教师,有时一个星期竟上28节课,累得患了难以治愈的咽炎,下肢静脉曲张,差点导致截肢。有一段时间,她一家三口同时病倒在床上。想起马上就要中考的学生,她挣扎着爬起来,赶到学校给学生上课。学生终以优异的中考成绩毕业,这位老师欣慰地哭了……这个事迹报告,显然是想树立一位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典型,以此引导老师们弘扬师德,教书育人。但我以为,如此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有违教师的身心需要,有违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有层次性的。只有满足了基本层次的需要,才能向更高层次需要扩展。如果我们的教师衣食无足,怎么能要求他们尽职尽责地工作?如果我们的老师连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怎么能要求他们全心全意地对待学生?如果我们的老师连起码的尊严都不能得到,怎么能要求他们保持阳光般的心态?可是多年来,我们在职业道德教育上,一味把教师讲成“蜡烛”“春蚕”“人梯”,似乎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为奉献而诞生的,以至于在很多人眼里,教育工作只有付出,教师职业可敬,但不可亲、不可近。其实,在承认正当的个人追求和利益的现代社会,一味强调付出、奉献、牺牲,而不珍惜或者不能兼顾教师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很难引起广大教师共鸣,甚至会让不少老师反感。这种教育最终会有花无果,无疾而终。

诚然,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如果一个职业引不起从业者的自豪感,反而让大家身心疲惫,那么谁还会选择这种职业?现在,教师这个职业,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方面,都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另外,教师职业带来的内心丰盈感,是其他任何职业也无法体验到的。教师这一职业,不仅仅有付出、奉献,也伴生着职业的收获和工作的快乐。老师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往往也在成就着自己的人生,实现着自我价值。

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更要符合教师的心理需求,做到入脑入心,激发人性最光辉的一面。比如,在物质文明不是那么发达的时候,社会对教师的礼仪、形象的要求可能不是那么高。现在我们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文明程度都在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礼仪、形象也应有明显地提升。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管目荣老师在学习了《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后,写成《老师,你今天微笑了吗》一文,其中这样写道:“教师的微笑是一缕春风,它会吹散孩子心头积聚的阴云;教师的微笑是一抹阳光,它会照亮孩子希望的天空;教师的微笑是一泓甘泉,它会滋润孩子干涸的心田。给学生一丝微笑,就等于给孩子送去阳光、送去希望、送去和谐、送去温馨,送去无限的自信与无穷的力量!”这些反思感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工作着快乐着,付出着成就着,在培育学生的同时,也品尝着人生的甜美和家庭的和谐幸福,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管理者应该孜孜追求的目标吗?

 

寻找曾经的教育理想

和过去的几个老师回忆共度的那段时光,他们说:那时刚毕业,满怀教育理想,浑身充满激情,师生关系亲密,虽然忙累,却有使不完的劲儿。可现在,教学经验丰富了,技巧也熟稔了,却找不到那种教育激情了……

这种状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美国教育专家托德·威特克尔等人在《如何调动和激励教师》一书中说:“每天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工作,对我们的学生至关重要。几乎所有的教育者在跨入这一行业之前,都怀有积极地影响学生这一信念。然而,每天大量的案头工作、学生问题的解决等等,都时刻在削弱着我们的信念。”他还说:“如果我们失去了耐心,行为不恰当,就无法达到目标;如果我们对学生表现出粗鲁或讽刺的态度,那他们反过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而这种恶性循环又将会持续影响到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用一种与我们初始信念相违背的态度影响着学生。”

教育理想的背离,教育激情的消怠,有的人可以找出很多客观理由,譬如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教育评价的压力,教育对象的管理难度加大,本身生活遇到的烦恼等等。教育理想难道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

著名诗人泰戈尔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就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列·托尔斯泰指出:“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和信念,是人类不断前行的强大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让教育理想在职业生涯中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让教书育人的过程经常充盈着心灵的感动和蓬勃的激情,这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情态,其实是可以寻找、营造和保持的。

在成长中寻找教育理想。曾经到一所名校参观,发现该校走廊两侧的宣传栏上,没有悬挂名人的画像,而是张贴着老师们孩童时的放大了的照片:他们有的在与父母开心地玩耍,有的在和小伙伴尽情地嬉闹,有的在专心地阅读书报,有的在攀登山壁时猛然回头,打出一个“V”型手势……不管在干什么,他们清澈的眸子都闪烁着灵性的光芒,他们稚嫩的心灵时时处在不可抑制的激动中。我问学校校长,张贴这些照片,有什么用意。他说:老师们走过这里,看看自己童年时纯情、热诚、渴求的样子,常常回忆起童年的时光,想起成长的坎坷,在教育过程中,能够用孩子的心理换位思考,用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要求自己,从而激发工作热情,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这所学校的做法,别具新意。很多时候,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曾“好心办坏事”,劳神费力,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说教,孩子却毫不领情,甚至呐喊“不要用爱的理由来伤害我”,这种时候,我们往往一脸无奈,或者沮丧之极。如果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也曾少不更事,也曾口无遮拦,对孩子们也就有了份宽容之心。也许,我们真的需要重温年少的经历,检点往昔的过错,增强对孩子们教育的信心,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指导他们的人生。

在工作中实践教育理想。工作,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成功之基。不珍惜不热爱工作的人,往往会成为工作的“弃儿”。多年来,我们的师德教育,一味将教书育人比喻为春蚕、人梯、蜡烛,让人觉得做教师的只有付出、奉献、牺牲,这势必不利于引发老师们的共鸣,使师德教育陷入“误区”。一个热爱工作的人,总能从中寻找到乐趣。高密市大牟家镇张户村幼儿园王丽爽老师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度过多少年,就会幸福多少年。有人说这是奉献,那就太见外了,孩子们给我那么多快乐,应该说谢谢孩子们才是。”语言朴素真挚,流露出一个教师健康正常的心态。托德·威特克尔认识的一位老师教了38年的五年级。这位老师活力无限,精力无穷。有一天,威特克尔问她是怎么保持这种状态的。她回答:“这是我第38年教五年级,但是,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却是第一回上五年级。”年年都是“第一回”,这种对孩子的深厚的爱,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使她工作充满激情、充满幸福感。

在挑战中升华教育理想。我市启动支教工程,第一实验小学郭秀娟书记带头报名参加,当时她已超出支教规定年龄,有的人赞誉她高风亮节,有的人对她表示不理解。郭老师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是这样叙说心曲的:报名支教的原因很简单,其一,年轻的同事们要么工作忙,要么家里孩子小;其二,有一点个人想法,下乡支教对于自己就像是生命的单调色板旁边,忽然出现了一支鲜艳的画笔,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求的机会。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她和另外两名同事用满腔的爱心、高超的教育艺术、团结合作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支教之歌。她撰写了大量支教日记发在教育社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很多老师支教回来后,精神更加饱满,热情更加高涨,工作更加积极。升华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把握机会,主动迎接挑战,为人生增添亮丽的风景,让职业生涯异彩纷呈。

找回曾经的教育理想,除了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管理者的示范、智慧和胸襟。菲尔德·马歇尔·蒙哥马利说:“领导者必须有着富于感染力的乐观主义,以及在面临困境时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他必须浑身洋溢着自信,即便他自己也不确切地知道结果。”管理者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教师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教育管理者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为老师们寻找和保持教育理想创设条件,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我市康成小学王香兰老师积十年之功,创立了“生活化作文教学法”,成为语文教学的名师。她的成功,离不开历任校长的信任、鼓励和创造的宽松环境。

 

(《山东教育》2010年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