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发布日期 : 2022-08-12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福建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已实现县城基本均衡发展,随之而来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任务,为不同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内在的改革方向。
乡村作为城镇化进程中易被忽略的地域,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过程中,一方面其教育硬件设施已经逐步改善,另一方面因地域条件劣势等因素导致其优质特色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乡村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在乡村振兴大空间中,发挥好教育作为乡村生态链的引领、创生环节,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标,与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相结合,深挖乡村教育资源,用好国家教育政策,体现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开展植根乡土的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放眼全局深化认识,主动担责深入研究,系统思考整体谋划,扎实工作务实推进。
一、对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乡村学校的改革创新和特色多样发展,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对此,我们一定要从学校转型、教育发展、乡村振兴的不同视角深入思考和认识。
1.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着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因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进一步凸显教育担当,抓住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大力支持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优质均衡,全面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用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2.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乡村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服务对象大多是边远艰苦地区贫困程度较深、无力送子女进城上学、处于社会分层“后20%”的弱势群体,乡村学校是城乡教育质量不均等的“重灾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短板”。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补齐、薄弱变强,一定要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和重要位置。因而,我国政府2021、2022连续两年都把“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写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我国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人民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实的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较多地集中在大中城市,乡村学校教育投资力度不够,师资力量配备薄弱,教育质量现状距离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这是我们当前教育领域必须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因而,要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全面提高包括乡村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能够“上好学”的愿望和需求,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让孩子上好学校的目标。
4.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学校多样特色发展的集中体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是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或考试成绩,更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在尊重个体独特性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别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乡村学校处于地缘性社会生态空间中,最有利于结合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经济、环境等,因地制宜开发学习资源,通过项目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学习方式,强化学生与社区的联系,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欣赏,以独有的课程、体验式教学、“在地化教育”(place-baseded ucation)、多样特色学校建设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致力于成为更加积极、有贡献的公民。因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真正让学生享受优质、独特的教育改革成果,以学校的多样特色发展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乡村学校发展中的主要困境分析
1.乡村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在城镇化进程中,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功能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乡村正在成为不同人群生活的共同体。乡村教育的“为农”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书育人方面,学校作为乡村社会中的重要文化场所,还承担着人才集聚、文化传承、产业驱动、生态建设等功能。但现实中,很多乡村学校仍旧沿袭传统的办学和教育教学方式,存在着“围墙”办学现象,校门一关封闭管理,对于外界的调整变化主动适应和创新改变意识不强,在融入乡村发展方面缺少主动性,对于乡村广阔空间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不多,没有很好地把乡村红色基因、乡村记忆、乡村传统特色工艺、乡村农耕文化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对于乡村文化的开发利用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2.学校发展特色难以形成。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建国初期形势需要建设的重点学校,一直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示范的作用。当下我国的教育发展已经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下各学校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改革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再是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发展。而乡村学校由于惯有的落后被动和跟进意识,多数仍旧倾向于学习城区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管理模式,一味地将城区学校成熟的经验模式套用在自己学校,甚至于复制城区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没有深入地分析城区学校经验模式上位的理念理论,没有从根本上形成自身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没有立足自身、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胆识和勇气,没有将乡村学校人少空间大、教育生活不分离的优势转化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力量,学校发展没有方向、没有特色。
3.教育优质均衡困难较多。一是生源数量明显下降。在城镇化、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和乡村教育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下,在城内发展较好的劳动力倾向于将下一代带在身边作为随迁子女就近在城区入学,再加上还有学生向驻地周边城区学校外流,导致乡村学校生源逐年下降。据调研,我省一乡村小学2015年到2022年在校生从109人降低到67人,降幅达到38.5%,使得学校规模办学效益难以产生。二是学校发展所需资金投入乏力。现有管理模式下,乡村学校大多由乡镇中心校统一管理,上级的投入按照乡镇中心校所辖学校的全体在校生人数核算拨付,没有严格控制中心校拨付乡村学校的标准,乡村学校实际可支配资金相对较少,学校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无法切实得以保障。三是教师结构失衡和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影响大。乡村学校受地理位置、发展前景等因素影响,在编在校教师出现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平衡特点,学校的教师队伍明显年龄偏大,音体美学科教师短缺,乡村学校引进、留住优秀教师困难。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不够强烈,学生少学科多教育教学任务相对较重,时间紧、机会少外出培训次数相对较少,工作累、生活压力大使得主动学习提升的动力不够。
4.家校社协同育人任重道远。当下,乡村留下来的大部分家庭是社会上相对弱势的群体,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教育意识淡薄,社会竞争力相对较弱,为了生计早出晚归外出打工,大部分孩子由老人照管,父母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第一课堂、家长第一任教师的作用较小,乡村教育几乎是教师的“独角戏”。现实中乡村学校所处的乡镇村庄参与学校硬件建设多,对于学校内涵发展参与指导较少,提供学校开展教育的资源和协助整合周边教育的资源少,乡村学校发展的空间“在地”和文化“在场”结合不够紧密,良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建议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把乡村教育融入乡村建设行动,更好发挥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作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结合各地市的乡村人文地理特点、城镇化进程、教育信息化程度和人才需求,充分挖掘乡村教育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以乡村教育振兴服务乡村振兴。
1.加大投入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持续增加乡村教育投入力度,加强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足仪器设备图书以及文体设备等,完善乡村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推广城乡学生共同上课的网络教学,让城乡享有同等的学习环境。
2.落实政策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着力解决乡村学校师资量不足、留不住、心不安、教不好等问题,增加乡村教师基数,加快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和初中一专多能教师;加大教师交流力度,鼓励优秀教师、校长到乡村地区任职任教;提高乡村教师津贴,发放教师从城镇到乡村教书的交通补贴;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给予扎根乡村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推行培训自主选学,以及“国培计划”优先安排乡村教师培训等措施,满足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需求。
3.多元路径为乡村学校提供优质资源。组建乡村学校发展联盟,推动乡村学校针对自身发展的共性问题,联合起来共同研究所遇问题的破解之道、共同分享探索形成的成功经验、共同使用开发创生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乡村学校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实现城乡教学同步课堂、城乡师生视频互动,让乡村学生得到“在校教师”和“在线教师”的双师培养,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学习,运用信息化手段,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4.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切实发挥教研员研究指导、引领示范作用,以示范课、同课异构、微型讲座、校际联谊等形式,引领乡村学校教师同步实施课改;搭建教师展示交流平台,以赛促研,促进教师开拓创新、钻研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开展针对性“菜单式”教研服务,切实提高教师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区域教研优势开展联合教研,强化乡村学校连片教研,借助发展平台互动研讨,促进区域合作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5.推动乡村学校多样特色发展。赋予乡村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其大胆开展“小班教学”“复式教学”“混龄教学”“跨级教学”“混合教学”等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调动社会力量办教兴学的积极性,探索“管办评”分离、多主体参与、章程化约束的现代学校治理新机制;结合学校所处地的乡村人文地理特点,找准特色办学突破口,深入挖掘乡土资源推动学校特色多样发展。
6.充分发挥各级教科研机构作用。坚持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深化各级教科研机构与乡镇各学校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推动教育改革,优化乡村教育的学术土壤和研究氛围,创新教科研交流平台,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精准确定教科研项目和重点问题,合力攻关破解难题,不断促使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