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杂说

发布日期 : 2010-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崔汝准

  好教师怎么好?


  好教师不在职务职称,不在学历,也不在年龄或资历。究竟怎样才是一个好教师?让我们看一看怎样是不好,就知道怎样是好。


一、讲桌上总是乱糟糟


  洒扫、收拾,这是小事,但“教育无小事”,而且小事显大意,扫一屋本来就含着扫天下。人们重视衣着仪表,因为衣着仪表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课堂里的那方讲桌,正是教师的一种衣着,也表明着教室的文化态势。


  讲桌的整洁明净,是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诚意和敬意的表现,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有方向感的认知,体现出最良好的亲和意愿;乱糟糟则反映出:态度乱糟糟、情感乱糟糟、方法乱糟糟、观念乱糟糟。整洁干净是一种教育,乱糟糟也是一种教育,却是多么不同的两种教育。


  屈原的“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被朱熹解释为“修洁”———原来形而下与形而上是相通的,一脉的。有的孩子不懂得整洁,不会收拾自己,但没有喜欢拉里邋遢的。一切的粗陋都与童心相抵,都对孩子构成某种障碍或蒙蔽。小小一方讲桌,是教育的一张脸面,是教学的一种姿态,是教师全部的思想体现,所以它是投(通)向未来的一张明信片,一张既有文化特征又有生命气息的明信片。


二、从来不读教育报刊


  干什么想什么,卖什么留心什么,这很自然。但一些教书的人就是不读书。不是不读教育书,而是根本不读书。是不觉着不值得读还是没时间读?不得而知。


  不读书不一定是不学无术,但不学无术者一定不读书。不学无术就不可能将任何一种事物加以提升,甚至不能给出一种事物的定义或概念,他所谓“工作”者,不过是在攫取和利用;至少他不会理解或同情着有关读书、学习、研究的情形,又怎么引导他人进入到这样的情形中去?现在的学生不喜欢读书,名著都不读。何故?明摆着,教师就不读书;甚至校长不晓得《中国教育报》是报是刊。培根说:“虽说有经验者能就一事一理进行处置或分辨,但若要统观全局并运筹帷幄,则还是要博览群书者最能胜任。”显然,并非教师们全都不喜欢读书,而是另有原因,这原因竟使得读书比不读书都不务正业,读书不算本事,不读书才是本事。其实也是,有一个作家就认为阅读“简直是不劳而获”。


  “仓廪实而知礼节”,真正知礼节,还要读书,才至少不做“守财奴”“暴发户”。便是斯文扫地时也有不倦的求知者和勇敢的问疑者,而今天的境况已经是这样好。


  读书向学,这是师生间相互依存和接纳的最正当、合理的方式。好教师从来都是虚心好学的人。虚心本身就是品质,是孩子所喜欢的。什么都知道、都有数,其实尤不宜于做教师,因为一上来就什么都是给堵住和固定的。


  读书人并不就都是清醒的人,但不读书的教师不会是真理解教育的教师。现在的时代,一个人不读书很难有所作为,一个教书的人不读书会怎样?滥竽充数。


三、永远不直面以“不”


  教育的问题、教和学的问题这样多,这样明显和突出,身处其中而不反对、不质问、不愤怒,这才是问题。动不动就生气、就去反对,难以工作和有益的思考;但从来不拒绝、不抵制、不直面以“不”,可能是一个老好人,但绝不是一个好教师。


  事实上这样的教师常常会成为学校里的“好教师”,学校的“师德修养”中就写着“不准顶撞领导”,可笑,但可行。但真实的,由于他背后或事后的“不”以及并不“不”着他人的不,他的“好”或“优秀”就被大家所瞧不起了。


  人们在同与自己一般的人相处时可以说不,而对某些权力者却总是不会说不,这并非稳妥之计;老实人于自己没什么不对,于他人却没多大益处,这样,他自己最终也得不到益处了。《史记》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人们把违心地顺从当成美德或一种合理的进取,这是扭曲的,是缺乏生产力和生存力的表现。


  我们不仅要“好”素质的教师,我们更要“高”素质的教师。敢于反对就敢于坚持,勇于抵制就会去开拓、去尝试、去学习和研究,就会去发现、去追求,去带着孩子们奔向光明的地方或放他们向光明的地方。


  矛盾无处不在,还是让我们在斗争中发展吧,让我们通过合理的斗争去求得实效,去达到真正的和气与和谐,去缔结着真正的教育,也改造着自身。


四、总要去看着学生


  这主要是不放心学生,但这种不放心不是牵挂和关怀,而是基于“问题”的看管,所以,这其实是对自己不放心,是不自信的表现。这样说也许抹杀了教师的责任心,但的确缺乏自我安顿的功夫,结果,看来看去把自己看没了———没有了自己,也就不会放心他人了。


  做教育离不开反省,就像做酒需要发酵。教师独处的时间少,就感受不到教育,既摸不着教育的纹理,也辨不清学生的脉络,亦即是停止了自己的进步。


  民主论说“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我们可不可以说“管得最少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自信者信人,信人者人信,好教师都是会放手的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是指思想感情,非指人身;再有童心的教师,如果有事没事总和孩子在一起,也会变得碍手碍脚。


  孩子是需要他自己的世界的,他们要自己去建构自己的世界,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对于这世界的建构中才伸展和汲取。这样也许“问题”会多一些,但也因此成长的自然、真实、充沛、有效。


  没有自主,不是好教育;如何自主,这里有教育。


五、经常性、习惯性地开会、观摩或如此之类


  这种教师一般是学校里的中层干部或准中层干部。学校如果因此而由“学场”演变成“官场”,孩子的事情就一定会变得不重要了,就很难会在孩子的事情、特别是那些细致或细微的事情上倾注精力。不乏诚意服务者,也有真心教研者,还有别的者,但更多以此为跳板,走入奉迎投机的一途。


  由于他一般自认为是代表教育,代表学校,有特别的形象意义,所以通常很少有切实的学习和进取。大体说,他们考虑工作或公务的时候多,考虑学习的时候少;从学校考虑得多,从学生考虑得少,因此,既不能真正地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更不能为教育张目、为教学助推,到可能因此而变得眼高手低,成为一个只擅长于指手画脚而不做具体实事的人,学校里的工作常常会被这样的人们搞得忙乱而不得要领。


  问题在于这种越来越繁琐的表面文章反而越来越被制度化,不仅被赋予官方色彩,而且穿上了科学的外衣。


  文山会海当休矣。


六、主题(主体)意识很强,很优越


  看上去是有能力、有方法的,言谈举止都有分寸,喜欢与有身份的人接触,很值尊敬,其实颇有些故弄玄虚、装腔作势、居高临下和小题大做的,是不自觉地拿肉麻当有趣———我们知道,这最是使孩子们感到头疼和烦闷的,构成一种败坏。


  一堂课、一项活动、一次对话,主题先设好了,然后怎么开始、怎么结尾、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到什么火候,不达目的万不可以,这是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吗?生活学习中哪有这么多、这么突显的主题?人的成长中没有了主见,缺乏独立性的养成,我们难道不会很容易地想象到他未来生活的情形吗?


  思想僵化的人往往自以为正经而实际上正是歪曲着正经,这在教育中依然突出,睁眼不见人类清新生活之大潮流。好在孩子们对这样的教育法大多会给予着理解和宽容———这并非人为教育的训练,而完全是本能和良知。


  毫无疑问,不尊重孩子就是不尊重过去与未来,就是不尊重那些美好的意味,就是不尊重万千的可能性,就已经不是一个文化人了。实际上这种人是很快会被孩子抛弃的,如鲁迅说的:“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不向孩子躬身,不时时在心中酝酿着孩子的优点与好处,就永远不能算他是一个好教师。


七、满眼睛只盯着分数


  盯着学生的分数就是盯着教师的分数,盯着学生的分数原来是为了自己,这样说并非有失厚道。除了为考分的灌输与挤压,其他一切的活动和工作都不主动、不热情,能混就混、能躲便躲;孩子多玩一会就可恶,蹦蹦跳跳描描画画总不如多挣几分,哪怕一分一分地抠,我们知道这是多么的有害。


  但教师是否真的都愿意这样做?整个教育一层一层地以分数考量,教师怎能不死盯着分数?就是弄虚作假,就是弥天的谎,也要把分数保住;保住了分数不仅是保住了自己,也是保了教育,所以这并不是不光彩的事,而是顾全局、识大体。只是,才上一二年级的孩子就受困于纸面上的分数,被死的分数支配着、左右着、折磨着,往后的成长怎么是好?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如果为“市场经济”、为“第一生产力”而忽视教育的全面性和公民意义,将是怎样的危险?对此,人们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分数倒是提高了,也终于失去了“知趣”。


  “学而优则仕”到底充满着腐朽之气。其实这话并不是一种鼓励,而是一种批判,不是欢喜,正是辛酸,今天谁再抱着这个,是低估了人心。好教师正越来越多,是他们在呼应并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进步,用他们自身的清醒、坚定和卓有成效给我们以鼓舞、希望和力量。


八、从来不另类,永远不犯错


  表面的不犯错是用来维护实际的无能,这种功夫做得多,就与孩子的事儿没挨着什么边儿。“教师”的意义体现在哪里?怎样体现?“万物之成,以错综而成用”。文无定法,人无常师,事物在于变化,一切在于比较,才有发展进步。所以,从来不另类、永远不犯错的教师差不多就是挡道的和扯后腿的教师,正是一个大错。


  什么是另类?笼统地说,另类就是人人都需要但人人不肯为之的东西。不在于行为,关键是思想。另类是一味药,使上下不通者通,使内外不和者和,会带来和催生着色彩与多样性。一切的创造或新意其实都是另类。一所学校的教师全都另类、每天都另类,当然不行,也不可能;但大家从来都你这样、我这样、他也这样,都绷住自己别犯错,好恶、趣味、心意等藏藏掖掖、躲躲闪闪,总是四平八稳的,那么,个性、创造力、激情和冲动,那些反常、乖戾、痴迷、疯癫和异想天开,就不会被理解和容纳了,也不会被鼓励、扶持和引导,教育生活就变成了一潭死水。


  那种不死不活的生活,对成人也许会是一种磨练,但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扼杀。


  大体说,我们对“为人师表”的理解是肤浅的、片面的,是有严重缺陷的。虽说好名声得之不易,但若不是出自率性和真意,好名声也不值钱。是的,关于“好学生”的概念需要很好地加以审视。


  究竟怎样才是一个好教师?自知自明罢。


(《山东教育》2010年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