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和责任铸就最美师德师风
发布日期 : 2018-12-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
爱心和责任铸就最美师德师风
——记“齐鲁最美教师”崔金华
本刊记者 孙 军
本刊通讯员 王功修
青岛市即墨区是山东胶东半岛、黄海之滨的一座千年古邑。在这片人杰地灵、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新时代迎来即墨教育事业“春风遍吹万花开”的全新气象,涌现出众多温暖和感动着这座城市的耕耘者、播种者,树立起催人奋进的精神价值坐标,为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蓝色新区建设注入动力、带来希望……
“振兴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青岛市即墨区优秀教师、即墨区道德模范、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城区教师支援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2018齐鲁十佳最美教师……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崔金华在25年的漫长职业生涯中,不忘初心、默默奉献、奋发进取的结果和写照。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从教以来,崔金华秉持职业理想,恪守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心和责任践行着师者的庄严使命,呵护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以温情的笔触书写了出彩的教育人生。
惦念学生,即刻家访,救活一家三口
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崔金华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认真干事,积极上进。她长期担任班主任,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在实践中她深刻认识到,班主任虽然官儿小,但担子重、职责大。只有自己在管理上用心,才能让家长放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她时刻保持严谨细致的作风,在每个环节上都一丝不苟,把每个孩子的冷暖挂在心头,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而事实也证明,她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发现学生未到校即刻去学生家家访,结果救活了因煤气中毒的学生一家三口——2017年12月11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崔金华:“翻墙”家访救活一家三口》后,无数网友给这位“最美老师”留言,称赞她是“生命之光”!
面对学生一家人的衷心感谢,崔金华朴实地说:“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应该爱护好他们,这是教师的职责和本分。”
2017年11月28日早上第一节课前,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城西小学一年级(3)班班主任崔金华,像往常一样到班里清点学生人数,发现其他学生都到了,唯独小红的座位却空着。等待十多分钟后,也没见其来上课,崔金华赶紧打电话给小红的爸爸,一连打了多遍,有铃声响却无人接听,随后马上又打给小红的妈妈,结果也是电话铃响却无人应答。
“后来,我又换了另一个手机打,还是没有反应,再后来又用座机打,也是一样的结果。”崔金华告诉记者,当时自己真是急得嗓子快冒烟了,很担心小红会不会出什么事。
1993年踏上教育岗位至今,崔金华一直担任班主任。多年的工作实践,使她历练出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积累了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丰富经验。孩子没来上课,父母也不接电话,崔金华感觉有些不对劲,她立即把这一情况向校长于敦学汇报,学校即刻安排她和分管安全工作的主任钟慎华开车赶往小红家查明情况。
这时,一个问题摆在了崔金华面前:她只有小红父母的联系方式,却并不知道确切住址,因为小红一家人是租的房子,只知道在哪个村子。这可怎么办?关键时刻,平日对班里每个学生情况谙熟于心的细致帮了崔金华大忙。她根据小红每天上托管、其母亲在附近某企业打工等重要线索,开始了寻人“电话接力”,先后与托管班、其母亲工友、租住地村委会取得联系,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小红一家租住的房子。
当崔金华和钟慎华赶到小红家时,发现小红家大门紧闭,敲门也没有反应。此时,小红母亲的三位同事也赶到了。事不宜迟,几人从邻居家“借道”翻墙打开大门,又将小红家的房门插销取掉。打开了小红家房门后,大家惊呆了:小红和其父母三人都躺在床上不省人事,屋里有股淡淡的煤烟味。
“根据现场情形判断,可能是煤烟中毒了,赶快救人!”崔金华等人立即将一家三口转移到屋外,随即送往即墨区人民医院抢救。经过及时抢救,小红一家脱离危险,4天后都康复出院。12月4日,小红像往常一样欢快地出现在校园。
小红的妈妈李女士回忆说,出事前一晚,她担心孩子冷就生起炉子,吃完饭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说头疼,她以为是在学校吹空调的原因,也就没多想,没想到一家三口都被煤烟给“毒倒了”。“多亏了崔老师的责任心,救了俺们一家子。俺们一家无法用语言表达对敬爱老师的救命之恩,孩子遇着这样的好老师,真是俺们的幸运。”李女士说。
2017年12月4日,李女士专门到学校赠送锦旗,向崔金华及学校表示由衷的感谢。“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应该爱护好他们,这是教师的职责和本分。”崔金华说,朴实的话语里透出一名师者的大爱与责任。
这一切看似偶然,却又绝非偶然。人品好,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出色——这是即墨区通济街道城西小学干部教师对崔金华的评价,而这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真实写照。“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崔金华是我市广大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下一步,我们要以学习崔金华事迹为契机,把师德建设活动引向深入,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青岛市即墨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德军说。
2017年12月10日一大早,青岛市即墨区委副书记、区长吕涛,副区长李黎,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德军等专程到城西小学看望崔金华。吕涛提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及教育体育系统大力宣传崔金华的感人事迹,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塑造即墨教师良好形象。青岛即墨区教体局随即下发《关于在全区教育体育系统开展向崔金华老师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区广大教育干部和教师向崔金华学习,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全区教师师德水平。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等众多媒体先后集中报道了崔金华“‘翻墙’家访救出一家三口”的事迹,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一时间“弘扬师德师风,崇尚尊师重教”成为为全社会乐道的话题,也让崔金华一下子成了名人和“网红”,即墨区“好人之星”、即墨区“三八红旗手”等一项项荣誉也接踵而至。崔金华说,作为一名老师,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平实的话语里透出一名人民教师的谦逊和大爱。
教育的最大力量在于责任心
一位教育家说:“有一种力量是从你那颗跳动的心中发出,它会指引你去做你认为重要的事,并且一定会竭尽全力,这就是责任心。”崔金华一直把“教育的最大力量在于责任心”作为尊崇的工作信条,并切实贯彻到教学和育人中。她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母亲;她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也真心地爱每个学生。
干了这么多年班主任,崔金华从没有一丝倦怠,总是用十分的热情把班里大大小小的事务打理好,用满腔母爱把每个孩子照看好。每天早晨,她第一个来到学校;每天放学,她亲自把每个学生交到家长手里。有时有家长接孩子晚了,她就陪着孩子做作业,直到家长来接。有一次,一个学生的家长因为有事情要很晚才能来接,崔金华便把孩子带回了自己家里,给做饭吃了后,又陪着写作业。过后,家长感激得要请她吃饭,送给她礼物,都被崔金华婉言谢绝了。崔金华说,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充实、最幸福的。自己的女儿在外读大学,身边围绕着这样一群“小女儿”“小儿子”,听着他们童稚的声音,内心就会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母爱。也正是这份母性光辉的浸润感染,孩子们常常情不自禁地叫她“妈妈”。而每次听到这个伟大的称呼,崔金华就感到特别温暖。她知道,这是孩子对她最大的信任,这也感召她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爱。
在崔金华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药品、针线等物品,哪个孩子身上磕破了皮,她给擦药水包扎;哪个孩子衣服掉了扣子,她拿针线给缝上……她用不同的“角色”,演绎了一幕幕温馨感人的师爱生故事,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喜欢。家长们都高兴地说:“孩子交给崔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
在崔金华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一朵与众不同的花,她也坚信每一朵花都会开放,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对于那些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崔金华总是用一种特别的耐心去劝导。她说,低年级的学生要靠“哄”,要多鼓励赞扬;而高年级的学生就要靠“诲”,采取评比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进取心。班上有个叫婧的女生,刚入学时,内向胆小,不爱说话。崔金华跟家长沟通后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家里很活泼,跟妈妈的交流也非常好,但在学校就像变了个人。此后,崔金华便像妈妈一样关心她,经常跟她谈话聊天,并让同学主动帮助她,跟她交朋友。慢慢的,婧打开了封闭的心扉,人也变得热情开朗了。
作为班主任,崔金华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积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哪个学生遇到挫折了,她就找着谈心,帮助树立信心;哪个学生生病拉下课,她就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补课;对于后进生,她从不歧视,而是鼓励、关心、帮助。崔金华深知,教育是个慢工程,急不得。虽然自己日常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但却影响着一个个孩子的未来。
崔金华带毕业班的时候,从外地转过来一个叫康康的学生,调皮贪玩,性格急躁,又不善言语,同学都排斥他,他便自暴自弃,我行我素。崔金华多次找康康谈心,在生活、学习上关心他,给他买学习用品,帮他补课,放大他的优点,不断地鼓励他,并让同学与他交朋友,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的,康康越来越自信,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家长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的。如果放弃了一个学生,便是对教师职业最大的亵渎。”崔金华说,铿锵的话语背后是一名教师的崇高职业操守。
崔金华不仅关爱自己所教的学生,也关爱那些与自己并无师生关系的学生。一次,在听说即墨一中一个叫孙某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想退学后,她立马找到孙某,捐助他2000元助学金,之后又资助他上大学。现在孙某已大学毕业,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之所以选择了教师岗位,和您对我的熏陶和感染是分不开的,我也要像您一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做一个学生都喜欢的老师。”在看望崔金华时,孙某说出了这样的赤诚之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崔金华用真情真意感化温暖着学生,为他们点亮人生航行的灯塔,给了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仁善感恩的种子。
不断“充电”,攀登的脚步永不停止
教了几十年学的崔金华深知,作为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风范,没有厚重的知识积淀,没有坚实的业务功底,就无法胜任教书育人的需要,就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她始终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断“充电”“补能”,积极研读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著作,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有益教学方法和经验,主动向年轻教师请教电脑操作、课件制作及班班通等现代教学仪器使用知识。
崔金华老骥伏枥的好学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敬佩,同时也树立了榜样。而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积累,她的能力和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她的每一堂课都精雕细琢,成为老师们争相学习的示范课;每学期的年终总评、作业批改、备课、业务笔记等均是优秀,尤其是备课每次都被作为优秀课例在全办事处学校展评;所教学科成绩在办事处组织的统考中名列前茅,个人被评为“即墨区小学教学能手”;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所带的班级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站上讲台才有底气,才不会误人子弟——崔金华时刻用这句话来诫勉自己,在追求更高目标的道路上不断跋涉。
舍小家为大家,勇挑重担任劳任怨
顾全大局、服从安排、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崔金华作为一名老教师的本色体现。
2017年3月,刚生完二胎还没过哺乳期的崔金华,在学校教师紧张的情况下,自觉服从安排,早早回学校上班,并承担了两个班的数学课教学任务。孩子还没断奶,她又担任了一年级(3)班的班主任。虽然家人也有怨言,但崔金华从没给学生落下一节课。她说,自己对家庭有亏欠,但不能亏欠学生。欠家里的“人情账”可以弥补,而一旦欠下学生的“成长账”,就无法弥补了。
在金口小学支教期间,原来教数学的崔金华承担了五年级语文、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任务并担任班主任。改教学科有诸多的不适应,她就主动通过多途径学习了解语文教法,从电脑上查资料,去听优秀语文教师的课,自制教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她硬是把语文教出了镇第一的好成绩。当看到农村学校课外书很少,她便自掏腰包买了500本图书充实学校阅览室,给孩子们送上一份“精神大礼”。
2018年,学校根据工作需要调整教师的课程安排,年近五十的崔金华教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虽然年龄在教这两个班的老师中是最大的,但她毫无怨言地接受了。
“妈妈,您获得这么高的奖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我从记事起就知道您在学生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比在我身上的还多,我那时对您的学生是有些嫉妒的,不过现在非常理解了,您的学生给您带来的职业幸福感是我和爸爸都无法给您的。最后祝您工作顺利,师爱永恒,永远幸福!”在前不久举行的“山东省十佳最美教师”颁奖典礼上,崔金华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的女儿向她发来了这样的视频祝福。崔金华说要用女儿的“肺腑之言”勉励自己,植根深爱着的教育岗位,体验教师这份神圣职业中蕴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一名普通教师,把每个学生摆在心灵最高位置,精耕细作每天每件平凡小事,在问心无愧中安然入梦——这就是崔金华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她像流深静水,清波漪漪,莹然若玉,以宽厚师爱启迪着智慧,润泽着心田,培育着桃李。
植根三尺讲台,无悔两袖清风,倾洒一腔心血——崔金华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真谛和师德内涵,实现了自身价值所在,于无声处奏响激荡人心的时代强音。
岁月流金,情注芳华。时序常易,秋风又起,书声琅琅中崔金华满怀豪情和憧憬踏上新的征程。
(《山东教育》2018年11月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