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也拥有成长的“最佳路径”

发布日期 : 2018-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张晓华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怎样设计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施工部发电报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

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然而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理一下思绪,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就在汽车在法国南部乡间公路上奔驰时,他发现了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每个人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这是园子的主人一位老太太想出的办法。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让格罗培斯深受启发。

回到住地,格罗培斯马上给施工部发了封电报: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等整个乐园都被绿草所覆盖时,草地被游客踩出许多小道。这些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

之所以将以上故事简略地转述出来,不仅是因为这是一篇入选苏教版、语文S版教材中的课文,也不仅是因为在1971年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而是从这一则故事中,给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些有益的启示。有关成长的关键因素,在这一则故事中都有着非常形象的诠释。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成长需要不断进取的态度。最后的道路设计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之前已经修改的50多次,正是有这50多次的不满意,才换来最后的满意。这表明对待一件事情,需要有永远不满足的态度。每一次的不满,才促进着自己不断向前迈进。态度决定高度,格罗培斯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正是因为他这种不断否定自己的态度。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个人发展中,为什么很多人就停留在高原期,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满足于现状。如果我们也能像格罗培斯这样,对一个设计方案拥有50多次修改不满意的态度,时时让自己保持一个向上进取的姿态,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就能够让个人的专业成长时时处在上升的状态。永远不让昨天的思考成为方程式,以不变应万变的后果只会让我们越来越落后,这样专业怎么能成长呢?

其次,成长需要时刻站在学习的正中央。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创新的做法是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等到草地被游客踩出小道后,再铺设人行道。这也是这一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根本原因。而这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老太太那儿得到的启发。这正是格罗培斯的高明之处,本来风马牛毫不相关的事情,却让他发现了其中可以迁移借用的关键,路径是让游客自由选择,卖葡萄也是让买家自由选择,路径设计与卖葡萄之间共通的正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其核心观念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大师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这样的学习既向同行学习,有时候甚至向一个种葡萄的老太太学习。当这样的学习无处不在时,将会让我们的头脑越来越灵活,也越来越善于学习。在学习之中,打通书本与生活的联系,打通职业或专业之间的隔膜,让自己时刻站在学习的正中央,这不正是专业成长最基本的要义吗?

再次,成长需要当下的行动。当格罗培斯在葡萄园里头脑中灵光一闪,想到路径设计的方案时,他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并马上给施工部发布指令:撒下草种,提前开放。这才有了第二年迪斯尼乐园的人行道。由此告诉我们,行动才是硬道理。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是停留在理念中,再好的创意也只是创意罢了。这里,我想要特别说的是,人的发展总是有惰性的存在,而说一万次也赶不上切切实实地行动一次。专业成长不是一个名词,而更应该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过去完成时,而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积极地实践,积极地反思,认真地总结,然后再投入到实践之中,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指导、论文撰写、案例评写等方面,都是我们行动的着力点、成长的生长点、发展的突破点,专业成长一定在不断的行动之中才得以成为可能。

另外,成长需要从每一个细节开始。其实,让格罗培斯大伤脑筋的,只是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试想,一个最小的路径设计都能这样,对于整体的建筑又将付出怎样的努力呢?让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就是从每一个细枝末节做起。而这也告诉我们,专业成长同样需要我们从每一个细节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每一本作业做起,只有将这样的每一天踏踏实实地做好,也许成长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正如老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取得专业的成长,怎能不从细节做起呢?

不断进取,时刻学习,立即行动,从细节开始,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专业成长的“最佳路径”,这难道不正是格罗培斯路径设计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吗?

 

(《山东教育》2018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