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垃圾桶

发布日期 : 2017-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丰乐屯中心小学   郭世杰

 

班级卫生一直是众多班主任头痛的问题,我也不例外。虽然一再重申“班级是我家,卫生靠大家”,也经常示范性地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自以为言传也好、身教也罢,都做得比较到位,可班里的学生们面对脏兮兮的教室,仍然无动于衷。最令人头痛的是墙角的垃圾桶,学生们扔垃圾,总是没走到垃圾桶前,就随手一扔,不管有没有扔进,转身便走。结果桶外到处都是纸屑、铅笔头等。虽然三令五申垃圾要放入桶里,可垃圾桶旁还是没有干净的时候,真不敢想象,如果班里少了垃圾桶会是什么样?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心里一直在为这帮孩子寻找理由:他们不爱护环境卫生并不是恶意搞破坏,而是因为年龄小,在家里娇惯所致。但从长期的观察中,这其实是学生卫生意识差,生活上懒惰,是行为习惯的问题,也反映出现在的孩子社会公德意识淡薄,集体观念不强,缺少主动、认真劳动的思想认识,这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还有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问题的源头是找到了,但是该怎么解决呢?

这天上午,刚走进教室,我就发现教室垃圾桶旁一堆餐巾纸,显然有人又开始练习物理抛物线了,询问之下,没有人承认是自己所为,只得请值日生来打扫,自己重新把垃圾袋套好。没想到,中午吃完午餐,垃圾桶周围又是一片狼藉。一股无名之火不由得涌上心头,当我转身怒气冲冲地看着学生们时,发现教室里一下子肃静了,孩子们仿佛知道这次老师是真的生气了,正准备迎接我的暴风骤雨。我忽然意识到,如果此刻严厉地批评他们可能会起到一时的作用,乱扔垃圾的现象会好几天,但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我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在全班的注视下拿起扫帚亲自把垃圾扫进了垃圾桶,接下来什么也没有说就开始上课了。同学们带着惊讶的目光注视着我,这节课上得特别好,每个人都是那么投入。快下课了,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垃圾总会出现在桶外呢?平时,你看到同学是怎么扔垃圾的呢?说的时候你可以只说行为,不需要点名是谁做的。学生一听,笑了,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等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完后,我说,原来很多同学都把垃圾桶当成了箭靶,看来我们班的垃圾桶得改一改功能。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我们试一试没有垃圾桶的日子,每个人每天的垃圾全部带回家处理,我会随时随地检查每个人的位子下有没有垃圾,大家互相监督,如果有人随便将垃圾扔在地下,那么他就负责打扫教室卫生。同时,垃圾也不能堆放在座位里,必须带回家,每天值勤小干部负责检查。等什么时候你们意识到需要垃圾桶了,我们再请它回到我们的身边。

这个决定并没有引起同学的反对,似乎大家都觉得不就是少个垃圾桶吗?没有什么关系。第二天,没有垃圾桶的日子正式开始了,细心的同学自备了垃圾袋,等到放学再带走;有些同学则随手扔在了桌洞里,等到放学发现一堆的垃圾无处可放,放进书包又觉得恶心,可又没有别的办法,当天小干部惊喜地告诉我教室好像干净了许多。第三天放学,就听见有人开始抱怨了,有人开始询问我什么时候才能使用垃圾桶!对于这一切我笑而不语,只是告诉他们垃圾桶还需要休养。第四天中午正值野炊活动结束,很多人把诸如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拿到教室里,吃完正准备像以往一样把果皮扔进垃圾桶里,却忽然意识到垃圾桶不在了,于是一个个唉声叹气。我走进教室,听到学生的哀叹,就问他们:“教室里没有了垃圾桶,你们有什么感受吗?”“不习惯!”“不方便!”“我跑到前面扔垃圾,一看没有垃圾桶,就只好放在书包里了。”“我把垃圾放在塑料袋里带回家。可是回家又忘了拿出来,只好又带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向我述说着这两天的不幸,期盼着我能网开一面。可是我没有如他们的愿,只是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能注意环境卫生了,垃圾桶才会回来。这天放学,我特意检查了一下班级,发现没有一位同学把果皮扔在桌肚里,教室里也没有乱扔的纸屑,看来学生是真的意识到了。第五天一早,我又把垃圾桶放在了原来的位置上,告诉大家,在他们的呼唤下,垃圾桶又回来了。班级里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谁能想到这欢呼竟是为垃圾桶而发出的呢?

回顾这次垃圾桶风波,我庆幸自己没有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因为那样根本是无效的,也势必让学生反感,通过亲身体验,才能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生活道理,从而化作日常的行为。从那次风波后,“抛物线”消失了,大家也明白了环保就是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山东教育》2017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