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养” 显见美

发布日期 : 2017-07-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七年之“养”显见美

——与枣庄市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校长孙烨对话教育之“美”

本刊特约记者   胡乐彪

 

题记

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天地自然、文学艺术、生活形态,处处皆有美的元素。唯其如此,这个世界才会更让人眷恋和热爱。就教育而言,美更是教育生活中的“氧气”,从而让教育和教育者更具张力和魅力。

在枣庄市薛城区,记者偶然间邂逅了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在外观上,她拥有着大气之美:六万平方米的校区开阔明朗,橙灰两色呼应得自然妥帖;在校园里,她展现着精致之美:移步易景,每一个拐角都能遇见惊喜;在管理中,它绽放着秩序之美:每一个细节似乎都被用心雕琢过,但又那么自然;在质量上,它散发着力量之美:始终以冠军之姿领跑着全区乃至全市的同类学校。

其实,最重要的,也最能打动人心的,是成长于校园的2600个生命所释放的活力之美、阳光之美。安静时如秋水,灵动时似流云,让人怦然心动。走在这所校园里,真的让人如沐春风。

日前,记者来到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找到执着追求教育之美的女校长——孙烨,探寻这满目之“美”背后的故事。于是,一场欢畅的谈话,在由孙烨校长亲自设计并亲自取名的“漫话茶歇吧”里展开了……

 

“宠爱文化”里的温情之美

 

记者:这个“漫话茶歇吧”的创意真的非常好!在校舍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你却为老师们专门装修这么一处优雅精致的休憩处、茶歇处,想必您是带着一种特殊情怀来做这一切的吧?

孙烨:是的,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情。如果让我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这种情感的话,我想把它称作“宠爱”。对于老师,因为我在心底深处爱着他们,所以很乐意去做一切让他们开心的事情,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子女、手足至亲,这是一种亲人般的感情。老师们的工作很苦很累,每天能让他们享用到香醇的热豆浆和精美的糕点,尤其是能够享受一份被关怀和呵护的温情,我觉得没有比“宠爱”更确切的词语了。

记者:这真的是一个新鲜的概念,鲜有人在提及对待员工的情感时,用到这样一个词语。老师们认同吗?接受吗?

孙烨:你知道大家背后怎么叫我吗?不叫校长而是叫“老大”。当然,这肯定不是“江湖老大”,而是值得他们信赖且依靠的长姐式的“家庭老大”。从另一个侧面说,这也充分说明大家都被我“宠”着,我也特别享受这种称呼。

记者:能把上下级的关系“经营”得如此亲密,固然是您自身拥有的个人魅力与真诚情怀,但肯定也经过了一个磨合与接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您都做了些什么?

孙烨:今天的结果,的确不是一蹴而就。我待他们也好,他们待我也罢,都曾经在安全距离之外互相审慎地对视,甚至曾经彼此抵触抗拒过。记得20096月,我初到薛城双语实验小学任职时,学校有过“风雨飘摇”的倾向。

当时,学校还是“国有民办”尴尬体制,招生举步维艰,债务高达4000余万元,队伍人心涣散,大家似乎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了悲观情绪。所以,一名年轻女校长的到任,给他们带来的更多的或许是好奇与猜疑,没被看好。学校360名教职工中290多个都是女性,她们其实都有着柔软的内心和对美好的向往,只不过在一段迷茫的路上蒙了尘。如何拂去这些尘埃,看到初心的美好,这其实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课题。这个课题摆在眼前,迫在眉睫,你没有退路。因此,在那样一个现实的背景下,我们就必须着手建构最契合实际的学校文化。

文化不都是柔软与温暖,特别是在一个秩序混乱的环境里,“冷文化”“硬制度”都必须出手,尽快还人文环境一个“健康生态”。对此,你必须硬起心肠来,严厉整饬,手刃痼疾。当时我们落下的“凌厉第一刀”,便是人事制度的改革,为打破人浮于事的状态而大刀阔斧推行了“全员清零式竞岗”,所有干部、教师一律重新竞岗、重新组合。事实证明,这是一场伤筋动骨甚至惊心动魄的“大手术”,几乎动了所有人的奶酪,震荡可想而知,但好在一切都按照预期圆满完成。

做这一切时,你固然是正义的、艰辛的,全然不顾个人得失,但太容易让人感觉到冷硬与惊悸,大家可能会被你的霹雳手段所震慑,甚至钦佩和叹服。但同时,他们心底难免会产生不可名状的畏惧,因为你的内心他们看不到、猜不透,那些柔软会被外在的冷所遮盖。所以,你在他们心里的形象就被贴上了“强势冷酷”的标签,而这却是亲密关系的大忌。

记者:您表述得非常真实,也非常准确。我们常常把好的管理手段称为“刚柔并济”或“软硬兼施”,但这两者之间的“度”与“时机”很难把握,有时需要并行,有时需要次第出发,“不及”不行,“过”也是忌讳。那么,您在那个时期又是如何平衡的呢?

孙烨:其实也不需要刻意平衡。太刻意的东西都是技巧,而不是情感。情感这东西是真实的,是很多时候下意识流淌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虽然你困于现状而不得不拿出“霹雳手段”,但你比谁都清楚你要拥有“菩萨心肠”。我记得非常清楚,初来学校的前三个月里,我始终背负着“冷面杀手”甚至更不中听的称号,不在大家的嘴里,就在心里。

好在,到了9月份,我与老师们要共同度过的第一个教师节来了。我心底压抑的柔情,瞬间就那么呼啦啦窜起来了,我想让纷乱后又沉寂的校园暖起来,让一张张怯怯的面孔笑起来。于是,我和分管工会的干部一起,悄悄为每个人订制了一份写有各自名字和个性化祝福语的大蛋糕,足足300多个啊,承包了一个蛋糕店一周的全部生意。同时,我们还为每个人手写了一张贺卡,并特别安排宣传部门制作了节日祝福视频。

910日一大早,当老师与往年一样不揣期望地踏进学校大门时,《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旋律刹那间响起来了,孩子们的笑脸和鲜花突然从校园各个角落冒出来了,校园广播的甜美祝福也同时传入耳畔。我站在校门口,那么真切地看到老师们先是惊诧,继而欣喜,最后激动的表情变化。那一刻,我的喉头一紧,眼角不自觉地湿润了。原来,他们是那么容易被打动的一群人啊,看来对学校的要求真的不高。上午,老师们在领到属于自己的蛋糕后,无不奔走相告,兴奋难抑。我的手机上更是收到了无数条感谢短信及节日祝福。那时,我深深地意识到,人唯有在被尊重后,才能生出对他人的尊重;唯有被别人爱着,才有能力爱别人。尊重和爱,真正唤醒了他们心底的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感!而这,是最重要的,也是尔今迈步从头越的第一步。

记者:您说得深情,我听得动情,一直没忍心打断您的回忆。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往事,也是您所推行的“宠爱文化”的缘起吧?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如此,没有人不想被温柔以待。您当时这个举动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一场疾风骤雨的大手笔秩序整肃后,必然会带来秩序的好转,但同时也会有冷清的感觉。这正如一场秋雨过后的天空,清澈明净,但凉意也随之生起。这时若有温暖的风吹过来,该是一件多么令人舒畅又激动的事啊!可以说,这是您本真的柔情被短期抑制后的反弹释放,这种反弹的力量是久已蓄积的水流,一旦开闸,便会一发而不可收。

孙烨:真的是这个样子。从那以后,这“宠爱模式”就尝试性地开启了,然后再也没有关上。寒暑假期间,我们会组织全体教师一起包场看电影,开场前给每人带上一大包塞得满当当的饮品零食;迎三八节时,我必定亲手为女教师挑选精致独特的礼物,并亲拟祝福。日常工作间每月留出“绿色时光”,让教师办理要紧私务;打造“暗香书吧”,让他们在阅读时自在小憩;装修出“漫话茶歇吧”,让他们每天都能享用豆浆、红茶和糕点;在办公空间里,提供最舒适最暖心的桌椅和彩色卡通坐垫;发自内心地称呼他们“姑娘”“丫头”“小伙子”,用宠溺的眼神看向他们,包容原谅那些无心犯下的小错误……

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举动,你发自内心地喜欢谁,都可以第一时间察觉并接收,并由此产生幸福感。所以,我们也把这个称作“幸福文化”。

记者:真的太幸福了,让我这个听众都深深地陶醉其中。真情不需要技巧,是自然的流露,那么这种流露也必定是相互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您愿意分享一下老师们对您的真情回馈吗?

孙烨:当然愿意,那些幸福的感觉至今都一一存在我心里。从见我下意识地闪躲到迎上来的笑意绽放,从漠然旁观到全力维护,从懒于表达到热烈倾诉,从只求自保到荣辱与共,如今,这一切或鲜明或隐秘的变化,都宛如阳光下的冰面,每时每刻你都能看到或感受到冰的消融。那真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过程。迄今为止,我手机的短信和微信里,都满满存着她们发给我的或感谢、或祝福、或关怀的信息,我一条也不舍得删,那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是什么也换不来的无价“珍宝”。

记者:我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完全能够想象得到您幸福的模样。关于“宠爱文化”,我还有一个问题,您的宠爱对象里包括学生吗?对他们的宠爱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孙烨:其实在咱们刚才的谈话里,我有过对这个话题的暗解,我说“人唯有在被尊重后,才能生出对他人的尊重;唯有被别人爱着,才有能力爱别人”。你想啊,当老师们从学校、从校长这里接受了满格的爱与尊重后,他又会把漾满生命的这个东西转流到何处呢?当然是我们的学生啦。所以,抛开学校、校长这个直接的爱的发射源不说,单就教师们爱的传递力量,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吗?所以,校园里才会有你看到的“静若秋水、动如流云”的生命和谐之美!

记者:是啊,有些东西真的不必言尽。自然之道,有力而无形。

孙烨: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个小口的瓶子,而是一支芦笛,你吐气如兰,注入真情,它吸纳感知,天籁袅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爱的发出者,每个人也都是接收者和传递者。这样的爱,是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对于教育而言,尤其如此!

 

激励制度里的阳光之美

 

记者:在刚才的对话里,您管理上的“刚”与“柔”我们都谈到了,但我想仅有这些应该还不够吧?毕竟,教育不仅是靠感动的力量来支撑,它更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持久的敬业精神来达成教育的目标。那么在这方面,您又是如何做的呢?

孙烨:这真是一个有力量、有价值的问题。在一个团队中,凝聚力固然重要,但战斗力永远是内核。如何把一群有热情和柔情的人塑造成能胜任、有担当的专业人才,是每个校长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这时候,最有力的莫过于队伍建设机制及教师培养机制的生成与践行。在这个方面,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精心打造了一整套严谨的“(正反)激励体系”,明确从两个方向、用两种手段去引领、推动教师们主动、快速、健康地发展。“正激励制度”是目标明确的引领与鼓励,如“凤凰年度人物”评荐方案、教师成长“专业套餐”订制方案、优秀履职员工月绩效奖励机制、“阳光团队”建设方案、导师培养与走班辐射方案等,目的明确,标准清晰,措施有力,让教师们准确了解学校的人才观、价值导向,然后朝这个方向努力奔赴,慢慢形成一个阳光的能量磁场,缔造一种明媚的学校文化。

与此同时,提供有力、有效的专业发展路径,让老师们一天天强大起来,在专业上建立自信,不断进步,从而在教育生活中从容自在,游刃有余。这一点相当重要。

记者:咱们不如择其一解读一下它的具体做法,请举个例子说明。

孙烨:比如“凤凰年度人物”的评荐。这算得上我们正激励制度里的“金字招牌”,它对全体老师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和相当的吸引力。这个制度的创建始于2010年,创建的出发点就是“寻找身边的美好,让每天感动多一点”。那时秩序重建初成,积极与消极两股力量还在暗暗对峙,许多美好的人与事主动或被动地克制着、观望着,美的张力没有一个自由畅通的爆发渠道。所以,如何高调扬善隐恶,大力发掘、弘扬、放大人性的美好,“良币驱逐劣币”,就成了重大课题。“年度人物”的评荐标准,我们是呈阶梯状渐次递进的,一年一个目标。目前已评选了七届,近百个“年度人物”共同诠释了学校的美好价值观。

第一年的评选标准很简洁,形象地说:不必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不必做出多么亮眼的成绩,甚至允许工作上有瑕疵,但一定要有两个品质:一是爱,二是坚持。

爱就是对学校、对工作、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不好量化但却无法掩盖的本色情感;坚持则是忍耐,是恒久,是不放弃与执着,是坚持到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该标准在全校大会上传达解读后,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大家心中的波澜起伏,很多人的眼睛瞬间亮了,但又转而凝重。这没有岗位、年龄、性别、身份、荣誉的评选标准,看似非常宽松,人人皆可,可是那两个简简单单的词语,却有着不能言说的重量。后来,有一位女教师跟我交流当时的感受时说:孙校长,您知道我当时的感觉吗?就是那种面对近在咫尺的珍宝,觉得伸手可取时忽然又缩回手来,因为你发现你的手上有灰尘,怕亵渎了它。看似简简单单的标准,真正迈起步来才知道你低估了它。

今天,再次说起第一届评选,我仍然深感欣慰并充满感激。在当时那样一种文化氛围和对首次评选的懵懂里,大家推荐的人选竟然都没有远离那两个标准,曾经在学校里最炫目的“明星教师”未入选,而在角落里悄然付出的普通教师却高票当选了,大家眼里隐形却又无处不在的维修工当选了,一名工作刚两年的无编制姑娘当选了……这是一个情理之中却又在预料之外的结果。大家吃惊,也赞同。悄然间,曾经的价值观及审美品味都在发生转变。现在想来,那是一个以“人才观”为核心的学校主流文化的重要“分水岭”。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一个词,叫“放大美好”,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孙烨:“放大”不是夸张,更不是造假,而是尽力去挖掘表象美的背后力量,然后专注于它。我们对于“年度人物”的表彰弘扬方式,就是典型的“放大美好”,我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当选者,然后怀着温柔的情感去亲自撰写“人物名片”和颁奖词。写得既要简洁明了又要高度概括,既要准确还得深刻,呵呵,也算得上考验了。至今,我还记得第七届表彰会的部分颁奖词,现分享一下:

如校篮球队教练兼艺体学科主任彭伟,人物名片:铿锵玫瑰,风雨彩虹。

颁奖词:如果成长是一段故事,那么汗水一定是故事的主线;如果成熟是一支歌曲,那么艰辛一定是歌曲的旋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与星辰相约的黎明,每一场与跑道相逢的约会,都记录着“女汉子是如何炼成的”过往。彭伟,一朵美丽的铿锵玫瑰,愿你一直美丽,一直坚强,一直笑容飞扬!

再如音乐教师孙麟,人物名片:静若秋水,灿如夏花。

颁奖词:青春的花朵,无疑都有着美丽的容颜,那是上天所赐。但花开的分量与质地,则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无奋斗,不青春!她就是最好的诠释!静若秋水,灿如夏花,在她身上,我们看到娇柔与力量的和谐,看到宁静与生动的结合,看到单纯与大气的并存,看到小女子与大能量的合体。孙麟,我们爱你!

……

每年的“年度人物”选出后,学校宣传部门的人员会即刻去采访,并制作专题视频,最后在910日教师节庆祝会上隆重表彰前播出。每一次,你都会看到台上台下的闪闪泪光。现在,这个评选已被常态化、制度化,并且不断完善,俨然成了双语教师们心中的“精神嘉年华”。很多次表彰后,你都会听到某一个“年度人物”喃喃自语,我真有校长写的那么好吗?然后红了脸,湿了眼。我总会坚定地告诉他们,你比这更好!

记者:这种激励手段和激励效应真的太强大了,相信这一次又一次的表彰后,必定带动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前行吧?

孙烨:确实如此,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明确的价值导向是有巨大引导力的。不是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在一所学校里,校长用什么样的人,学校里就会迅速成长出一批什么样的人。

当美一点点释放出来,正能量便一天天积聚起来,丑就会逐渐萎败,最后弃甲而逃。这就是管理学中的“良币驱逐劣币”效应吧。

记者:您刚才在谈到激励方面的时候,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正激励,一个反激励,什么是反激励呢?是批评、惩罚吗?

孙烨:类似,但不同于一般批评、惩罚的地方,是我们从来不公开批评,从来不个体惩罚,更不以压制打击为目的,而是以“底线不能触碰,团队荣辱与共”的阳光团队评价体系,来敦促个人少犯错误,不断完善自己。其中,“底线”是指我们制定的“职业红线”,“团队”是指个人所在的教研组或年级组。评价标准则是结合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制定适合的共性及个性化目标,然后每月以多元方式考查推荐“阳光团队”来予以嘉奖。若团队中有人触碰底线超出规定次数或程度后,则当月该团队参评资格予以取消。

记者:这似乎是我们常说的“株连”概念。一人违规,其他人被连带处罚,这难道不会引发一些别的东西吗?

孙烨:株连,原本指的是根系相连的关系,这也是对群体关系、同伴关系的准确定位。一个团队的成员就应该有这样的连结关系,才能成为发展共同体,才能荣辱与共。但这个株连,不是处罚,而是关于自律的警醒。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唤起个人的自觉意识、责任意识、惭愧意识,让每个人都时刻记得自己身处一个集体中,不可以任性而为。这其实比任何说教、任何惩罚都来得更有力,同时也说明团队帮助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会超出你的想象。

记者:事实最有说服力,这样的反激励方式确实有效吗?

孙烨:确实有效,这种评价方式推行以来,很多久治不愈的“顽疾”都被慢慢消解。比如,原来有位老师有“拖延症”,每天总要迟到几分钟,为此自己也很痛苦。因为这个不良习惯带来了很多不利于个人进步的影响,但却总是改不掉。后来,她团队中的人开始一起发力,大家每天轮流在早晨提醒她,甚至到她家里去叫她一起上班,没过多久她果然改掉了。

记者:这其实也是一种行为心理学。巧妙利用人的尊严意识、群体意识和惭愧心,来帮助教师克服一些不良习气,从而让自己更美好,让团队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又不产生与学校制度相对立的负面情绪,看来确实是一种反激励呀。无论正反,殊途同归,只要结果都指向一个美好目标,又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呢?

孙烨:一个正面的积极的“主流文化”正式建立起来后,推动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发展,更是人心上一个清朗世界的建立。这种公正、透明、善意机制的设立与推动,传递给大家的就是一种阳光般的温暖与信心。

 

校本课程里的灵动之美

 

记者:最后一个话题,我想和您谈一谈学校的课程建设。刚才在校园里走动,我看到很多静态却又透着动感的风景,比如你们的虹画廊、光年书廊;也在很多动态里看到安静的美好,比如在书廊长凳上、小鸟驿站里静静读写的孩子们。用您的话说,这些都是课程?

孙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活动,都应该纳入课程的范畴,这是我多年来愈来愈清醒坚定的一个念头。如果说,七年前我们提及校本课程并开启探索,是源自一份对所谓“特色”的执着。那么,七年后的今天则完全消弥了这两个字的存在。因为,课程从来不应是学校特色,而是教育本色。

记者:作为一名校长,您对课程建设有这么深刻的认识是学校的幸事。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长专业化的核心能力,而清醒的课程意识觉知是专业化的第一步。从茫然行动到狂热执着,再到今天的返璞归真,这一路走下来才成就了您心里的“双生树”,可以这么理解吗?

孙烨:这应该是一个思想成长过程的再现。“双生树”课程命名,其实是2016年春天的事。在此之前,我们已走过了历时五年的第一个课改期。在此期间,学校比较成熟地建构了“铿锵腰鼓”艺体校本课程、“读写绘”低段语文大阅读课程、“经纬社团”课程、“亲子陪伴”课程,等等。

起初,这些校本课程的探索并没有太专业的出发点及着眼点,很多是源于解决学校教育实际中的问题需求。如“铿锵绳鼓操”的想法来自于孩子们集体对广播体操的倦怠现象,“经纬大社团”来自于我校作为寄宿学校孩子们课外时间空耗的现象,“读写绘”课程则来自于低年级学生课外读物匮乏与阅读能力低下的现象,而“亲子陪读课程”则来自于因寄宿而导致亲子关系疏离、孩子心理问题多发的事实。

记者:其实,课程的建设不正是为了解决教育问题、成长问题吗?您虽然说自己当时没有专业的出发点,但一颗真正从孩子发展角度出发的心,却远比专业更有力量。

孙烨:是的。以“亲子陪伴课程”为例,当时设计这个课程源自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件。有一个住校的四年级女孩,在一个冬夜吞食了洗衣粉,送医院救治后才了解真实原因,她感觉自己被正闹离异的父母抛弃了,想以此举来引发他们的关心与回头。这件事每说一次我就痛一次、哭一场,还有其他很多这样离家住校的孩子,都时常出现这样的分离焦虑。真的,当时我就一个念头,学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于是,我们就着手探索“亲子陪伴课程”。分别制定了《最深情的遇见·报告篇》《天职·培训篇》《在教育的左右·入学篇》《亲子嘉年华·牵手篇》《亲子四月行·春游篇》《花样年华·节庆篇》《童年离歌·毕业篇》等,邀请或要求家长来校听教育讲座,参与亲子活动,入班陪伴孩子,见证孩子成长。课程实施七年来,毫不夸张地说,真的改变了很多破裂的亲子关系,改变了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现在,这个课程已成为我校蜚声省内外的“金色名片”,同时也自然拓展成了一个更大、更广阔的特色课题——家校共建,并因此结出更多果实。

记者:教育是一项“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的事业,以父母之心待学生者,才能做好教育者。我想,已无需再向您索要课程探索结果,今日呈现在我眼前的那些孩子们灵动鲜活的生命状态,就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

孙烨:谢谢您的理解与鼓舞!其实关于课程想说的话太多太多,每一个课程背后都有无数个令人心动或心痛的故事,这也是教育的使命与魅力所在吧。它让你一直不停地想去发现,去触摸,去改变,去抵达。

2015年冬季,我们开始回首整理第一期课程建设成果。说实话还是很有些欣慰和骄傲的,因为看到很多显性和隐性的成果。我们全面梳理了一下,尊重传统的领域分类命名,定位了“学科拓展课程”和“德育生成课程”两个类别,整合后取名为“双生树”课程。因为我们觉得这些课程长在根系相连、各自独立的两棵树上,它们在同一片丰饶的土壤上,各自绽放,互相成全。

记者:双生树,是一个很美好也很形象的名字。“树”是安静与强大完美结合的形象代表,不喧闹,但没有人会忽视它强大的生命力。而双生树,则多了些温暖的意味,并肩而立,共同成长,很有画面感。

孙烨:是啊,当初取名“双生树”,一个核心的定义就是“生长”,这是生命的要义。今天,在我们启动了二期课程改革后,它们拥有了更大的生长动力。每棵树上都不断生发出新的枝条,“学科拓展树”上新生发了“千诗百书”全阅读课程,孩子及老师们对小学六年“千首诗·百部书”的阅读目标已了然于胸,成果初现;“德育生成课程”上新生发了“能量游戏课程”,每天三十分钟的能量课早已开展得如火如荼。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课时设置与分配做了大胆尝试,每天上下午的“6+3”“大+小”“动+静”“内+外”多元组合,让课程的实施有了更便利的时空条件。

记者:这么多创新的做法,真让人应接不暇。怪不得有老师说,学校每天都是新的,盛产无限可能,根本来不及倦怠!由此可以想象出,孩子们在这里读书是多么幸福,多么开心。在这样一所时时刻刻都在生长的学校里,哪一个生命会沉寂、会孤单、会停滞呢?

 

结束语

 

采访结束,意犹未尽,我知道自己还会再来。为未曾探索尽的过往,更为无限可能的未来。

在谈话开始时,孙烨校长曾淡淡地说自己正在着手写一本书,书名就叫《七年之养》。我求解,她说:“七年是我和这所学校、这群师生共同走过的最美时光,‘养’是滋养,是养分,是我们彼此呵护、彼此见证、彼此成就的过程。它是一个又一个星星般密而有致的故事,从未熄灭,无需点燃!”

我期待并坚信:在不远的某一天,一段用慈悲、才情、智慧、坚忍织就的锦色教育人生,就会铺陈在你我的眼前!

 

(《山东教育》20176月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