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楼现象:一所农村学校的现代化逆袭
发布日期 : 2017-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华楼现象:一所农村学校的现代化逆袭
——访青岛市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
黄 明 周桂霞 张 敏
清晨的华楼山静谧安详,淡蓝的天空下,奇峰耸立,巨石叠起;山谷层林间,始建于明代的华阳书院,静静诉说着这里绵长深厚的文化积淀。山脚下,石墙红瓦的村舍正笼在袅袅炊烟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正是陶诗的乡村意境。村口,一辆姜黄色大鼻子校车缓缓驶向它的目的地——青岛市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
孩子们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2000年,毕家、五龙涧、乌衣巷、蓝家四所村小合并成立华楼海尔希望小学(以下简称华小),服务于区内10个社区居委会,现有12个教学班、430余名学生和39名教师。这里有着悠远的教育传统,若以并入学校的五龙涧小学计,华小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3年德国在埠落建立的“蒙养学堂”,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还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走出了李西山等许多著名的革命者;1937年,中共青岛市委在毕家村成立,市委机关就设在埠落小学。
但是,真正让这所农村小学声名鹊起的,还是来自他们对现代学校教育的不懈追求,来自他们所秉持的“为孩子一生幸福着想”的教育思想、开放式学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成功融合……合校17年来,华小倾力打造生态、书香、艺术、数字和谐发展的智慧校园,使这所农村学校一举跨入了现代教育的殿堂。省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学校、全国数字校园试点学校、省模范希望小学、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等30多项荣誉称号标志着她的发展成就,教育部原总督学柳斌莅临学校考察后欣然命笔:“群星灿烂,桃李争辉。”
走进开放的教育天地
大鼻子校车鱼贯停靠在校门口,孩子们像一群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飞入宽阔美丽的校园。
早春的山区尚不见柳绿花红,但学校操场上翠绿的人工草坪、暗红色的塑胶跑道、红蓝相间的篮球场,还有教学楼东面那一大片青青翠竹,已足以给这里带来永不褪却的春色了。“再过些日子,这些花就全开了。”刘洪涛校长指着已绽出花苞的樱花、玉兰、紫薇、樱桃、耐冬、蔷薇,还有罩在大棚里的桂花略感遗憾地说。其实不必那时,眼下你只需闭上眼睛,不已是繁花争艳的动人春色了吗?
打造开放式德育品牌
太阳升起了,灿烂的阳光洒满校园。全校400多名孩子和全体教师列队在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雄壮的国歌冉冉升起,孩子们单手举过头顶向着国旗庄严行礼。这个周一恰逢学雷锋日,于是仪式上多了一条标语“弘扬雷锋精神,做向上向善好少年”。在一位少先队员的带领下,全体学生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宣誓,我志愿向雷锋同志学习,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好好学习、珍惜时间、团结友爱……”这既是常规升旗,也是2017年3月学校即将开展的“学雷锋,知行合一,完美蜕变”主题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华小,这样的活动不仅有规划、有目标,还有具体的督促保障措施——每个孩子都会拿到一份表格,逐日填写这一个月来的表现,并自主邀请三位同学“帮助我,监督我”,同时请一名老师做见证人,请家长做助力人,最后于月末写出总结。
华小的德育在于他们的开放式特色,就是以开放式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系统化地组合德育活动的渠道和载体,实现由说教、灌输等接受型德育向实践、体验等主体型德育转变,强调把德育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华小地处山区,相对封闭的环境更易造成学生的封闭心态,为此,德育更不能囿于学校的围墙,封闭在专门学科中,得力之策只有全面开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在做好各项常规德育的基础上,华小着重抓了养成教育这条主线。在他们看来,这才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特别是对于行为习惯相对薄弱的农村孩子来说,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德育指标。举个例子,在村口与送孩子上校车的家长随意聊起孩子上学后的变化,回答竟是“不骂人了”,这不是贬斥,而是现实,可见养成教育之艰巨与重要。于是,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开展“养成教育月”活动,从仪表、坐姿、物品摆放、课间纪律等方面做起,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辅以纪律、卫生示范班和十佳少先队员评比等表彰活动,引导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还编写了《礼仪教育》等校本教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启发引导孩子。比如一年级“上课礼仪篇”就编入了静静等待上课、学会倾听、我会上课了等章节,还特意编写了《课前准备歌》:“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摆在桌子上。起立要站直,坐下不乱晃,不做小动作,歌声要嘹亮。”学校推出了“卫生明星班”“纪律明星班”“楼内静悄悄”等班级评价制度和“流动红旗”夺标活动,每日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好的班级,再于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优胜班级。
他们还走出校门,将德育推衍到家庭、社会,如组织学生开展到景区清除白色污染等社会公益活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到来时,每个孩子要为妈妈、奶奶、老师等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说一句祝福的话语,送一份小礼物,从而让孩子们的心灵一次次得到真正的洗礼。每年一度的“从这里起飞”毕业典礼上,当屏幕上再现孩子们六年来学习生活的场景时,全场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激动、感恩、畅想一同涌上心头。随后,孩子们依次走上讲台,在祝福声中接过校领导亲手颁发的毕业证书,接过年度“飞翔奖”的大红证书。六年了,希望从这里起飞,从此展翅翱翔。
他们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立家校联系卡,设立家长开放日和校长接待日,建立健全三级家委会,开办家长学校,创办《家长之友》报……特别是依托学校信息化优势,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解决家教疑难。除此之外,让他们最感扎实有效的,还是自2005年以来从未间断的传统家访。学校明确要求每学期全员家访一到两次,个别多次,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寻求教育的合力。从华小四(1)班班主任填写的《“百名教师访千家”总结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活动的实效性:
走访的三位学生有着不一样的优缺点。李昌翰聪明,但是静不下心来,不太会处理和女同学的关系。家访时重点放在让家长配合改掉他心浮气躁的坏习惯,并为他单独设计一个“李昌翰成长记录本”,记录下他为女生做的好事,以此调整他与女生的交往观。刘纯泳这孩子多动,上课爱插话,丢三落四,经常不完成作业。家访时了解到,孩子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平日较为溺爱,迷恋网络游戏,母亲表态今后会在孩子学习上多尽心。鉴于孩子基础差,我也和家长达成共识,给孩子少布置作业,但要求一定高质量完成。刘奕凡这学期进步很大,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张 敏)
华小家访的价值绝不止于沟通,它所产生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那年我接任五年级,班里有个男生自开学起就总是迟到,使得他们班的流动红旗经常落榜。而且,所有的批评教育都无济于事。而他自己也无朋无友,终日郁郁寡欢。最初我对他的教育也是大谈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观念,可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终于有天晚上我去了他家,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另组成家庭,家里只有他与弟弟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小小年纪逢此磨难,自卑的心理和沉重的家庭负担让他每晚都迟迟不能入睡,难怪他会迟到!我的心被震撼了,当即向他表示了歉意和安慰。临别时,他竟露出了我从未见过的笑容。
第二天,我利用德育课的时间专门讲了他的困难,当然只讲了他如何独立,如何照顾家人,而关于他父母的事只字不提。最后我说,像他这种情况能做到这样已实属不易,流动红旗与一个人的遭遇孰轻孰重,同学们自己去权衡,并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特许他迟到。然而他在此后的几个星期中竟不再迟到!学生们也开始主动接近他,跟他下棋、聊天。我还专门安排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女生与他做同位。日子一天天过去,他脸上的笑容也一天天灿烂起来。不用说,班级的凝聚力也日渐增强了。(徐信远)
爱是最伟大、最高尚的德育,在华小的开放式德育中,这样的关爱无处不在,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每天——既有对后进生耐心诚恳的转化,也有对优秀生缺点的及时指正;既有班主任工作中的尽职尽责,也有寓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沉的母爱和儿女的感恩之情。如何让学生体会人间的至情至爱呢?老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同学请举手。”6只小手举了起来,3只小手也犹犹豫豫地举了起来,而大多数学生面露愧色,悄悄低下了头。“那好,”老师继续说,“确信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生日的请举手。”38双小手瞬间高高举起。老师笑道:“很好,你们都很诚实。那今天回去就请在这个表格的左边填上爸爸妈妈为你做的事,右边填上你为爸爸妈妈做的事,然后写下感受。”
第二天上课,孩子们惴惴不安地拿出自己的表格摆在桌面上。几乎一模一样,左边一栏满满的,右边一栏只有三两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好,下面我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吧。”老师找了一名男生,他用蚊子嗡嗡般的声音谈完了,眼圈红红的。又叫起一名女生,她干脆一声不吭,“吧哒吧哒”掉起了眼泪。
孩子们的心是善良而柔软的,看着他们自责,老师轻轻告诉他们不必如此,你们还小,报答父母是在现在还是将来呢?“将来!”孩子们大声地回答,眼睛里重新贮满了光彩。“那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好好学习!”“做好自己!”“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孩子们七嘴八舌,又恢复了自信。
这就是开放式德育,让课堂、家庭、社会走进德育,让孩子敞开心灵拥抱德育。而这一切的实现全然来自于华小所践行的“开放式学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也是刘洪涛校长同名著作的书名。
华小来了刘洪涛
2005年,刘洪涛出任华楼海尔希望小学校长。这位土生土长的崂山汉子,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从教师、团委书记、政教主任直到校长,一路走来,初心不改。他要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同在蓝天之下,共享优质教育”,他要构筑农村孩子的精神家园,为孩子的一生幸福着想。
何以实现?唯有站在时代的前沿。如今的农村已不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而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更何况是置身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青岛市呢?刘洪涛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开放式学校教育”正悄然引领着教育前行的方向。这一教育思想是当今时代教育最迫切的呼唤,其核心是人本、多元和个性,其路径是由解放而达于开放,其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所要播种的是学生的一生幸福。刘洪涛欣然收纳了这颗种子,让它在华小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所农村学校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开放教育引领下的开放式德育让这里的孩子得以自律自强,自主成长;学校营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将世界无限度地向孩子们敞开,让优质教育资源畅通无阻地来到孩子们身边;开放的课程、开放的管理让自由、自主、个性的学习成为可能。开放,打开学生成长天地的不只是知识、能力,还有他们的心灵。刘洪涛说,他要重新塑造农村孩子的精神品质。
2016年11月,山东半岛儿童剧团送剧下乡,给华小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台音乐剧《老鼠和猫》,这居然是孩子们第一次欣赏音乐剧。在孩子们喜悦的眼神里,刘校长看到了渴望,三个月后,华小音乐剧团成立了,聘请半岛艺术剧院的演员每周对孩子们进行训练,原本可以在学校的,但刘校长坚持送学生到青岛最好剧院——青岛大剧院去排练。“农村的孩子也要高大上!”刘校长说。对孩子们来说,这不仅是音乐剧,更是眼界的开阔与心灵的飞升。连去观摩的家长也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原来可以这么出色。
开放式学校教育强调的是教育平权,即人的无差别对待,因此应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本就不应区分城市与农村。刘校长说,他要办有文化底蕴的农村学校,而教育公平就是守住文化的底线。刘洪涛还认为,办好一所有文化的现代农村学校,需要有文化的教书人来保证,因此他把工作重心首先放在了打造一支有文化底蕴的教师队伍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老师与专家学者、名师名校零距离接触;通过“入格、上格、风格”分级培养,举办华楼教师论坛,成立名师工作室,鼓励教师承担科研课题等措施,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目前,这所仅有39名教师的村小,就拥有齐鲁名校长和青岛市名师培养人选各1人,崂山区名校长、名师3人,市、区教学能手8人。12年间,华小还先后向外校输送了14名骨干教师,培养了4名副校级和8名中层领导、2名幼儿园园长。
回想跋涉攀登的路径,刘洪涛最想说的是读书。“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在变革与创新的理念引领下大胆驰骋。它让我相信,自信会释放出能量,助推你走向成功。”“《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告诉我,孩子们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的确是这样。一次,当某位捐助人提出要公开捐助并录像时,刘校长拒绝了——捐助可以,宣传也可以,但不能出现受捐人的姓名,更不能播出图像。他要保护学生的尊严)“《学校转型》让我认识到,发现和唤醒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做自己的主人。那么,小学生是否也可以尝试走班制?值得我们尝试!还有,怎样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适合的奖励,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于是,华小果然有了选课走班制,扩大的“飞翔奖”名额和种类不同的奖项,让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期末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奖励和尊重)还有《爱心与教育》《爱的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而今,作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全国优秀校长、齐鲁名校长培养人选,刘洪涛可谓实至名归。但荣誉并非他的梦想,他说:“我的梦想是竭尽全力践行开放式学校教育,同心同德,为山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山村的孩子们享受优质的教育,让他们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创建数字化乡村校园
数字时代的到来,正引发着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革,科技与互联网的高度发达形成一种强大的拉力,带动着传统教育范式的转型与突破。教育信息化便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催生的新的教学范式,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技术特点和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个性的基本特征,引领着教育走向适宜当下时代特征与要求的发展道路。无疑,谁拥有了信息化,谁就占得了时代的先机。华小就是这样的先行者与弄潮儿。
早在2002年,学校就一次性投入60多万元完成了校园网和卫星网的建设,并与中央电教馆实现了远程对接,至2007年又先后投入近60万元完善网管中心和更新设备,接入互联网,配套相关软件,为创建数字化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学校引入万兆光纤,为全校12个教学班中的10个班配备了电子书包,为2个班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移动终端人手一个。全校引进“一帆写字软件”,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课题研究。英语学科借助网络资源,实施了“小翻转”课堂教学;数学学科借助市区云平台实施课内即时反馈;语文学科通过实施“网络环境下促进小学生能读会写”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写作量大幅提升。2012年华小成为山东省唯一的戴尔“互联创未来”年度项目学校,2013年被授予全国数字校园试点学校,2015年全程参与联合国教育信息化大会的筹备,牵头成立青岛市第一个“网络条件下促进小学生能读会写”课题协作体,“网络条件下促进小学生能读会写”案例入选2016中国互联网白皮书。对于一所村小来说,将信息化打造成为学校的优势与特色,这不啻是一个奇迹。
构建数字化现代课堂
早上8:00,上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手持pad,戴上耳机,全神贯注地观看教师事先推送的微课。这是五年级于艳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课题是“第二单元知识整理”。接下来是常规的“谈话激趣、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环节。学生开始根据老师推送的题目讨论分数的意义、分类与基本性质。先是组内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然后选出一份最好的拍照上传,并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展示。教师提出要求:“你认为哪个小组整理得更合理、更有创意?为什么?”以此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待整理完基本概念后,教师推送了四道练习题,学生完成后即刻上传,屏幕上随即显示出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柱状统计图,教师则据此找出最普遍的错题统一讲解。
这样的课堂显然更直观、更便捷,更易于教师随时把握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对此,老师们的感触最为真切。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学科,面对空间概念、行程问题、周长、面积、体积等概念,原来只能依靠一些静态的模型展示来加强教学,很难恰如其分地向学生展示和表述清楚。如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则可以很方便地把人机互动的模拟情景应用于教学,顺利攻克了以往教学中的许多难题。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一课时,我创建了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用色彩鲜艳的动画图像、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亲切动听的童声解说,将学生引进一个小动物去春游的虚拟意境中,把教学内容串成情境串,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游乐场”里,学生们通过点击分列在草地不同方向的娱乐项目,对方向知识形成了初步的概念。在“帮小动物回家”时,学生们根据电脑提示把小动物们一一送回家,从而巩固了刚刚认识的四个新的方向。在“学校平面图”中,学生们把学校周围场所的图标根据提示拖到相应的方向上,然后根据这幅平面图提出方向问题,分组讨论解答。“下棋”环节则完全交给学生,根据学过的方向知识,将棋子跳到相应的棋格中。纵观整堂课的教学,容量虽然很大,但孩子们学得清楚明白,兴味盎然。(陈暖暖)
目前在华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已进入常态化。
语文学科通过引进“网络环境下促进小学生能读会写”“一帆写字软件”等,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把网络资源和交互工具作为学生识字、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支撑,形成了“晨诵、午写、暮省”教学模式,藉此实现了大密度识字学词和入学三年基本达到“能读会写”的目标,仅二年级学生的平均识字量就达到了1300左右,远远超出《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年级学生的平均写作量为每人4000字,最多能达到21000字;三年级学生的写作量更是大幅度提升,平均每人15600字,最多60000字。
这是一节四年级姜艳老师的语文打写课(就是用平板电脑打字作文,每周两节):《狐狸和乌鸦》续写。老师先请孩子们举出几组关于人物情绪的词语。“先来一组表示生气的词语!”“怒气冲天,大发雷霆,怒气冲冲……”孩子们情绪高涨。“好!再来一组表示讨好的词语。”“卖萌,笑嘻嘻,奸笑……”“大家还记得曾经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结局吗?”课堂转入对故事的复述和后续发展的想象。孩子七嘴八舌争先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一是乌鸦继续受骗,二是不再受骗,三是惩罚狐狸。于是,老师让学生选择一种走向续编故事,先由同桌之间互讲互评,然后写出故事。孩子们拿出平板电脑,开始在软键盘上敲敲打打。“别忘了尽量用上你们刚才列举的词语哦!”老师适时提醒。等大多数学生开始推送自己的作品时,老师请一位学生起来朗读他打写的故事:“自从被狐狸骗走了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一天,它又得到一块肉……”故事在掌声中讲完了,孩子们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调出故事,开始了评改。
通过“一对一”技术环境的支持和与课程的多角度融合,实现了教学组织形态优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也突出体现在其他学科中。例如英语学科的“小翻转”课堂教学和建立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上的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课前根据学习单,通过flash学习视频,完成课前新知的自主学习;课中充分利用配套资源,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设置分层作业,完成目标知识重难点的按需学习;课后学生借助平台资源复习,使课后拓展学习成为可能。
同时,他们还尝试借助网络优势,实现课后学生之间作业及时交流与师生及时反馈,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学生课后作业无人辅导、无人监督的问题。
华小的数字校园建设还表现在依托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校园,创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面向师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搭建覆盖学校师生的教育一卡通中心管理平台,开设3D打印创课课程,以及将信息技术与乡土文化进行融合,寻找农村教育发展的独特优势,等等。鉴于他们的成就,华小的数字校园建设而今已名声鹊起,2015年1月在全国数字校园案例评选仅有的七个一等奖中,华小独占一席。
开放式常态课堂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让孩子的学习如虎添翼,但也并非是始终面对屏幕,而是当用则用。技术毕竟是手段,读书思考、质疑问难、交流研讨才是教学的实质。在华小的课堂上,常规教学仍是主导方式,与信息技术一起构成了丰富、灵动、扎实的开放课堂。
杜威的教育实用主义理论是开放教育的思想来源之一。杜威认为,儿童天然就具有社交、制造、探究和表现的能力,发展这些活动本能是学校的重心所在。因此,开放的教育必然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比如数学课上利用六一庆祝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陡然高涨,有的设计了购买奖品数,有的设计了每项活动的分数,还有的设想了各项活动的大致时间并编制了时间统计图……
在华小,开放教育还体现在阅读的开放。2002年,学校实施开放阅读,在教学楼内设置开放书吧,修订开放阅读手册,购置学生喜爱的图书,为孩子们提供优质丰富的读书条件。2012年,华小“共读一本书”实验在三至六年级率先启动,次年即在全校推开。学校专门购置了76套、每套40本的图书,以满足全班共读的需要。活动程序是,老师在作品推荐课上推介一本图书,之后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就拿姜艳老师组织的共读《鲁滨逊漂流记》来说,教师提供给学生一条阅读线索,引导他们发现并理解主人公鲁滨逊的行为方式、思想感情、宗教信仰变化,并探寻“变化”后面隐含的含义。自主阅读后,进入全班分阶段共读交流:第一阶段围绕“内容”交流;第二阶段品味经典语句,交流读书摘记;第三阶段围绕“主题”交流,同时辅以亲子共读、编手抄报、博客QQ交流、制作《阅读手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今,每晚7∶30,姜老师都会打开手机与学生和家长在微信群中互动交流当天的阅读体会。这项活动让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写作量有了大幅提升,仅以四年级为例,学生的平均阅读量已达140多万字,平均写作量达到4.1万字,语文素养因此得到显著提高。
如今在华小,几乎每个中高年级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文集。不少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写下这样的诗作,天真质朴,童心可鉴:
翻过来……/唉!/睡不着,我明天60米能拿冠军吗?/翻过去……/唉!/睡不着,我明天跳远能拿奖品吗?/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曲扬阳《明天要开运动会》)
雨天很冷。雨天静悄悄。/毛毛虫,毛毛虫,你怎么躲雨?/青蛙躲到洞里。鱼儿躲到水里。我们躲到屋里。/毛毛虫,毛毛虫,你怎么躲雨?
(杨顺平《毛毛虫怎么躲雨》)
营造开放式学校文化
下午2∶00,上课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步履匆匆走向各自心仪的教室、琴房、操场、书画室、舞蹈房,或是创课空间——今天是周四——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时间。
开放式学校教育必须有开放式的、包括社团在内的学校文化,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生长基因。走进华小的学校文化,就是走进了丰盈的精神世界,走进了花团锦簇的园囿、五彩缤纷的生活、丰美的艺术殿堂以及浓浓的乡土情怀。
醉人的乡土文化和亮眼的文体社团
作为开放式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承认个体之间存在智能差异,强调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华小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形成了集球类、田径、棋类、舞蹈、文学、书画、剪纸、合唱、器乐、计算机等在内的多达14项社团活动,其中又以熔铸着浓浓乡土情结的崂山剪纸、葫芦、中药和民俗最为特殊。
学校聘请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霞老师传授崂山剪纸,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设计、制作展示,让学生在掌握技艺的同时,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从而深化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家乡的热爱。学校在校内的硕果园里种植了桔梗、党参、无花果、山楂等20多种中草药和10多种果木,在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的同时,还得以使之感受到传统中医的博大精深。还有崂山民俗,除了相关活动,学校还在教学楼一层专门辟有“生态崂山”主题文化展示区,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发展历史等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校内的民俗园中,石碾、石磨、石磙等真实老物件上斑驳的历史感,仿佛像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向孩子们诉说那逝去的岁月。
要说从种植、收获、加工直到制成工艺葫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活动系列的,还要数他们的崂山葫芦。每年清明前后,学校都会把葫芦种子分发给提出申请的学生带回家里种植并做好观察记录。学校还同时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基地种植葫芦,藉此开展综合实践课程。金秋时节葫芦成熟后,每位参与种植的学生须上交两个葫芦,多余的由学校有偿回收。此间,会有一系列有关葫芦的比赛在校园里展开:葫芦摄影赛、葫芦展评、葫芦种植大王评选……通过对葫芦的栽培与管理,学生了解了葫芦的生长历程,掌握了相关的劳动技能;在对葫芦生长的观察记录中,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由此经历了一段鲜活的生命旅程。
收获的新鲜葫芦经过切割、刮瓤、煮沸、晾晒等加工工序后,在美术教师李世钦、高艳指导下就可以制作工艺葫芦了,这可是孩子们大显身手时刻。他们依据葫芦的大小、形态,或烙或绘或雕,制作出琳琅满目、创意无限的烙画、国画、书法、彩绘、雕刻、剪纸、京剧脸谱等100多种工艺葫芦。小小葫芦在孩子们手中俨然变成了大世界。学校因势引导学生研习葫芦工艺,赏析古典诗文,搜集整理有关葫芦的故事、传说等,使学生通过葫芦文化走进更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多年来,华小始终致力于探索农村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与乡土特色相得益彰的是普及全校的国际跳棋、葫芦丝和口风琴,并且高年级的孩子都要学会游泳。学校还购买了几十台古筝,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学校舞蹈团、合唱团、器乐团多次参加市、区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一项文体技能是刘洪涛校长的夙愿,他要让农村孩子也得以绽放体育与艺术的才华。
“国跳”是华小的一大体育特色。2013年,学校成立了国际跳棋兴趣小组,聘请青岛桂海棋牌俱乐部来校先期培训体育教师,然后在教师中进行全员培训,同时利用家长会、网络平台等对家长进行宣传培训,随后将国际跳棋普及到了全校,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节国际跳棋课。学校立足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养棋类人才,精心组织参赛。2014年6月,第三届青岛市智力运动会崂山区北部分赛场暨华楼海尔希望小学第一届智力运动会顺利召开,学校获得少儿B组团体亚军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学校先后承接了青岛市三项棋类赛事,在2016年青岛市第四届智力运动会国际跳棋比赛中获得一个团体第一和两个第二第三,位居青岛市所有学校之首,并被授予青岛市国际跳棋特色学校。
营造开放的校园文化
一所学校的持续发展在于文化的创生与积淀。本着“以人为本,加强建设,提高品位,营造乐园”的宗旨,立足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华小以其丰富的创造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潜心经营,努力把校园打造成优美开放、充满活力的乐园。
校园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育人载体。为此,华小倾心打造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努力为师生营建一个充满爱与美的物质与精神的家园,依据学校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以“开放”为特质的厅堂文化、廊道文化、室内文化、景观文化与生态文化。以崂山地域的崂山竹、耐冬、椴树、樱花等为主的30多种特色树种遍植校园,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色景观。在室内,厅堂、走廊、教室,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走出室外,校园西北处坐落着四角飞檐的“桃李亭”,与崂山四大古书院之一的华阳书院遥遥相对,两侧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寓意华小学子心怀天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教学楼南的行知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广场西侧栽种着法桐、雪松,安装着石凳,那是师生读书、休憩的最佳去处;校园中部的“两廊”——志远长廊、行知长廊,诠释着学校“学会做人,学会学问”的育人目标,每一根廊柱上都镌刻着名人名言,当爬满长廊的紫藤花盛开的时候,徜徉其间,既是美的享受,也是心灵的陶冶;民俗园、棋艺园、硕果园、科技园分列于校园,漫步园中,但见翠竹青青,花团锦簇,硕果飘香,假山、喷泉、日晷、棋类造型、民俗展示、四大发明陈列其间;还有篮球场护栏上的体育明星图,绿化带里的不锈钢标语牌……所有这一切都昭示着教育的无处不在。
与显性文化相比,华小更加重视学校隐性文化的构建,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比如,他们将自己的办学理念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着想”:为孩子的一生幸福着想;“两爱”:爱教育事业,爱每个学生;“三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四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以家长为本,以师生家长的发展为本。他们的办学目标是创建“三优三特名校”,即优良校风、优质教育、优美环境和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他们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健康进取的校园风气,他们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问,尽绽梦想,放飞希望,快乐成长。总之一句话:为孩子的一生幸福着想,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添彩。
放学的时间到了,当最后一辆“大鼻子”校车驶离学校时,喧闹了一天的校园安静下来,但是教室里、办公室中依然有老师们忙碌的身影,这身影会一直持续到家中,读书、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家长线上沟通,教师的工作本无止境。晚上7∶30,姜艳老师会准时打开手机,在微信群上与家长开始例行的“共读一本书”的交流……
(《山东教育》2017年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