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发布日期 : 2016-12-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肥城市仪阳街道中心小学   纪成涛

 

教育是什么?杜威的回答是“教育即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人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智慧,进而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本次课程改革以来,更加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这里的回归生活,并不仅仅指教材和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的一切能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

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考虑的不能仅仅是如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进而让学生能够去应付各种考试,更应该考虑如何让孩子利用各种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于生活的价值。反思我们走过十几年的课改之路,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课堂形式越来越活跃,但是这样孩子未必是幸福的,孩子的成长也未必是健康和快乐的。

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制定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即: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如果我们分析这四个问题,并不难理解,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第二个问题中提出的“教育经验”其实质就是课程的设置问题;第三个问题反映的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从技术层面上讲的,是关于课堂的问题;第四个问题则是关于评价的问题。我想,作为教育的草根阶层,我们都应该围绕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与教学论,否则,我们的教育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核心素养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很多时候,广大的学校、教师都在依纲靠本,都在积极组织教育教学,都在绞尽脑汁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但是,却忽于考虑: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的价值问题,不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是缺少灵魂的,甚至是苍白的。国家于2015年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包括九大领域,25项基本内容。可以说,核心素养的颁布,为广大的学校、教师提供了育人的基本方向。但是,从学校层面来讲,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学习“核心素养”的精神,关键是要立足学校实际对核心素养进行破解,让核心素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

作为城乡结合部学校,我们依据核心素养基本内容,立足学校实际,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基础素养体系,其中包括团队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阅读素养、技术素养、身心素养、艺术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等九大素养,并且破解每项素养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每项基础素养的课程体现,即基础素养在课程中的具体呈现。基础素养是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有了对基础素养的深刻理解才能使教育更富有价值内涵。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

课程是什么?绝对不仅仅是指那些基于前人经验编写的教科书,更重要的是还有孩子的生活体验,课程是动态的,是生成的,是充满灵性的。这是我们对课程的基本认识。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有效的载体,能够让孩子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让课程在孩子的身上得到有效的融合;让孩子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此时,学生的问题就变成了生动的课程资源,知识就变成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这里的关键是我们怎样让孩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帮助孩子将问题转化为可以开展研究的课题。

有孩子问:老师,大部分庄稼在冬天都不能生长,为什么会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呢?如果我们能给麦子罩上大棚会不会更好呢?于是,我们就有了全国首个“小麦大棚”,结果可想而知:麦子长得很高但就是不结穗。孩子们此时才知道,小麦只有在低温下才能“分蘖”,才能结穗。在这里,课程变成了孩子们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劳动创造。

项目研究改变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始终充满着好奇心,并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创意设计。一枚小小的鸡蛋,在孩子们看来却有着数不尽的学问。怎样鉴别生熟鸡蛋?鸡蛋煮熟前与煮熟后质量有区别吗?红皮鸡蛋与白皮鸡蛋有什么不同?煮熟鸡蛋需要多长时间?蛋壳的力量有多大?鸡蛋怎样才能摔不破?……一系列问题都成了孩子们研究的对象。

作为学校来讲,我们终究培养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能为孩子提供哪些课程资源,能为孩子搭建怎样的展示舞台。这也正是我和我的团队一直探索和追求的,怎样让孩子在各自喜欢的领域都能获得展示的机会。

为此,我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了校本化解读,构建了学校五大课程体系,即人文课程、科学课程、艺术课程、技术课程和生命课程,同时明确了各项课程的素养培养侧重点。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基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开设了技术体验课程、项目研究课程、创意设计课程、艺体社团课程,基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开设了TED晨会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同时,我们还搭建了校园演说家、校园好声音、校园吉尼斯、校园艺术节等平台,供孩子选择自我展示的平台。课程的校本化建构,为孩子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孩子们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个性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

正如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怎样组织这些教育经验”,这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也是如何使课程真正落地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课堂,毕竟,课堂是组织教学的主渠道。根据学校的共生教育理念,尊重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设计了学生学习的三个阶段,即生成、对话、回归,从而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学习。

所谓生成,即是学生独立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建构。当我们面对任何学生时,他的认知基础不可能是零,他通过各种方式总会预先获得一部分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当然更多的是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生成即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资源,有了这些问题才能促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当然,在这个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必要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助学资源种类要丰富多样,可以是针对某项知识点的微视频、PPT,也可以是制作的知识图谱、思维导图,抑或是导学案和深入浅出的习题等。

所谓对话,即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思维碰撞。只有思维的参与才代表着学习的发生。什么是学习?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因此,对话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学生学习的成果在这里得以展示和交流,学生的问题在这里得以提出和讨论,学生的观点在这里得以抒发和碰撞。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对话环节中还要产生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由问题入手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最终形成问题的解决。教师在这里主要是为学生创造适宜对话的环境,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对话实践。

所谓回归,即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习得的基础上的迁移和升华,要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面向他们眼前的生活世界,把知识和技能引向他们当前的生活世界,化为他们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并转化为活的思想和智慧。教育本应该使儿童生活得更美好,但现实的教育却成了跟他们当前的生活无关或关联甚少的活动,并没有带给他们生活的充实与更新,他们是在为学习而学习,学习就可能成为套在他们头上的枷锁,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因此,教师要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感觉到学科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生活是有联系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评价?

关于评价,可谓众说纷纭,但关键在于作为评价者的我们应该更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哪些元素:是过程的发展还是结果?是能力的形成还是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人的发展还是唯分数论?这些命题搞不清楚,很难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更难以推进课程的改革和课堂的变革。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学期末的时候各学校都要评优,尽管名称不一,但总的表现形式无外乎奖状、证书之类,而内容大致也是一样的,所不同的仅是孩子的名字而已。这种评价就是没有针对性的。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学生成长中心负责人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让孩子自己写“颁奖词”,通过组长、成员、教师的修改,颁奖词可谓琳琅满目。而且每个人的颁奖词上都印有学生提供的“最美的”照片,装在颁奖词水晶相框中,颁发给学生。这不仅仅是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为自己写颁奖词的过程中,其实在对自己评价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和鞭策。

同时,学校还为孩子们搭建了四个平台,用于展示自己的成长,校园演说家、校园好声音、校园艺术节、校园吉尼斯,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是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每项活动的开展都要经历班级选、年级选,最后举行学校总决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有教师曾不解地问我:我们搞各种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答复是: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才艺展示,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和获得掌声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是成长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不就是教育吗?不放过任何一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

当然,关于评价不仅仅以活动的方式展开,还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考试”,这是一种老师们喜闻乐见而且乐此不疲的评价方式。从现实的角度讲,考试这种形式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过于夸大其功能和价值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每一次的测试都要有具体的针对性和目标,要借此明确孩子们对知识掌握的盲点、易错点,并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为自己的备课提供资源支撑。

因此,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应该是组合拳,应该是促进孩子成长的。

教育是没有模式可以借鉴的。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作为我们这样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小学来讲,我们只能用自己的行动,遵照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围绕孩子基础素养的形成,构建独特的课程体系,搞好课堂建设,促进孩子成长。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没有“培育”这样的概念,而是师生的共生,师生的共同生长。

 

(《山东教育》201611月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