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以爱的名义捆绑教育

发布日期 : 2016-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桓台县索镇实验学校         张道春

 

近来网络上不时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真可以说是触目惊心。有些视频呈现的镜头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人们真的不敢相信这些暴力行为来自花季少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人生品质关乎国家的未来。因此面对这些频频出现的青少年暴力事件,大部分人把责任归咎于学校教育不力,认为学校教育只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忽略甚至放弃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致使学生德智失衡,从而出现了问题。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也是有失公允的。

学生的成长环境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由于校园暴力事件被冠以“校园”二字,青少年作为学生的角色被无形中给放大了,学生作为家庭关系中的子女角色和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人角色则被淡化了,甚至忽略了,这也是社会上把指责的声音投向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大开放,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也在大大增强。教育作为一个育人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当前家庭对子女成才的愿望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变得更加迫切,于是家长和社会便把这种空前强烈的愿望一股脑转嫁到学校教育上,并对学校教育寄予无限的期望。须知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三方形成合力,一起发挥作用,效果才会明显。实际情况则是许多家长由于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子女的管教和引导,家庭只是给孩子的生存提供物质保障的一个场所而已。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环境以为有各种法律法规规范教育的办学行为和发展方向,教育只要走法制化的轨道,办学行为规范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是相对孤立的,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因此并没有形成教育发展所需要的那种合力。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是在一种缺乏合理和适度监管的状态下自由成长的,不出问题一切都好,一旦出现问题,好事的媒体便会主动跟进,对问题大加渲染。于是,作为学生第一监护人的家长往往摆出弱势群体的姿态被予以同情;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不负担法律和刑事责任只能批评教育;社会作为空洞的一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到头来事件发生在学校,学校逃不了干系,只好不遗余力来协助当事各方处理问题,并承担教育和监管不力责任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为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说初衷是好的,效果也是好的。但问题总是两个方面,青少年作为心智发育不健全的未成年人需要社会的特别关注,但在总体关注的前提下,也不能以偏概全,对那些品行顽劣带有社会危害倾向的少年更要给予特别关注。现在中国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并且未成年人占的比例很高,低龄化的趋势还在延续。对此许多社会人士感到很无奈。我国的法律对青少年犯罪和承担刑责有一个年龄限制,这使得不少问题少年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裁,致使他们无知的心灵还在自我膨胀。教育不是万能的,在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必要的法律惩戒还是必要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第一性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出台青少年违法犯罪惩治方面的法律,对具有重大危害社会倾向和对他人带来伤害的青少年,按照不同于成年人的办法通过法律途径予以处理也未尝不可,如进工读学校和少管所等。通过法律部门的惩戒措施比单纯学校教育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如果缺少这样的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不只是宽容,简直是在纵容,因为学生的暴力倾向无法从根源上加以遏制。从哲学层面来讲,政府主导下的教育对矛盾的普遍性关注得基本到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但是在矛盾的特殊性方面则相对薄弱。虽然大部分青少年积极投身学习,并自觉按照社会和家长的愿望接受学校教育,但是也有极少数来自不良家庭环境和接受不良嗜好影响太深的问题学生无法融入到正常的学习活动中。他们对《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熟视无睹,虽然学校也对他们苦口婆心地进行教育和规劝,但他们一旦离开学校回到家中便又会我行我素。这些问题学生就像一座座暗暗积蓄能量的火山,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情绪低落时,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控制,一旦失控就会猛烈爆发,后果令人无法预料。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担负着教育这样一项关乎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但社会和公众对教育工作缺乏理性的看待和分析。还是那句话,教育不是万能的,不是任何人接受了教育以后便会一劳永逸地成为一个社会所期待的好人。我们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这也理所当然。但问题的关键是确有极少数因受父母和社会不良影响太深的学生,由于根深蒂固的惯性影响,其不良行为仅靠教育已经难以纠正。这些徘徊在犯罪边缘的学生,呆在学校里,与其他大部分学生相处随时都会产生某种潜在的危险。面对这些学生,学校也是战战兢兢,无能为力。因为这些问题学生之所以出问题,责任首先在家长,他们没有很好地履行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职责。学校也与家长沟通这些孩子的问题,但家长往往不能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并且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推卸责任。一旦孩子出现了大问题,更是把责任推给学校,更有甚者还会借助媒体造谣中伤学校。面对这些孩子,学校无奈,教师更是避之不及,生怕对其教育不当,引来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对自身造成不测的后果。同时,现在的社会环境对教育十分不利。学生及家长辱骂教师、伤害教师的事情往往受不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教师教育过程中一旦行为失当,就会引来社会的围观。须知教师也是人,不是神。我们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无可厚非,但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用爱能感化的,这应该值得我们深思。教育工作是一项因人而异的工作,千篇一律的方式绝对不适合教育工作,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问题学生必须采取特别的措施,唯有这样才会使他们的行为习惯被强行拉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上来。这就犹如戒毒,靠自觉是很难的,必要时必须送到戒毒所进行强行干预。

最近读了钱文忠教授的演讲稿《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对钱教授杜鹃啼血般的呼吁深有同感。可能有人以为以普及国学文化为己任的钱教授的演讲有点危言耸听,但教育的主旋律必须是爱的教育,在推进爱的教育的过程中,辅以适当的惩戒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我认为现在中国的教育是被以爱的名义给捆绑了,一旦出现与之不和谐的音符,便会引来众人的无端指责。仔细想来每一个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无不谈到儿时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和来自家长及老师的严格要求。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逼出来的。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这种幸福生活他们觉得天生就应该这样,对幸福背后家长的艰辛他们往往不去思考。习惯了享受幸福的一代人,没有苦难的磨砺,这样的人生本来就肤浅得很,一旦他们的幸福生活出现某种波折,这些缺乏必要痛苦磨炼的未成年人就会手足无措,甚至承受不起,无法做出正确的预判并采取恰当的生活方式,犯错误往往是在所难免的。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如何教育,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痛的问题,因为我们现行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的办法大多是鼓励和表扬。学生是一群心智发育不健全的孩子,他们身上值得表扬的内容并不多,为了迎合现行的教育趋势,许多教师不遗余力去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可有时实在找不到,便不惜编一些夸大其词甚至虚假的漂亮话语来满足孩子们的虚荣心。在教育界一句流行的话便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这句话的真理性,许多教师深信不疑。由此我不由得联想到“捧杀”一词,有些成年人都经不住过度表扬,更何况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呢?总之我对这句话是持怀疑态度的。

教育界是一个流行口号的地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曾几何时,一句经过某些专家报告而走红的口号,让我们的教师热血沸腾,并以忘我的热情和干劲投身教育工作,到头来学生之间的教育分化依然存在,曾经预想的教育奇迹并没有发生。人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对此我们必须承认。现在老师们已经意识到这句看似鼓舞教师工作热情的口号实际上是不符合哲学原理的伪命题。当前的教育奉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但我们也不能忽略惩戒教育,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做的。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过犹不及。赏识、鼓励为主,惩戒为辅才是教育的真谛。现在的教育已经不敢或者很少提惩戒教育了,似乎对学生采取惩戒教育就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法。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对学生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和走访,了解教师有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于是原本合理的善意的惩戒教育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混为一谈,许多教师只好本着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对问题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可以说现在的教育基本上关注的是那些听话上进的优等生,不思进取的问题生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状态。没有惩戒手段,单凭鼓励的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试想这样的教育能面向全体学生吗?这些长期得不到教师关注的学生心理会健康吗?心灵能阳光吗?心态能幸福吗?答案无需选择。这些人是在以“爱”的名义推行的教育体制下的受害者。他们虽然没有受到来自教师的惩戒,但也没有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在一种无人关注的状态下,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进出校门,内心世界其实是很痛苦的,痛苦久了,要么崩溃,要么发泄,一旦发泄渠道不当,便会导致不应有的后果,这正是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在爱的名义裹挟下,不堪重负,有点扭曲变形。

教育必须走返璞归真的道路,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看到两面性,不能坚持一点,不计其余。现在的大部分孩子应该说是幸福过度了,不要像某些媒体总拿老少边穷的孩子说事。这些孩子虽然生活艰难,但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他们需要的是物质层面的帮助,这些孩子只要能顺利完成教育,他们往往会大有希望。而大部分孩子则缺乏他们这方面的人生历练,一旦遇到生活挫折,往往会出大问题。这些孩子家里惯着,学校宠着,社会护着,在过度的幸福里养尊处优惯了,将来能担当社会赋予的大任吗?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是培养少爷、公主的摇篮。看一下我们的教育现状吧:出入校园,豪车接送;手拿手机,满身名牌;校服不穿,奇装异服;行为荒诞,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这样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成了校园里一道怪异的风景。福兮、祸兮,我们必须慎重思考。

 

(《山东教育》201678月第1920期)